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坐便器的座圈连接结构,所述座圈通过铰链与坐便器主体翻转连接,其铰链内部或者铰链与座圈之间或者座圈内部设置有使座圈向上翻起的扭转装置。所述扭转装置为扭簧;扭簧两端分别设置有相对座圈静止的第一偏心连接端和相对坐便器主体静止的第二偏心连接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座圈始终具有一个向上翻转的力,当用者离开坐便器时,则座圈自动向上翻起;当需要使用坐便器时,将座圈翻下,然后座上去就可以。平常座圈处于翻起状态,即使男性站立向坐便器小便,也不会导致小便溅落到座圈上表面。另外,在铰链中设置阻尼器,可使其座圈自动翻起的过程比较平缓。结构简单合理、方便卫生、成本低。(*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坐便器,特别是一种主要适用于公共卫生间的坐便器的座圈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坐便器一般包括坐便器主体、座圈和上盖,且座圈和上盖一般需要手动翻起。 当此结构的坐便器应用到男性公共卫生间时,如果在不翻起座圈就往坐便器小便的话,容易造成小便溅落到座圈上,造成座圈肮脏,气味难闻,影响他人使用。另外,当坐便器应用到公共卫生间时,由于上盖的应用不大,而坐便器上安装有上盖则大大增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方便卫生、成本低的坐便器的座圈连接结构,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坐便器的座圈连接结构,所述座圈通过铰链与坐便器主体翻转连接,其结构特征是铰链内部或者铰链与座圈之间或者座圈内部设置有使座圈向上翻起的扭转装置。所述扭转装置为扭簧;扭簧两端分别设置有相对座圈静止的第一偏心连接端和相对坐便器主体静止的第二偏心连接端。所述铰链包括固定连接在坐便器主体上的连接桥和至少设置在连接桥一端的铰链轴组件;铰链轴组件包括与连接桥固定连接的固定套、转动设置在固定套内的转轴以及固定设置在固定套内的卡塞;转轴外端与座圈静配合连接,内端套设有所述扭簧,扭簧的第一偏心连接端与转轴连接,第二偏心连接端与卡塞连接。所述转轴表面设置有与固定套内壁转动配合的环形凸缘,环形凸缘端面设置有与扭簧第一偏心连接端连接的第一偏心孔;卡塞端面设置有与扭簧第二偏心连接端连接的第二偏心孔。所述铰链还包括圆轴,所述铰链轴组件和圆轴分别设置在连接桥两端;圆轴内端与连接桥固定连接,外端与座圈转动连接;座圈一侧对应铰链轴组件的转轴外端设置有方孔,座圈另一侧对应圆轴外端设置有圆孔。所述铰链包括连接桥、铰链轴组件、第一轴座和第二轴座;连接桥与座圈下沿固定连接,连接桥一端与第一轴座转动连接,另一端通过铰链轴组件与第二轴座相接;第一、第二轴座固定设置在马桶主体上,并分别位于连接桥左右两侧;铰链轴组件包括与连接桥固定连接的固定套、转动设置在固定套内的转轴以及固定设置在固定套内的卡塞;转轴外端与第二轴座静配合连接,内端套设有所述扭簧,扭簧的第一偏心连接端与转轴连接,第二偏心连接端与卡塞连接。所述连接桥与座圈一体成型;连接桥呈套筒状,其一端延伸出销轴与第一轴座转动连接。所述铰链轴组件还包括阻尼器和后盖,转轴、扭簧、卡塞、阻尼器和后盖套入固定套内;固定套内壁轴向设置有一条以上的导向凹槽,卡塞和阻尼器外壁分别设置有与导向凹槽配合的第一凸筋和第二凸筋;转轴内端穿过卡塞与阻尼器的阻尼轴心连接。所述后盖与固定套内壁旋转扣合连接。所述固定套的导向凹槽均布设置有两条以上,其中,至少两条导向凹槽的一侧开口,开口处设置有L形的锁止槽;所述后盖外壁至少对应设置有所述开口的导向凹槽设置有凸扣,凸扣依次经导向凹槽及其开口旋转扣入锁止槽中。所述后盖后端面设置有扳手。所述固定套外壁轴向设置有一条以上的定位凸起,连接桥内壁设置有与定位凸起相配合的凹坑。本技术的座圈始终具有一个向上翻转的力,当用者离开坐便器时,则座圈自动向上翻起;当需要使用坐便器时,将座圈翻下,然后座上去就可以。平常座圈处于翻起状态,即使男性站立向坐便器小便,也不会导致小便溅落到座圈上表面。另外,在铰链中设置阻尼器,可使其座圈自动翻起的过程比较平缓。