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人体模型头部,其成形方法及成形模具技术

技术编号:690517 阅读:2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成形方法,该方法通过安全的成形材料,在厚度均匀,不损害外观的情况下形成具有弹性的人体模型头部。分开模具(2、3)形成有与人体模型头部(A)的形状相吻合的内面形状(2a、3a),分模线(18)按照将额顶部(27),两耳的里侧(28)与颈背侧(29)连接,基本上将头部等分的方式形成。以合成树脂中的热塑性弹性体为主成分,对其进行加热,将其作为型坯(13),下入到间隔设置的分开模具(2、3)之间,之后关闭分开模具(2、3),向其内部吹入空气。在进行吹塑成形时,形成颈孔部(75)。(*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其成形方法及成形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过吹塑法形成的,其成形方法和成形模具。
技术介绍
在过去,具有弹性的人体模型头部一般是将氯乙烯熔化,通过冷凝模塑法或旋转成形法形成的。由于上述两种方法不会象吹塑法那样在成形品的表面上形成分模线,故具有精加工的优点。另外,如果采用后者的方法,具有可以较低价格批量生产的优点。但是,氯乙烯包含氯,另外在上述成形法中,由于使成形品带有弹性,必须在氯乙烯中添加作为增塑剂的酞酸酯。由于最近,氯乙烯与酞酸酯的安全性均值得怀疑,在各个领域,具有避免使用氯乙烯的倾向,故即使在人体模型头部中,也极需采用没有问题的,更加安全的成形材料成形。然而,即使在能够采用除氯乙烯以外的成形材料进行冷凝模塑成形与旋转成形的情况下,由于材料未呈胶体状,故仍不能实现成形。如果采用该吹塑法,可形成成形主体,但是该吹塑成形法具有下述问题,即由于分模线呈现于脸的表面,并且成形材料难以遍及远离分模线的部位,故如图30所示,在整体上厚薄不均,凹凸程度较大的眼睛,鼻,口等的厚度小于其它的部分的厚度,其使颜色透过,容易形成下凹,容易发生破损等。就人体模型头部来说,除了脸的表面的精加工度,即表面的光滑度与脸的各部分的凹凸的精巧度以外,整体的厚度保持均匀这一方面也是重要的,吹塑成形法在上述方面具有致命的问题。此外,在吹塑成形法中,由于在成形时,向模具吹入空气,故吹入空气的孔会残留于成形品中。一般从头顶部吹入空气,在此场合,不能够避免在成形品的头顶部开有孔。但是,由于之后在头部上进行植毛处理,故如果在植毛时,在上述孔或其周边进行植毛,则具有植毛容易拔掉,梳理人体模型的头发时毛发易脱落的问题。另外,在其中一个分开模具中形成具有与眼睛,鼻,耳等复杂的凹凸的脸部的形状相吻合的内面形状,在另一分开模具中形成与凹凸程度很小的、平滑的后头部的形状相吻合的内面形状。由此,当在成形之后打开模具时,希望成形品与两个分开模具脱开而下落。但是,成形品却容易残留于具有脸部的分开模具中。由于在打开模具之后,成形品会急速硬化,故如果不注意力的大小或力的方向而拉拽成形品,则会使脸部损伤,从而损害商品价值。此外,人体模型头部必须具有与人的皮肤相同的柔软触感的弹性,该要求也是必须满足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采用除氯乙烯以外的成形材料,通过吹塑成形,消除厚度的不均匀,并且具有弹性的及其成形方法,以及该成形方法用的成形模具。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人体模型头部中的主要外观部分不残留成形时的分模线或空气注入孔,可在不产生问题的情况下进行植毛处理的,其成形方法和成形模具。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确实在打开模具时,将成形品从两个模具中取下的,其成形方法和成形模具。专利技术的公开本专利技术的的成形方法包括下述步骤准备内面形状与人体模型头部的形状相吻合的分开模具,上述分开模具形成的分模线按照基本上将人体模型头部等分的方式形成;以合成树脂中的热塑性弹性体和硅酮树脂中的任何一种作为主成分,对其进行加热,将其作为型坯下入到间隔设置的上述分开模具之间,之后将该分开模具关闭,向其内部吹入空气;打开上述分开模具,取出成形品,其特征在于以形成连接人体模型头部的额顶部,两耳的里侧与颈背部的分模线的方式形成上述分开模具的腔和合模面;在上述的其中一个分开模具中,以可在上述腔内部实现进出的方式形成颈孔部形成机构;在上述颈孔部形成机构上,形成向上述腔内注入空气的空气注入喷嘴,进行吹塑成形。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的成形方法包括下述步骤准备内面形状与人体模型头部的形状相吻合的分开模具。上述分开模具形成的分模线按照基本上将人体模型头部等分的方式形成;以合成树脂中的热塑性弹性体和硅酮树脂中的任何一种作为主成分,对其进行加热,将其作为型坯下入到间隔设置的上述分开模具之间,之后将该分开模具关闭,向其内部吹入空气;打开上述分开模具,取出成形品,其特征在于按照上述分模线中位于人体模型头部的耳部上的部分沿耳部的外缘的方式,形成上述分开模具的腔和合模面。