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锅炉受热面的布置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916639 阅读:2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锅炉受热面的布置结构,在锅炉独立烟道内的同一段烟气温度区域处并列布置至少两种不同的锅炉受热面。利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锅炉受热面的布置结构,可充分利用锅炉受热面的传热温差,提高锅炉受热面的吸热效率,并最终提高换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锅炉受热面的布置结构,尤其是指一种在锅炉独立烟道内受热面交叉布置的结构。
技术介绍
锅炉受热面是指燃料在炉膛内燃烧,其火焰和烟气的热量不断通过一些中间介质面来吸收并传给水、蒸汽和空气,而这些中间介质面就称为锅炉受热面。在现有技术中, 锅炉烟道中的同一个烟温区域仅布置单一锅炉受热面。这种已知的结构对于汽水流程中存在的多级高温受热面,存在传热温压小,传热效率差,受热面浪费等缺点。而高参数高效率的锅炉常设置多次蒸汽(如过热蒸汽,一次再热蒸汽、二次再热蒸汽),每一次的最终出口处蒸汽温度都较高,如达到600°C或以上。为了满足汽水流程中的各级高温受热面的有效换热,关键是要利用好各级传热温压。鉴于上述,需要一种具有高换热效率的锅炉受热面的布置结构,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各种缺点和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锅炉受热面的布置结构,其将同一或不同汽水流程中的不同受热面布置在锅炉烟道的同一段烟气温度区域处,可充分利用锅炉受热面的传热温差,提高锅炉受热面的吸热效率,并最终提高换热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锅炉受热面的布置结构,在锅炉独立烟道内的同一段烟气温度区域处并列布置至少两种不同的锅炉受热面。所述的至少两种不同的锅炉受热面是分别位于锅炉同一汽水流程中的不同位置的锅炉受热面,或者是分别位于锅炉不同汽水流程中的锅炉受热面。所述的至少两种不同的锅炉受热面以相互交叉并列的形式布置在锅炉独立烟道内的同一段烟气温度区域处。所述的至少两种不同的锅炉受热面以相互前后并列的形式布置在锅炉独立烟道内的同一段烟气温度区域处。所述的至少两种不同的锅炉受热面以相互左右并列的形式布置在锅炉独立烟道内的同一段烟气温度区域处。所述的至少两种不同的锅炉受热面以结合交叉并列、前后并列、左右并列的布置形式中的至少两种形式,布置在锅炉独立烟道内的同一段烟气温度区域处。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锅炉受热面的布置结构,同时适用于低参数锅炉和高参数高效率锅炉;在有效降低各级锅炉受热面的布置数量的同时,还可通过充分利用锅炉受热面的传热温差,提高锅炉受热面的吸热效率,从而达到提高换热效率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 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中锅炉受热面的布置结构的示意图; 图4 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二中锅炉受热面的布置结构的示意图7 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三中锅炉受热面的布置结构的示意图; 图10为本专利技术结合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的锅炉受热面布置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专利技术结合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三的锅炉受热面布置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图1 图11,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若干优选实施例。实施例一如图1和图3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所提供的一种锅炉受热面的布置结构。其在锅炉独立烟道内的同一段烟气温度区域3处依次并列布置两种不同的锅炉受热面,包括若干第一锅炉受热面1和若干第二锅炉受热面2。所述的第一锅炉受热面1和第二锅炉受热面 2可以是原先位于锅炉中同一汽水流程中的不同位置的锅炉受热面,或者可以是原先位于锅炉不同汽水流程中的锅炉受热面。