结构简单合理、方便卫生、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为铰链轴组件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为座圈与铰链连接后侧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铰链左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第一实施例参见图1-图6,本坐便器的座圈连接结构,所述座圈1通过铰链与坐便器主体翻转连接,铰链内设置有使座圈向上翻起的扭转装置。扭转装置为扭簧6 ;扭簧两端分别设置有相对座圈1静止的第一偏心连接端6. 1和相对坐便器主体静止的第二偏心连接端6. 2。铰链包括固定连接在坐便器主体上的连接桥3和设置在连接桥两端的铰链轴组件和圆轴10。圆轴内端与连接桥固定连接,外端与座圈1转动连接。铰链轴组件包括与连接桥固定连接的固定套4、转动设置在固定套内的转轴5以及固定设置在固定套内的卡塞 7 ;转轴外端与座圈1静配合连接,内端套设有所述扭簧6,扭簧的第一偏心连接端6. 1与转轴连接,第二偏心连接端6. 2与卡塞连接。转轴5表面设置有与固定套4内壁转动配合的环形凸缘5. 1,环形凸缘端面设置有与扭簧6第一偏心连接端6. 1连接的第一偏心孔5. 2 ; 卡塞7端面设置有与扭簧第二偏心连接端6. 2连接的第二偏心孔7. 2。座圈一侧对应铰链轴组件的转轴5外端设置有方孔1. 1,座圈另一侧对应圆轴10外端设置有圆孔1. 2。铰链轴组件还包括阻尼器8和后盖9,转轴5、扭簧6、卡塞7、阻尼器和后盖套入固定套4内;固定套内壁均布且轴向设置有四条导向凹槽4. 1,卡塞和阻尼器外壁分别设置有与导向凹槽配合的第一凸筋7. 1和第二凸筋8. 1 ;转轴内端穿过卡塞与阻尼器的阻尼轴心 8. 2连接。后盖9与固定套4内壁旋转扣合连接。固定套4两条相对的导向凹槽4. 1的一侧开口,开口处设置有L形的锁止槽4. 2 ;所述后盖9外壁对应设置有所述开口的导向凹槽设置有凸扣9. 1,凸扣依次经导向凹槽及其开口旋转扣入锁止槽中。后盖9后端面设置有扳手 9.2。固定套4外壁轴向设置有一条定位凸起4. 3,连接桥3内壁设置有与定位凸起相配合的凹坑3. 1。后盖9安装时,将凸扣9. 1对准固定套4带所述开口的导向凹槽4. 1后,插入固定套内,并将扭簧6略压缩,直至凸扣对准锁止槽4. 2的开口,最后,将凸扣旋入锁止槽中,松手后,扭簧回弹,则后盖锁止在固定套内。第二实施例参见图7,本坐便器的座圈连接结构,所述座圈20通过铰链与坐便器主体翻转连接,座圈内部设置有使座圈向上翻起的扭转装置。铰链包括连接桥21、铰链轴组件、第一轴座30和第二轴座40 ;连接桥与座圈20下沿固定连接,连接桥一端与第一轴座转动连接,另一端通过铰链轴组件与第二轴座相接;第一、第二轴座固定设置在马桶主体上,并分别位于连接桥左右两侧;铰链轴组件包括与连接桥固定连接的固定套4、转动设置在固定套内的转轴5以及固定设置在固定套内的卡塞7 ;转轴外端与第二轴座静配合连接,内端套设有所述扭簧6,扭簧的第一偏心连接端6. 1与转轴连接,第二偏心连接端6. 2与卡塞连接。连接桥21与座圈20 —体成型;连接桥呈套筒状,其一端延伸出销轴22与第一轴座30转动连接。其它未述部分同第一实施例。上述坐便器用于公共场合时,可考虑不用安装上盖,以降低成本。参见图3,为座圈 2相对坐便器主体的水平面L呈翻起的状态。另外,根据不同场合需求,可以在座圈上铰接有上盖;或者,座圈不设置有向上翻起的结构,而将向上翻起的结构应用到上盖与座圈的连接中,使上盖始终具有向上翻起的力。权利要求1.一种坐便器的座圈连接结构,所述座圈(1、20)通过铰链与坐便器主体翻转连接,其特征是铰链内部或者铰链与座圈之间或者座圈内部设置有使座圈向上翻起的扭转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坐便器的座圈连接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扭转装置为扭簧(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坐便器的座圈连接结构,所述座圈(1、20)通过铰链与坐便器主体翻转连接,其特征是铰链内部或者铰链与座圈之间或者座圈内部设置有使座圈向上翻起的扭转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旺霞,李勇华,
申请(专利权)人:周裕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