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传感装置和使用该光学传感装置检测样本的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906772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公开了一种光学传感装置以及使用该光学传感装置检测目标样本的特性的方法。该光学传感装置包括光源单元,生成包含p极化分量和s极化分量的多色光束;干涉测量单元,将所述光束分割为通过第一通路的探测束和通过第二通道的参考束,并将从所述第一通路输出的所述探测束和从所述第二通路输出的所述参考束重新组合;传感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一通路中,以将与目标样本相关联的第一SPR效应引入至所述探测束;以及检测单元,通过获得重新组合的光束的强度谱来检测所述目标样本的特性。通过在光学传感装置中引入多色光源,增大了检测动态范围和检测灵敏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用于化学和生物检测的光学装置以及使用该光学装置检测样本的方法。
技术介绍
通过几十年的研究和完善,表面等离子共振(SPR)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化学和生物传感。该技术提供了取代传统的基于荧光的生物传感技术的可能性。这是因为,sra生物传感器可通过监控功能化的传感表面的光学响应的改变,通常是角反射率、谱特性或相应的相移的改变,对生物分子交互提供无标记的实时定量分析。根据对由表面等离子调制的光波的测量方案,目前多数sra生物传感器的工作被大致分为三类(1)角反射率;( 光谱学;以及C3)相移干涉测量。例如Biacore TM的TlOO或德州仪器的Spreeta等装置是基于在SI3R传感表面被单色光束以入射角度范围照射时对角反射率曲线的最小值的位置进行监控来实现的 (Enzyme and Microbial ^Technology,32,3-13,2003)。表面等离子共振是指在一定的入射角度下,入射光的P极化分量可与沿着玻璃棱镜上的纳米级传导层和样本媒介之间的界面的表面等离子波(SPW)相耦合的效应。这种光子到等离子体激元的能量转换表现为反射率的急剧衰减,并且共振角依赖于样本媒介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学传感装置,包括:光源单元,生成包含p极化分量和s极化分量的多色光束;干涉测量单元,将所述光束分割为通过第一通路的探测束和通过第二通道的参考束,并将从所述第一通路输出的所述探测束和从所述第二通路输出的所述参考束重新组合;传感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一通路中,以将与目标样本相关联的第一SPR效应引入至所述探测束;以及检测单元,通过获得重新组合的光束的强度谱来检测所述目标样本的特性。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志文吴兆鹏何浩培胡树源
申请(专利权)人:香港城市大学香港中文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HK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