在本实施例一中,所述的若干第一锅炉受热面1和若干第二锅炉受热面2以依次交叉循环的形式并列布置在锅炉独立烟道内的同一段烟气温度区域3处。进一步,所述的第一锅炉受热面1和第二锅炉受热面2可以分别采用高温过热器和高温再热器。该高温过热器和高温再热器在现有技术中是位于锅炉不同汽水流程中的锅炉受热面。根据图1和图3所示,通过依次交叉循环的形式并列布置,从而可充分利用锅炉受热面,提高锅炉受热面的吸热效率,达到提高换热效率的目的。或者,在二次再热锅炉系统中,所述的第一锅炉受热面1采用第一次末级再热器, 而所述的第二锅炉受热面2采用第二次末级再热器。该第一次末级再热器和第二次末级再热器在现有技术中是位于二次再热锅炉系统中的同一汽水流程中不同位置的锅炉受热面。 根据图1和图3所示,以依次交叉循环的形式,在锅炉同一段烟气温度区域内,依次并列布置所述的第一次末级再热器和第二次末级再热器。由于在二次再热锅炉系统中,原先这两级锅炉受热面的烟气温度都很高,如果按照现有技术,在烟气流程的前一级仅布置第一次末级再热器,在烟气流程的后一级仅布置第二次末级再热器,那么将会导致前一级由高温烟气所形成的较高传热温差无法得到充分利用,因此必须在后一级布置数量较多的锅炉受热面,同时也存在换热效率低的缺点。因此,在本实施例一中,将原先位于二次再热锅炉系统中同一汽水流程中不同位置的锅炉受热面,即第一次末级再热器和第二次末级再热器按照依次交叉循环的形式,并列布置在锅炉同一段烟气温度区域内,在有效降低锅炉受热面的布置数量的同时,还可充分利用较高传热温差,提高锅炉受热面的吸热效率,达到提高换热效率的目的。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锅炉受热面1和第二锅炉受热面2分别穿过锅炉烟道5,与各自对应的进出口集箱4连接。本实施例中,是以两种不同的锅炉受热面依次交叉循环并列的布置结构为例。但应当认识到上述所描述的这种布置结构不应被认为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任何一种其他形式的交叉并列布置不同锅炉受热面的结构,都应属于是对本专利技术显而易见的修改和替换,例如并列布置两个第一锅炉受热面,再交叉并列布置一个第二锅炉受热面;或者依次并列4布置一个第一锅炉受热面,三个第二锅炉受热面等等的各种交叉并列布置形式。实施例二如图4和图6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所提供的一种锅炉受热面的布置结构。其在锅炉独立烟道内的同一段烟气温度区域3处依次并列布置两种不同的锅炉受热面,包括若干第一锅炉受热面1和若干第二锅炉受热面2。所述的第一锅炉受热面1和第二锅炉受热面 2可以是原先位于锅炉中同一汽水流程中的不同位置的锅炉受热面,或者可以是原先位于锅炉不同汽水流程中的锅炉受热面。在本实施例二中,所述的若干第一锅炉受热面1之间依次并列布置,形成第一锅炉受热面单元,所述的若干第二锅炉受热面2之间也依次并列布置,形成第二锅炉受热面单元,且所述的第一锅炉受热面单元与第二锅炉受热面单元之间以相互前后对应的形式依次布置在锅炉独立烟道内的同一段烟气温度区域3处。即所述的每个第一锅炉受热面1与每个第二锅炉受热面2以前后一一对应的形式布置在锅炉独立烟道内的同一段烟气温度区域3处。进一步,所述的第一锅炉受热面1和第二锅炉受热面2可以分别采用高温过热器和高温再热器。该高温过热器和高温再热器在现有技术中是位于锅炉不同汽水流程中的锅炉受热面。根据图4和图6所示,通过前后一一对应的形式布置,从而可充分利用锅炉受热面,提高锅炉受热面的吸热效率,达到提高换热效率的目的。或者,在二次再热锅炉系统中,所述的第一锅炉受热面1采用第一次末级再热器, 而所述的第二锅炉受热面2采用第二次末级再热器。该第一次末级再热器和第二次末级再热器在现有技术中是位于二次再热锅炉系统中的同一汽水流程中不同位置的锅炉受热面。 根据图4和图6所示,以前后一一对应的形式,在锅炉同一段烟气温度区域内,依次布置所述的第一次末级再热器和第二次末级再热器,在有效降低锅炉受热面的布置数量的同时, 还可充分利用较高传热温差,提高锅炉受热面的吸热效率,达到提高换热效率的目的。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锅炉受热面1和第二锅炉受热面2分别穿过锅炉烟道5,与各自对应的进出口集箱4连接。本实施例中,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锅炉受热面的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在锅炉独立烟道内的同一段烟气温度区域处并列布置至少两种不同的锅炉受热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丹花诸育枫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