一种处理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919627 阅读:2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图像形成装置的驱动力传递机构。包括感光鼓驱动组件和图像形成装置驱动头,感光鼓驱动组件包括:从感光鼓端部轴向伸出并可以在工作过程中旋转地支撑感光鼓的鼓轴和从鼓轴端面轴向伸出的凸台,图像形成装置驱动头上设置有带有扭曲面的凹槽,凸台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凸齿和第二凸齿,第一凸齿啮合扭曲凹槽的一个扭曲面,第二凸齿啮合另外扭曲面的端面棱边。这样一来,不但感光鼓驱动头制作工艺简单,而且感光鼓驱动头即使长时间使用也不容易损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涉及相应的处理盒。(*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图像形成装置中的处理盒
技术介绍
碳粉盒是一种能可拆卸地装入图像形成装置主机中的盒,且该盒作为一个整体单元包括有一个电子照相感光组件和至少诸如充电器,显影器,清洁器等等之类的处理器的一个。由于碳粉盒相对于设备主机是可拆卸地安装的,因此便于设备的保养。采用电子照相成像方式的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装置是这样工作的通过图像形成装置的光对充电器均勻充电的电子照相感光组件进行有选择的曝光来形成静电潜像,该潜象由显影器用调色剂显影成调色剂象,所形成的调色剂象由转印器转印到记录介质上,以在记录材料上形成图像如图1所示,在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种位于碳粉盒上的感光鼓驱动头17与图像形成装置驱动头18之间的动力传递方式,图像形成装置驱动头18的端部设置有一个螺旋状三角形凹槽18a,而感光鼓驱动头17的端部对应地设置有一个螺旋状的三角形凸起17a与上述三角形凹槽18a配合传动,此方式虽然能传递驱动力,但螺旋形的三角形凸起17a结构制作工艺复杂,而且开模所需的成本比较高,长时间使用后感光鼓驱动头17也较容易变形损坏,进而影响传动精度和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处理盒,以解决现有图像形成装置的驱动力传递机构的感光鼓驱动头制作工艺复杂和因长时间使用后容易变形损坏而影响传动精度和效率的技术问题。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处理盒,包括与图像形成装置配合使用的感光鼓驱动组件,感光鼓驱动组件包括从感光鼓端部轴向伸出并可以在工作过程中旋转地支撑感光鼓的鼓轴以及从鼓轴端面轴向伸出的凸台,所述图像形成装置驱动头上包括带有扭曲面的凹槽,其特征是,所述凸台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凸齿和第二凸齿,所述第一凸齿倾斜的设置在凸台侧壁上并且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扭曲凹槽的一个扭曲面啮合,所述第二凸齿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扭曲凹槽的另外扭曲面的端面棱边啮合。所述第二凸齿为一个,所述第二凸齿与所述扭曲面的一条端面棱边啮合。所述第二凸齿为两个,所述两个凸齿分别与所述扭曲面的两条端面棱边啮合。所述凸台上设置第一凸齿的位置处还设置有一个垂直于凸台径向横截面的切面, 所述凸齿的倾斜方向平行于所述凸台切面。所述凸台、第一凸齿、第二凸齿以及鼓轴为同种材料一体制作成型。在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感光鼓驱动组件的第一凸齿与第二凸齿分别与图像形成装置驱动头凹槽的扭曲面和扭曲端面棱边啮合,有效地保证了驱动力的平稳有效传递, 而且本技术方案中感光鼓驱动头结构设计简单,大大节约了感光鼓驱动组件的设计制作成本,即使长时间使用感光鼓驱动头也不容易损坏,解决了现有图像形成装置的驱动力传递机构感光鼓驱动头制作工艺复杂、开模成本高和因长时间使用后容易变形损坏而影响传动精度和效率的技术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现 有技术中图像形成装置驱动头与感光鼓驱动头之间的分解示图;图2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感光鼓驱动组件与图像形成装置驱动头之间的分解示图;图3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中感光鼓驱动组件与图像形成装置驱动头之间的分解示图;图4和图5是本技术第三实施例中感光鼓驱动组件与图像形成装置驱动头之间的分解示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方式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一如图2所示,本技术处理盒的感光鼓驱动组件10包括设置在感光鼓1端部与感光鼓1连接的鼓齿轮2,鼓齿轮2用于将接收的驱动力传递给感光鼓1,从鼓齿轮2端部轴向伸出的鼓轴3,鼓轴3用于在处理盒工作过程中可旋转地支撑感光鼓1,从鼓轴3端面轴向伸出,用于从图像形成装置驱动头20上接收驱动力的凸台4,凸台4的横截面为圆形,凸台4的侧壁上设置有沿凸台4径向延伸的第一凸齿5和第二凸齿6,其中第一凸齿5 