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孟盛专利>正文

制造泡泡的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90506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制造泡泡的器具及其使用方法,包含有泡泡形成器及泡泡液容器,其泡泡形成器由操作器及沾液部组成,该沾液部由两支沾液长柄及两支连接臂组成;操作器连接在沾液部的连接臂上,手握柄通过支杆、中间支轴与连接臂枢接;当操作器向内推时,连接臂向内弯折并逐渐并合,两支沾液长柄的V形尖端,自泡泡液容器的开口处顺利插入,以利沾液操作,当取出沾液部后,又能自动使连接臂与两支沾液长柄共同形成一连续封闭的三角形状或不等边菱形,以制造大泡泡。(*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玩具,尤指一种应用于小开口泡泡液容器,以。现有大陆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号98103542.6一案的主要构造在于沾液部包括可张开的两支沾液长柄及一支连接臂,并以操作器控制,以使沾液部张开成一连续封闭的三角形状,以制造特大泡泡。然而,由於本案的操作器连接设置在两支沾液长柄的V形尖端位置,故为了使两支沾液长柄张开或并合,不但操作器必需具备一些连动控制的构造,同时也使得使用者需费力的操作。再者,上述构造是以沾液长柄接连接臂的一端,供插入在泡泡液容器内,因此,在准备插入泡泡液容器内时,需先将沾液部完全收合,这是很不方便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依据沾液部是由两支沾液长柄及一连接臂的结构特点,提供一种能使沾液部的收合或张开能够自动化与简便化,以利使用者操作方便的一种。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在结构改进方面,将操作器的设置位置改变,使其支杆与连接臂中间位置枢接,供操作器向内推时,同时带动连接臂向内弯折与并合,并能利用两支沾液长柄的V形尖端在插入泡泡液容器时,能自动被压挤并合,使得操作上非常便利简单。而且,利用上述构造,只需在沾液长柄相互枢接的V形尖端位置设置弹簧,或借沾液部自泡泡液容器内被拉出时产生小阻力,即可使沾液部在离开泡泡液容器後自动张开,不但不需费力操作,而且简化了动作流程。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制造泡泡的器具,包含有泡泡形成器及泡泡液容器,泡泡形成器由操作器及沾液部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沾液部由两支沾液长柄及两支连接臂组成,其中,两支沾液长柄一端相互枢接,另一端分别与连接臂的两端枢接;所述操作器由手握柄和弹簧组成,并通过一中间支轴将手握柄上的支杆、两支连接臂枢接在一起。其制造泡泡器具的使用方法是所述操作器在向内推时,可使连接臂向内弯折而逐渐并合,并以两支沾液长柄的V形尖端,自泡泡液容器的开口处顺利插入,使沾液部顺利插入泡泡液容器内沾液,并在取出后可使连接臂与两支沾液长柄共同形成一连续封闭的张开状态,以制造特大泡泡。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所述沾液长柄及连接臂的内侧设有沾液齿部,与连接臂枢接部位设有限位凸缘,两支沾液长柄的设置方向相反,连接臂的一端刚好搭接在限位凸缘的内侧;在连接臂枢接部位附近,设有可防止操作器任意摆动的挡止凸柱;在所述两支沾液长柄枢接部位的下方沿设有一沾液围圈,该沾液围圈内侧面设有沾液齿部,其下端具有较小夹角,上端具有较大夹角;泡泡液容器呈长条状,具有一个较小的开口,开口处可为光滑的内面或有一凸环。其制造泡泡器具的使用方法还可是利用沾液围圈下端具有较小夹角的特点,可顺利进入泡泡液容器内沾液,当沾液部在拉出时,因沾液围圈暂时受卡在泡泡液容器开口处的凸环上,而使操作器手握柄可将连接臂外拉,进而在沾液部被完全拉动并合後,再脱离泡泡液容器,以制造特大泡泡。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泡泡形成器张开状态的立体图。图2为实施例(一)中沾液长柄枢接端部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实施例(一)中沾液长柄与连接臂枢接部位局部平面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一)中连接臂与支杆枢接部位的局部立体分解图。