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小成专利>正文

一种改进型正交式水平自动调节吊具及其水平调节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908219 阅读:3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进型正交式水平自动调节吊具及其水平调节方法,包括上吊梁、下吊梁、分段梁和水平翼梁;上吊梁顶面设置有一个吊耳;上吊梁与下吊梁在其中间位置相互正交放置,上吊梁底面安装有分段梁、分段梁的底面与下吊梁的底面相平;相互正交放置的下吊梁和分段梁之间形成四个端点,每相邻的下吊梁和分段梁的两个端点之间安装有一个水平翼梁,共安装有一对相互平行的水平翼梁,每个水平翼梁的两端分别固接在下吊梁和分段梁的底面,并分别与下吊梁和分段梁成水平45度角;每个水平翼梁底面上对称设置有一对吊钩。本发明专利技术克服了以往吊具结构质量过重的缺点,同时也克服了传统装卸方法在调节载荷水平时的费时、危险以及精度不高等缺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属于装卸吊运装置领域。
技术介绍
在工业生产或国防建设中,常常需要进行载荷的装卸。由于载荷昂贵及高精密性等原因,现场对装卸过程的水平度要求很高,并且需要进行精确定位,以避免点点接触、碰撞导致所装配的产品发生变形而遭到破坏。例如,在卫星装卸时为保证密封性和安全性,卫星下表面(即对接面)与底座之间应保证面面接触,同时避免碰撞;飞机、直升机的装配、吊运也应保证机体结构安全,不受损坏。但是,通常情况下这些载荷的重心往往不居中,而是偏心于某一侧,因此在装卸时如果不进行重心补偿,使其保持水平,将很容易造成倾斜,势必影响装卸效率,甚至损坏产PΡΠ O另外,由于这些载荷体积和重量通常较大,传统的调节方式不但费时、精度不高, 而且又由于吊索的柔性、自由度过大等原因会造成重物摆动不停,难以定位,危险性大,生产效率低。传统的水平调节方法有很多种。比如通过目测并调节四根吊绳的长度来进行水平调节,这种人工操作的方式精度不高,而且完全凭着工作人员的经验和熟练程度进行试探和摸索,费时且不容易成功,同时由于有人员的现场参与,又存在着安全隐患。又如通过移动天车在吊梁上的吊点位置来进行水平调节,虽然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进型正交式水平自动调节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吊具包括上吊梁、下吊梁、分段梁和一对水平翼梁;上吊梁顶面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一个吊耳;上吊梁与下吊梁在其中间位置相互正交放置、上吊梁的底面与下吊梁的顶面固定连接、形成对称的“十”字型结构;上吊梁底面被下吊梁分割为两段、每段均安装有一段分段梁、分段梁的底面与下吊梁的底面相平;相互正交放置的下吊梁和分段梁之间形成四个端点,相邻的下吊梁和分段梁的两个端点之间安装有一个水平翼梁、共安装有一对相互平行的水平翼梁,每个水平翼梁的两端分别固接在下吊梁和分段梁的底面、分别与下吊梁和分段梁成水平45度角;每个水平翼梁底面、靠近水平翼梁的端部对称设置有一对吊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型正交式水平自动调节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吊具包括上吊梁、下吊梁、 分段梁和一对水平翼梁;上吊梁顶面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一个吊耳;上吊梁与下吊梁在其中间位置相互正交放置、上吊梁的底面与下吊梁的顶面固定连接、形成对称的“十”字型结构; 上吊梁底面被下吊梁分割为两段、每段均安装有一段分段梁、分段梁的底面与下吊梁的底面相平;相互正交放置的下吊梁和分段梁之间形成四个端点,相邻的下吊梁和分段梁的两个端点之间安装有一个水平翼梁、共安装有一对相互平行的水平翼梁,每个水平翼梁的两端分别固接在下吊梁和分段梁的底面、分别与下吊梁和分段梁成水平45度角;每个水平翼梁底面、靠近水平翼梁的端部对称设置有一对吊钩。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正交式水平自动调节吊具,其特征在于上吊梁和下吊梁均为由一对相向安装的“E”型钢材连接而成的中空吊梁;每对E型钢材的中间突出部位在中空吊梁内形成一组相互平行的滑轨,每个中空吊梁内平行于滑轨设置有一个丝杆;每个中空吊梁内各设置有一个配重块,每个配重块两侧设置有凹槽、中心设置有螺纹孔,配重块的两侧凹槽与其所在的相应中空吊梁中的一组滑轨形成相互滑动连接关系;配重块的螺纹孔与丝杆螺纹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进型正交式水平自动调节吊具,其特征在于上吊梁和下吊梁中的丝杠的一端通过轴承与吊梁相连接,丝杠的另一端连接到减速箱的输出轴上、通过减速箱和伺服电机相连接,所述伺服电机安装于吊梁的一端。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改进型正交式水平自动调节吊具,其特征在于上吊梁和下吊梁的另一端分别设置有一个和伺服电机及减速箱质量相当的平衡块,用来抵消伺服电机及减速箱的质量引起的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布树辉
申请(专利权)人:张小成布树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