倾斜地设置在凸台侧壁上,第二凸齿6沿凸台4径向伸出,且上述感光鼓驱动组件中凸台4, 第一凸齿5,第二凸齿6,连接轴3以及鼓齿轮2为同种材料一体制作成型,从材料的强度和性能考虑,可以优选POM (聚甲醛树脂)、PC (聚碳酸脂)、ABS (丙烯腈-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等高强度树脂材料,同样也可以用像铜之类的金属材料。与本技术感光鼓驱动组件10相配合传动的图像形成装置驱动头20包括一个凹槽11,凹槽11为带有3个扭曲面12的凹孔,每个扭曲面12都包含有一条相对应的端面棱边13,当处理盒装入图像形成装置后,凸台4便可以插入扭曲凹槽11中,设置在凸台4 上的第一凸齿5可与凹槽11的其中一个扭曲面12啮合,而设置在凸台4上的第二凸齿6 则可以与另外两个扭曲面12相对应的其中一条端面棱边13啮合。由于与图像形成装置驱动头20啮合传动的第一凸齿5为倾斜状,使得图像形成装置驱动头20在与感光鼓驱动组件10结合的过程中可以产生一个相互之间的轴向拉力,这样可以很容易地使感光鼓驱动组件10与图像形成装置驱动头20完成啮合,并且在图像形成装置运转过程中感光鼓驱动组件10不至于从图像形成装置驱动头20中脱出,这样,当图像形成装置驱动头20转动时,凸台4上的第一凸齿5与驱动头凹槽11中的扭曲面12啮合, 第二凸齿6与另外两个扭曲面12端面相对应的两条棱边13中的其中一条啮合从而带动凸台4转动,便可实现凸台4与图像形成装置驱动头20的同步转动,最后凸台4将所从图像形成装置驱动头20上接收的驱动力经过与之相连的连接轴3以及鼓齿轮2传递给感光鼓 1,从而带动感光鼓1的转动。实施例二 在实施例一中,感光鼓驱动组件10是靠第一凸齿5和第二凸齿6与图像形成装置驱动头20之间形成两点受力驱动的,为了加强它们之间传动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感光鼓驱动组件10的凸台4上相对于实施例1增加了一个沿凸台4径向伸出的凸齿6,这样在感光鼓驱动组件10与图像形成装置驱动头20啮合时形成3点啮合传动,更加有效地确保了传动的稳定性。实施例三如 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感光鼓驱动组件10的凸台4上设置有一个垂直于凸台4径向横截面的切面4a,第一凸齿5设置在凸台切面4a上,且第一凸齿5的倾斜方向平行于凸台切面4a,这样可以更好的实现带有第一倾斜凸齿5的感光鼓驱动组件10的制作成型。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的驱动力传递机构,包括感光鼓驱动组件和图像形成装置驱动头,感光鼓驱动组件包括:从感光鼓端部轴向伸出并可以在工作过程中旋转地支撑感光鼓的鼓轴和从鼓轴端面轴向伸出的凸台,所述图像形成装置驱动头上设置有带有扭曲面的凹槽,其特征是,所述凸台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凸齿和第二凸齿,所述第一凸齿啮合扭曲凹槽的一个扭曲面,所述第二凸齿啮合另外扭曲面的端面棱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的驱动力传递机构,包括感光鼓驱动组件和图像形成装置驱动头,感光鼓驱动组件包括从感光鼓端部轴向伸出并可以在工作过程中旋转地支撑感光鼓的鼓轴和从鼓轴端面轴向伸出的凸台,所述图像形成装置驱动头上设置有带有扭曲面的凹槽,其特征是,所述凸台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凸齿和第二凸齿,所述第一凸齿啮合扭曲凹槽的一个扭曲面,所述第二凸齿啮合另外扭曲面的端面棱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的驱动力传递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凸齿倾斜的设置在凸台侧壁。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的驱动力传递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第二凸齿为两个,所述两个凸齿分别与所述扭曲面端面的两条棱边啮合。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春勇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亿铂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