图5为实施例(一)中泡泡形成器在刚插入泡泡液容器时的平面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一)中泡泡形成器在完全插入泡泡液容器内时的平面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泡泡形成器张开状态的立体8为实施例(二)中泡泡形成器在刚插入泡泡液容器时的平面示意图。图9为实施例(二)中泡泡形成器在离开泡泡液容器时被拉动张开的平面示意图。参见图1至图9,本创作所提供的制造泡泡的器具,包含有泡泡形成器1及泡泡液容器2,其中泡泡形成器1又包含有操作器11及沾液部12,泡泡液容器2呈长条状,具有一个较小的内面为光滑的开口21,内部盛装有泡泡液,可供泡泡形成器1的沾液部12,自其开口21处向内插入,以使沾液部12沾附有泡泡液。泡泡形成器1的沾液部12由两支沾液长柄121及两支连接臂122组成,该沾液长柄121及连接臂122均在内缘设有沾液齿部1211、1221,以利沾附泡泡液。其中,两支沾液长柄121在其一踹以支轴123相互枢接,可作相互并合或张开成大V形或呈小夹角V形状态。上述沾液部12的连接臂122,其两端分别以端支轴1222活动枢接在两支沾液长柄121的外端,在中间以中间支轴1223作枢接,连接臂122以中间支轴1223为支点向内弯折并合时,即可与两支沾液长柄121共同呈小夹角V形状并合。此时,沾液部12如图5及图6所示,可插入在泡泡液容器2内,使沾液部12能沾附有泡泡液。如图1、2、4所示,该操作器11由手握柄111及弹簧112组成,该手握柄111具有一细长的支杆1111,在支杆1111一端与连接臂122的中间支轴122 3相互枢接,并在连接臂122相互枢接部位附近,设有挡止凸柱1112(参见图4),以防止操作器手握柄111任意摆动。该弹簧112设在两支沾液长柄121相互枢接的支轴123上(参见图2),可使两沾液长柄121自动张开成较大角度的V形状,另外,请参图1、图3、图7、沾液长柄121在与连接臂122枢接部位设有限位凸缘1212,而两支沾液长柄121的设置方向相反,连接臂1 22的一端刚好搭接在限位凸缘1212的内侧,以限定连接臂122在张开後的角度。例如图1中的沾液部12在张开后呈一连续封闭的三角形状,图7的沾液部12在张开后则呈一连续封闭的不等边菱形。参见图5、6、当沾液部12刚插入泡泡液容器2内时,首先连接臂122会被手握柄111下压而向内弯折,并逐渐并合,而两支沾液长柄121的V形尖端则因与开口21周缘碰触,会使其V型夹角逐渐变小,因此,沾液部12很容易顺利地插入泡泡液容器2内进行沾液。参见图1所示、当沾液部12离开泡泡液容器2时,一方面因手握柄111的拉动而使沾液部12张开,另一方面则因弹簧112的张力作用,会使两支沾液长柄121张开呈较大V字形状。参见图7、8、9、为了使沾液部12在离开泡泡液容器2後自动张开,亦可在两支沾液长柄121枢接部位下方沿设一沾液围圈113,以借沾液围圈113下端具有较小夹角的特点,顺利进入泡泡液容器2内(参见图8),借沾液围圈113上端具有较大夹角,并配合泡泡液容器2开口21内缘设有凸环22(参见图9),而使沾液部12在拉出时,因沾液围圈113暂时受卡在凸环22上,使操作器手握柄111可将连接臂122外拉,进而在沾液部12被完全拉动并合後,再脱离泡泡液容器2。由图1至图9的图面上可见,沾液部12可以两支沾液长柄121的V形尖端插入泡泡液容器2内,并不需先将沾液长柄121作并合的操作;而且,连接臂122可受手握柄111、支杆1111的连动而并合或张开,因此,在操作上较为简便。再者,此种构造只需在两支沾液长柄121枢接V形尖端位置设有弹簧112,或沾液部12自泡泡液容器2被拉出时遭受小阻力,即能使沾液部12在离开泡泡液容器2後自动张开,亦简化了动作流程。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只需在沾液长柄相互枢接的V形尖端位置设置弹簧,或借沾液部自泡泡液容器内被拉出时产生小阻力,即可使沾液部在离开泡泡液容器後自动张开,不但不需费力操作,而且简化了动作流程,使沾液部的收合或张开能够自动化与简便化,以利使用者操作方便,具有使用方便、灵活、进步的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造泡泡的器具,包含有泡泡形成器及泡泡液容器,泡泡形成器由操作器及沾液部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沾液部由两支沾液长柄及两支连接臂组成,其中,两支沾液长柄一端相互枢接,另一端分别与连接臂的两端枢接;所述操作器由手握柄和弹簧组成,并通过一中间支轴将手握柄上的支杆、两支连接臂枢接在一起。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孟盛
申请(专利权)人:林孟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