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永磁体实现两点定位动作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91343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借助永磁体实现两点定位动作的装置,包括支架1、连杆2、由连杆2带动的机械联动部件3、两端各固定一个大永磁体41和42的轴柱5以及滑动套接在两个大永磁体41和42之间的励磁线圈6,励磁线圈6的骨架61两端各粘连一个小永磁体71和72,邻近的大永磁体41和小永磁体71以及大永磁体42和小永磁体72之间呈异极相吸的极性分布;连杆2下部有凹槽21,励磁线圈6骨架61的一侧边缘落入该凹槽21内,励磁线圈6与控制电路电连接。本使用新型装置结构简单、可靠性好,无噪音。(*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控制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玩具类的两点往返机械动作的控制装置。目前实现玩具类产品的手脚动作均为电机加转动齿轮,其优点为成熟可靠。缺点是体积大、结构复杂、有噪音。因电机为连续旋转,要由单片机控制实现两点精确定位,需要采用凸轮加离合装置,结构复杂、成本高、可靠性不好。特别是有语音控制的玩具产品,电机及齿轮转动产生的噪音将会干扰语音命令的执行。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无噪音的两点定位动作的装置。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采用如下的技术措施来实现,设计一种借助永磁体实现两点定位动作的装置,包括支架、连杆、由连杆带动的机械联动部件、两端各固定一个大永磁体的轴柱以及滑动套接在两个大永磁体之间的励磁线圈,励磁线圈骨架的两端各粘连一个小永磁体,邻近的大永磁体和小永磁体之间呈异极相吸的极性分布;连杆下部有凹槽,励磁线圈的骨架一侧边缘落入该凹槽内,励磁线圈与控制电路电连接;当励磁线圈未通电时,励磁线圈两边的大永磁体和小永磁体异极相吸,励磁线圈沿轴柱滑动带动连杆定位在某一端;当励磁线圈通电磁化后,其磁场远大于小永磁体的磁场,励磁线圈克服小永磁体的吸力,与两端的大永磁体的磁场产生相互作用,它们的相互作用力决定了励磁线圈及其联动部件的位置,若改变励磁线圈通电电流的方向,励磁线圈将沿轴柱带动连杆从一端滑动到另一端。附图的图面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借助永磁体实现两点定位动作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最佳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借助永磁体实现两点定位动作的装置包括支架1、连杆2、由连杆带动的机械联动部件3、两端各固定一个大永磁体41和42的轴柱5以及滑动套接在两个大永磁体41和42中间的励磁线圈6。支架1用来支撑曲轴连杆结构及固定轴柱5。所述励磁线圈6骨架61的两端各粘连一个2毫米厚的薄片形小永磁体71和72,邻近的大永磁体41和小永磁体71以及大永磁体42和小永磁体72之间呈异极相吸的极性分布,如大永磁体41和42以及小永磁体71和72邻近励磁线圈6的一侧同为N极或者同为S极。所述连杆2和轴柱5互相靠近且平行,连杆2下部有凹槽21,励磁线圈6骨架61的一侧边缘落入该凹槽21内,励磁线圈6与控制电路电连接;所述机械联动部件3包括曲轴31和动作单元32。动作单元可以是玩具的手臂或耳朵等。当励磁线圈6未通电时,大永磁体41和小永磁体71之间或大永磁体42和小永磁体72之间异极相吸,励磁线圈6沿轴柱5滑动带动连杆2定位在某一端;当励磁线圈6通电磁化时,其磁场远大于小永磁体71和72的磁场,励磁线圈6克服小永磁体71和72的吸力,与两端的大永磁体41和42的磁场产生相互作用,它们的相互作用力决定了励磁线圈6及其联动部件的位置,改变励磁线圈6通电电流的方向,励磁线圈6沿轴柱5带动连杆2从一端滑动到另一端。到达另一端后即使切断励磁线圈6的电流,本装置仍可依靠大永磁体41和小永磁体71之间或大永磁体42和小永磁体72之间异极相吸的原理而保持原来的状态。其工作原理简述如下1、在励磁线圈6未被通电前,励磁线圈6一端的小永磁体71(或72)和嵌入在轴柱5一端的大永磁体41(或42)异极相吸,励磁线圈6带动连杆2被定位在某一端;2、励磁线圈6被通电磁化,励磁线圈6的磁场远大于小永磁体的磁场,励磁线圈6的磁场克服小永磁体71(或72)的吸力后被另一端的大永磁体42(或41)吸向另一端。到达另一端后可切断电流,励磁线圈6断电失磁,此时依靠大永磁体42与小永磁体72的异极相吸把励磁线圈6定在原位。