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彭悦专利>正文

流动床交换塔旋流布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910125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流动床交换塔旋流布水装置,其包括置于外围的外筒设备,在筒体设备内部设置有旋流布水装置。因在外筒设备内部设置有旋流布水装置,当主进水管进水时,水源从主进水管流入到支出水管,再从支出水管上的出水孔喷出,形成水源旋流,该水源旋流加大了交换行程,极大的减少主进水管内部的死角及偏流,使得硬水能够经充分交换优质软化水。(*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流动床交换塔旋流布水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流动床交换塔旋流布水装置。
技术介绍
在现有流动床交换设备中出现有各种各样的交换塔布水装置,其大部分离子交换塔布水装置主要是采用直流式实现进水。使用时,当水源流经主进水管后,由出水孔喷出, 形成固定的死角、偏流;死角处经日积月累堆积的离子交换树脂结块,无交换能力,影响交换水质,浪费树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技术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可以解决交换塔内壁上形成偏流和死角的缺陷发生,采用流动床交换塔旋流式布水装置。为了实现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提供一种流动床交换塔旋流式布水装置, 其包括交换塔本体G),其特征在于在交换塔本体内部设置有旋流布水装置。依据上述主要技术特征,所述的旋流布水装置包括置于本体设备内部的主进水管 (1)、次进水管( 和支出水管(3)并在单边开孔布水形成旋流交换。依据上述主要技术特征,所述的支出水管安装于主进水管上,呈间隔一定间隙的排列,所述的支出水管的长短不一的。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因在设备内部设置有旋流布水装置,当主进水管 (1)进水时,水源从主进水管(1)流入到次进水管O)、支出水管(3),再从支管C3)上的出水孔喷出,形成水源旋流,该水源和离子交换树脂旋流加大了交换行程,清除了交换塔内离子交换树脂的偏流及死角,使得水与树脂能够充分交换。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中流动床交换塔旋流布水装置立面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旋流布水装置的平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考图1及图2所示,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说明一种流动床离子交换塔旋流布水装置,其包括置于交换塔本体,并在本体内部设置有旋流布水装置。所述的旋流布水装置包括交换塔本体内部的旋流装置、设置于旋流外筒体内部的主进水管(1)、次进水管( 上的复数个支出水管(3)以及设置于支出水管C3)上的复数个出水孔。所述的支出水管C3)安装于主进水管(1)上,呈间隔一定间隙的排列,所述的支出水管(3)的长短不一的。综上所述,因在本体设备内部设置有旋流布水装置,当主进水管(1)进水时,水源从主进水管(1)流入到次进水管O)、支出水管(3),再从支出水管C3)上的出水孔喷出, 形成水源旋流,该水源旋流加大了交换行程,消除了交换塔内离子树脂的偏流及死角,使得硬质水源能够充分交换。权利要求1.一种流动床交换塔旋流式布水装置,其包括交换塔本体G),其特征在于在交换塔本体内部设置有旋流布水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动床交换塔旋流式布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流布水装置包括交换塔本体内部的旋流装置、设置于旋流外筒体内部的主进水管(1)、次进水管( 上的复数个支出水管(3)以及设置于支出水管C3)上的复数个出水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动床交换塔旋流式布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出水管安装于主进水管上,呈间隔一定间隙的排列,所述的支出水管的长短不一的。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流动床交换塔旋流布水装置,其包括置于外围的外筒设备,在筒体设备内部设置有旋流布水装置。因在外筒设备内部设置有旋流布水装置,当主进水管进水时,水源从主进水管流入到支出水管,再从支出水管上的出水孔喷出,形成水源旋流,该水源旋流加大了交换行程,极大的减少主进水管内部的死角及偏流,使得硬水能够经充分交换优质软化水。文档编号C02F1/42GK202054641SQ201120042600公开日2011年1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2月15日 优先权日2011年2月15日专利技术者彭悦, 彭振洪 申请人:彭悦, 彭振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流动床交换塔旋流式布水装置,其包括交换塔本体(4),其特征在于:在交换塔本体(4)内部设置有旋流布水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悦彭振洪
申请(专利权)人:彭悦彭振洪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