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热式燃烧装置的风向转换用分离式旋转阀组装体及具备该组装体的蓄热式燃烧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905223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蓄热式燃烧装置的风向转换用分离式旋转阀组装体,其将可拆装于蓄热式燃烧装置上并被设置于风向转换装置内的分离式旋转阀组装体的转子的上部旋转分配板构成为中空型圆盘,尤其沿上部旋转分配板的圆周方向设置洁净气体喷出孔,以沿上部旋转分配板的整个圆周方向向上供应洁净气体,并沿上部旋转分配板下部的旋转分气室的上部表面设置洁净气体供应通道,且在上述转子的上部旋转分配板与固设于其上部的上述分配室的下部固定分配板之间,为了防止摩损,而保持设定范围内的微细间隙,并通过上述微细间隙喷出洁净气体以形成气帘,从而具备吸收高热的冷却功能,同时,在上述转子的下部额外设置间隙微调装置,以调节上述微细间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蓄热式燃烧装置的风向转换用分离式旋转阀组装体,尤其涉及一种如下的旋转阀组装体,即其在作为可装卸于蓄热式燃烧装置的风向转换装置的分离式旋转阀组装体的转子旋转时,防止在其上部相对固设的分配室的下部固定分配板和转子的上部旋转分配板之间发生泄漏而导致未经处理的供应气体和完成处理的排出气体之间发生的混合现象,与此同时,提供洁净装置和间隙调节装置,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转子的上部旋转分配板和分配室的下部固定分配板之间的摩擦损伤,以及高温导致的热变形现象。
技术介绍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对汽车制造业、洗涤设施、有机溶剂及油漆制造业、铁结构物制造业等各种制造业领域中所产生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进行氧化处理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蓄热式燃烧系统,其针对一种对各种制造行业的设备所产生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气体进行处理的方法所适用的技术。首先,简要说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 ;V. 0. C.)气体如下,V. 0. C.是有机化合物中具有0. 02psi以上的蒸汽压,或者沸点低于100°C的碳氢化合物的统称,并且在大气物质管理中被定义为通过与氮化合物进行光化学反应而产生臭氧及光化学氧化物的前体(Precursor),然而上述V. 0. C.除了作为有害的大气物质、恶臭源而对人体具有引起呼吸系统障碍、诱发致癌物质等的有害性之外,还作为通过光化学反应的烟雾的形成、产生恶臭等的产生源,引起大气环境污染。去除上述V. 0. C的方法可以使用燃烧氧化技术、生物学处理技术等各种方法,而通常使用的燃烧氧化技术,可采用在高温(800°C左右)中进行燃烧,或利用催化剂在低温 (350°C左右)下进行燃烧的方法。S卩,吸入在使用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 0. C,下称“有害气体”)的工厂中产生的有害气体,在燃烧室中以760°C 850°C (在催化剂燃烧装置上为200 400°C)的很高的燃烧温度下进行燃烧(焚烧)而进行洁净,此时,由于被燃烧(焚烧)处理的气体具有高温度的热量,因此作为回收该热污染的方法有,通过热交换器,或者利用填充尖端科技原料-陶瓷材料的蓄热材料来回收的方法,尤其,利用蓄热材料回收的热,能够将燃烧气体通过的蓄热材料层使用后续被处理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气体所通过的装置来对其进行预热, 因此能够提高能量效率和处理效率。在上述蓄热式燃烧装置中,蓄热层的大约一半从燃烧处理后的废气中吸收高温的热,而其余一半的蓄热层执行对燃烧处理前的有害气体进行预热的放热功能,而且,蓄热层和放热层按周期交替以使各个蓄热层定期轮换并重复执行各自的功能,从而防止不必要的能量浪费,并实现有害气体的完全燃烧而提高燃烧装置的效率,然而这需要一种改变所要处理的气体的风向的装置,而此种装置的类型有床型装置和圆筒型装置。在此,床(Bed)型具有如下问题,即在一个床上分别附着两个或三个供气阀和排气阀,因此阀门数量较多,并且因以1 2分钟为周期进行变换(开启、关闭)动作,因此阀门寿命短,且易发生泄漏,并且在变换瞬间发生压力变化而给工序带来影响的问题。因此, 趋势为普遍使用如下的圆筒型,即装载蓄热材料的多个(6 12个)圆弧形单元部分整体上形成一个圆筒型,而且其上连接有对有害气体及处理后气体的风向进行改变的旋转型风向转换阀门,从而使装载蓄热材料的圆弧形单元周期性地交替成蓄热层和放热层。根据例示了上述圆筒型结构的韩国技术登记第20-0339936号Q004. 01. 