3、供给励磁线圈6与第2步方向相反的电流,励磁线圈6的磁场极性与第2步方向相反,因此励磁线圈6与大永磁体41(或42)异性相吸,励磁线圈6又滑回到原来第1步时的位置。励磁线圈6带动连杆、曲轴及动作单元,即可实现动作的两点精确定位。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借助永磁体实现两点定位动作的装置具有以下优点结构简单、成本低、可靠性好,无噪音,方便单片机控制。权利要求1.一种借助永磁体实现两点定位动作的装置,包括支架(1)、连杆(2)以及由连杆(2)带动的机械联动部件(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端各固定一个大永磁体(41)和(42)的轴柱(5)以及滑动套接在两个大永磁体(41)和(42)之间的励磁线圈(6),励磁线圈(6)的骨架(61)两端各粘连一个小永磁体(71)和(72),邻近的大永磁体(41)和小永磁体(71)以及大永磁体(42)和小永磁体(72)之间呈异极相吸的极性分布;连杆(2)下部有凹槽(21),励磁线圈(6)骨架(61)的一侧边缘落入该凹槽(21)内,励磁线圈(6)与控制电路电连接;励磁线圈(6)未通电,大永磁体(41)和小永磁体(71)之间或大永磁体(42)和小永磁体(72)之间异极相吸,励磁线圈(6)沿轴柱(5)滑动带动连杆(2)定位在某一端;励磁线圈(6)通电磁化,克服小永磁体(71)或(72)的吸力,改变励磁线圈(6)通电电流的方向,励磁线圈(6)沿轴柱(5)带动连杆(2)从一端滑动到另一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借助永磁体实现两点定位动作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联动部件(3)包括曲轴(31)和动作单元(3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借助永磁体实现两点定位动作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永磁体(41)和(42)以及小永磁体(71)和(72)接近励磁线圈(6)的一侧同为N极或同为S极。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借助永磁体实现两点定位动作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2)和轴柱(5)互相靠近且平行。专利摘要一种借助永磁体实现两点定位动作的装置,包括支架1、连杆2、由连杆2带动的机械联动部件3、两端各固定一个大永磁体41和42的轴柱5以及滑动套接在两个大永磁体41和42之间的励磁线圈6,励磁线圈6的骨架61两端各粘连一个小永磁体71和72,邻近的大永磁体41和小永磁体71以及大永磁体42和小永磁体72之间呈异极相吸的极性分布;连杆2下部有凹槽21,励磁线圈6骨架61的一侧边缘落入该凹槽21内,励磁线圈6与控制电路电连接。本使用新型装置结构简单、可靠性好,无噪音。文档编号A63H33/26GK2447032SQ0024002公开日2001年9月12日 申请日期2000年10月23日 优先权日2000年10月23日专利技术者杨宏春 申请人:深圳市海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借助永磁体实现两点定位动作的装置,包括支架(1)、连杆(2)以及由连杆(2)带动的机械联动部件(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端各固定一个大永磁体(41)和(42)的轴柱(5)以及滑动套接在两个大永磁体(41)和(42)之间的励磁线圈( 6),励磁线圈(6)的骨架(61)两端各粘连一个小永磁体(71)和(72),邻近的大永磁体(41)和小永磁体(71)以及大永磁体(42)和小永磁体(72)之间呈异极相吸的极性分布;连杆(2)下部有凹槽(21),励磁线圈(6)骨架(61)的一侧边缘落入该凹槽(21)内,励磁线圈(6)与控制电路电连接;励磁线圈(6)未通电,大永磁体(41)和小永磁体(71)之间或大永磁体(42)和小永磁体(72)之间异极相吸,励磁线圈(6)沿轴柱(5)滑动带动连杆(2)定位在某一端;励磁 线圈(6)通电磁化,克服小永磁体(71)或(72)的吸力,改变励磁线圈(6)通电电流的方向,励磁线圈(6)沿轴柱(5)带动连杆(2)从一端滑动到另一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宏春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海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