此外,本专利技术的的成形方法包括下述步骤准备内面形状与人体模型头部的形状相吻合的分开模具,上述分开模具形成的分模线按照基本上将人体模型头部等分的方式形成;以合成树脂中的热塑性弹性体和硅酮树脂中的任何一种作为主成分,对其进行加热,将其作为型坯下入到间隔设置的上述分开模具之间,之后将该分开模具关闭,向其内部吹入空气;打开上述分开模具,取出成形品,其特征在于使上述型坯的一侧的厚度较大。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中,通过上述空气注入喷嘴形成的孔为用于与人体模型身体部卡合的卡合孔。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中,在上述吹塑成形时进行预吹塑处理。或者,也可在上述分开模具之间设置固定销,在与上述分开模具中的固定销相对应的部分形成构成余料部的成形空间,在成形时,将上述固定销埋入旋入上述成形空间内部的余料部。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中,当向上述分开模具中吹入空气时,从人体模型头部的伸出部中的至少1个部位排出上述分开模具的腔内的空气。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中,上述分开模具为具有多个细微的空隙,其整体为多孔的通气结构的模具。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中,使上述型坯的一侧较厚。即可以使上述型坯在横截面或纵截面上的一侧厚度较大,也可以使上述型坯在横截面与纵截面上的一侧厚度较大。上述型坯最好通过偏心模片形成。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中,在与上述分开模具的颈部相对应的部分,以可相对腔内部实现进出的方式设置有杆,在吹入空气后,使上述杆向该腔内部伸出,在打开上述分开模具之前,使上述杆以上述腔退回。本专利技术的的特征在于通过吹塑法对以合成树脂中的热塑性弹性体和硅酮树脂中的任何一种作为主成分的成形材料成形,形成有连接额顶部,两耳的里侧与颈背部的分模线,在颈部形成在吹塑成形时形成的孔。另外,上述孔也可用作与人体模型身体部卡合的卡合孔。本专利技术的的特征在于通过吹塑法对以合成树脂中的热塑性弹性体和硅酮树脂中的任何一种作为主成分的成形材料成形,形成基本上沿前后将头部等分的分模线,上述分模线中位于耳部上的部分是沿耳部的外缘形成的。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的实施例中,在头部上形成有颈孔部,上述分模线按照从耳部的外缘下方,沿颚部的底面,围绕颈孔部的前部的方式形成。另外上述头部的尺寸是高度约为40mm,宽度约为30mm,从上述颈孔部的开口端到其靠里侧的台阶部的长度约为4mm。此外,本专利技术的的成形模具用于采用以合成树脂中的热塑性弹性体和硅酮树脂中的任何一种作为主成分的成形材料,通过吹塑法对进行成形,其特征在于该成形模具由2个分开模具构成,其按照下述方式形成有腔合模面,即形成连接的额顶部,两耳部的里侧与颈里部的分模线;在上述分开模具中的一个中与颈部相对应的部位上形成有通孔,在该通孔中以可滑动的方式嵌合有颈孔部形成机构,在该颈孔部形成机构的前端设置有空气注入喷嘴。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的实施例中,在上述各分开模具上安装有预吹塑用的预夹持件,该预夹持件在弹簧的作用下,向上述合模面突出地偏置,并且在上述各分开模具中的预夹持件与上述腔之间形成用于通过厚度较小部与上述分模线连接的余料部的成形空间。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的实施例中,在上述两个分开模具之间设置有固定销,并且在各分开模具中形成用于在与上述固定销相对应的部位上形成余料部的成形空间。附图的简要说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弹性人体模型头部的成形方法,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准备内面形状与人体模型头部的形状相吻合的分开模具,上述分开模具形成的分模线按照基本上将人体模型头部等分的方式形成;以合成树脂中的热塑性弹性体和硅酮树脂中的任何一种作为主成分,对其进 行加热,将其作为型坯下入到间隔设置的上述分开模具之间,之后将该分开模具关闭,向其内部吹入空气;打开上述分开模具,取出成形品;其特征在于:以形成连接人体模型头部的额顶部,两耳的里侧与颈背部的分模线的方式形成上述分开模具的腔和合模面 ;在上述的其中一个分开模具中,以可在上述腔内部实现进出的方式形成颈孔部形成机构;在上述颈孔部形成机构上,形成向上述腔内注入空气的空气注入喷嘴,进行吹塑成形。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场和夫上野孝宏渡边晃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大可乐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