28 公告)公开的现有技术,如图1至图3所示,在蓄热式燃烧装置2的圆筒型外壳4下部一侧具备进气管6,从而使有害气体从处理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工厂流入至进气室,而上述流入的有害气体从气体分配室供应至各个室C,其中上述气体分配室位于具备于蓄热式燃烧装置2内部的风量、风向转换装置10的转子12上所形成的进气口 14上,从而经由分离器16、 催化剂层18、蓄热层20而送往燃烧室22,并通过燃烧器M燃烧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另外,在上述燃烧室22完成有害气体的燃烧的洁净空气,经位于转子12的排气口 26侧的多个室-蓄热层20、催化剂层18、分离器16而被升温之后,经过排气口沈或转子 12被设置的中空轴27,通过外壳4的排气管观排出至大气中。另外,上述风量、风向转换装置10的转子12,通过齿轮电动机或步进电动机30而以约4RPM左右的低速进行旋转,并且密闭地设置于与外壳4的下部室对应地形成孔的分隔板(又称“定子”)15的下侧而进行旋转。上述转子12,在中心轴线上经部分排气口沈而设置有中空轴27,且在中空轴27 下端连接有皮带或链条,从而获得齿轮电动机或步进电动机30的动力进行旋转。由此,转子12的进气口 14区域持续变化,而且,位于进气口 14区域的室C也自然随着变化。如上所述,通过进气管6流入的有害气体通过燃烧而以洁净空气的状态,对蓄热层进行预热,之后,通过排气管观排出,而新流入的有害气体在通过已预热的蓄热层而被预热之后,重复上述被处理的过程,此时,通过转子12的旋转蓄热层和放热层周期性地交替,从而变换待处理气体的风向,因此,很自然地实现所流入的有害气体的预热作用,从而缩短有害气体燃烧时间,消除不必要的热能浪费。然而,根据上述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缺点,其中,需要始终维持作为固定体的外壳4 的分隔板(又称“定子”)15与作为旋转体的上述转子12的上部面之间的密闭性,但因上述密闭部的位置邻近外壳而容易暴露在高温环境之中,从而因密封单元的劣化而发生密闭性不良的现象的可能性高,另外,如图3所示,虽然为了维持设置于中空轴27上的转子12的上部面与组装在该转子12上的定子(又称“分隔板”)15之间的密闭性,旋转阀组装体10 提供具备于对中空轴27进行支撑的支承轴108下端并安装在框架107上的支撑橡胶110, 以使通过填充的压力起到缓冲作用,但是,因旋转阀组装体10整体的荷重在圆周方向不均勻,因此根据转子12的旋转状态作用于支撑橡胶110上的重量可能会发生变化,从而最终密闭性的维持无法正常发挥,进一步,当转子12进行旋转时,在固定体和旋转体部分产生摩擦阻力以及由此导致的磨损现象,由此,未处理的气体排出到大气中而可能会引起环境问题,然后,在圆筒型旋转式风向转换装置中,风向转换时,会使未处理的气体流入的部分与已处理的气体排出的部分相互转换,而在此时,流入的部分中的未处理的一部分气体在转换风向之后直接排出至大气中。作为改进用于上述圆筒型结构的旋转型风向转换阀门结构的技术,开发出了专利注册第10-0470040号Q005. 02. 07公告)的技术,对此具体而言,提供了形成扇形的蓄热层及催化剂层以使扇形蓄热材料及催化剂材料层叠排列的燃烧装置,并且,在其下端部设置可分离组装的垂直型或水平型风向转换装置,以达到设备小型化、废气处理效率的提高及保修便利性的提高,在此所使用的风向转换装置,包括分离通道,其一侧被设置于蓄热式燃烧装置的蓄热层的下部,并且以圆形排列多个,从而1/2用于有害气体的供气,而1/2 用于洁净空气的排出;分离室,其连接于上述各个分离通道的另一侧,并包括将外壁、分离室圆筒之间进行等间距分离的分隔壁和形成于内部圆周面的分离室圆筒上的分离孔;阀门排气外壳,其以在上述分离室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蓄热式燃烧装置的风向转换装置用分离式旋转阀组装体,其特征在于:该旋转阀组装体(200,300),包括:分配室(200),其配置于可装卸地设置在蓄热式燃烧装置(100)上的风向转换装置内的上部,并固定设置于支撑框架(600)上;转子(300),其可旋转且密闭地配置于所述分配室(200)的下部固定分配板(230)的下方,并且具备为了提供供应气体、排出气体、洁净气体的分离的供应通道而设置的上部旋转分配板(320)、旋转分气室(330)以及中空轴型转子中心轴(310);所述转子(300)的所述上部旋转分配板(320)为板形部件,其具备两个扇形形状的气体流通孔(供应气体进气孔、排出气体排气孔)和划分所述两个气体流通孔之间的两个桥(洁净区桥、盲区桥);所述上部旋转分配板(320)上设置有,在整个圆周部以上下方向贯通而形成的洁净气体喷出孔(320-ip、320-op),从而能够沿整个圆周方向向上供应洁净气体;沿所述上部旋转分配板(320)的底面和所述旋转分气室(330)的上部表面,经整个圆周部而设置有环形洁净气体供应用中空通道(330r),从而能够向所述洁净气体喷出孔(320-ip、320-op)供应洁净气体;所述旋转分气室(330)的内部设置有,位于所述上部旋转分配板(320)上的两个桥(322、323)的下部的气体传递通道(333),以使配置于中心部的所述转子中心轴(310)的上端部上所形成的洁净气体引出孔(313)与所述环形的洁净气体供应用中空通道(330r)连通;在所述转子(300)的上部旋转分配板(320)与固设于其上部的所述分配室(200)的下部固定分配板(230)之间,为了防止摩损,保持设定范围内的微细间隙,并通过所述上部旋转分配板(320)的所述洁净气体喷出孔(320-ip、320-op)向所述微细间隙喷出的洁净气体形成气帘,从而防止供应气体及排出气体的泄漏和混流,并提供吸收高热的冷却功能。...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哲焕
申请(专利权)人:Ace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