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生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902472 阅读:3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逃生伞,包含有伞面,伞绳,伞包以及伞包背带;所述伞面分为上下两层,上下层伞面之间夹设有复数个充气通道,所述充气通道连通一气体发生器;所述充气通道对应的下层伞面上均匀地开设有透气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充气通道涉及伞面不同方向的最长距离,其连通的气体发生器内置的产气药可快速反应产生大量气体充满整个充气通道,从而撑开所述伞面;因为气体只需充满充气通道,不必充满整个伞面内部,即可撑开伞面,充气的空间小了,从而充气所需的时间就短了,伞面可以在逃生过程中快速打开,起到逃生作用。(*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多层、中高层楼房逃生以及军事低空跳伞使用的逃生伞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高楼大厦到处成林,各种商务中心、办公大楼,以及娱乐场所繁多,这些人员密集的场所,一旦发生火灾类突发事件,若没有适宜的救生工具,容易造成人员伤亡。但是,降落伞可用于高空逃生,但不适用于低空(超低高度)下,完全打开降落伞的伞面需要一段时间,从中高层楼房的高度跳到地面的时间不足够降落伞的伞面完全打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多层、中高层楼房逃生以及军事低空跳伞使用的逃生伞。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逃生伞,包含有伞面,伞绳,伞包以及伞包背带;所述伞面分为上下两层,上下层伞面之间夹设有复数个充气通道,所述充气通道连通一气体发生器;所述充气通道对应的下层伞面上均勻地开设有透气孔;所述充气通道分别沿伞面的两对角线方向设置或者是沿伞面的长度和宽度方向设置;所述伞包为一矩形壳体,其具有一顶面,一底面,一正面,一背面,以及两侧面,所述伞包背带设于所述背面上,所述两侧面上各开设有一可供手臂伸缩的缺口,所述顶面与正面、两侧面的连接处设置易撕线,所述底面与正面、两侧面的连接处设置易撕线,所述正面中间处纵向地设置一易撕线,所述易撕线处安装有两根方向控制杆;所述伞包的顶面、底面、背面上分别设有横向填充条,所述伞包的正面、两侧面分别设有纵向填充条;所述充气通道对应的下层伞面上的透气孔中,设于中间的透气孔比两边的透气孔大。本技术的充气通道涉及伞面不同方向的最长距离,其连通的气体发生器内置的产气药可快速反应产生大量气体充满整个充气通道,从而撑开所述伞面;因为气体只需充满充气通道,不必充满整个伞面内部,即可撑开伞面,充气的空间小了,从而充气所需的时间就短了,伞面可以在逃生过程中快速打开,起到逃生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伞包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伞面打开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打开后的伞面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打开后的伞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打开后的伞面结构示意图;以及图6为本技术又一实施例打开后的伞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一种逃生伞,在未使用时收折于如图1所示伞包10内,伞包10为一矩形壳体,其具有一顶面11,一底面12,一正面13,一背面14,以及两侧面15,所述伞包背带40设于所述背面14上,所述两侧面15上各开设有一可供手臂伸缩的缺口 151,所述顶面 11与正面13、两侧面15的连接处设置易撕线111,所述底面12与正面13、两侧面15的连接处设置易撕线121,所述正面13中间处纵向地设置一易撕线131,所述易撕线131处两旁安装有两根方向控制杆31。使用时,沿所述易撕线111、121、131撕开所述伞包10的各个面,将顶面11向上翻折,将底面12向下翻折,将两侧面15分别向两侧翻折,如图2所示,打开原先置于伞包10 内的伞面20,伞面20通过伞绳33与伞包10连接,伞面20连通有一气体发生器50 ;使用者背上伞包背带40,两只手臂伸入所述伞包10两侧面15的缺口 151,取下方向控制杆31,握于使用者手中,方向控制杆31通过控制线32连接伞面20上的气体发生器50,该方向控制杆31上设有一控制开关,用于控制所述气体发生器50,进而快速打开伞面20,撑开伞面20 后,方向控制杆31可用于调节伞面20飘落的方向;使用者后背抵靠于所述伞包10原先的背面14以及底面12上,头部抵靠在伞包10原先的顶面11上,伞包10原先的侧面15以及正面13的一半弯折翻至使用者侧身以及身前,使用者被包裹在所述伞包10各个面围成的空间内;且所述伞包10的顶面11、底面12、背面14上分别设有横向填充条16,所述伞包10 的正面13、两侧面15分别设有纵向填充条17,该横向填充条16以及纵向填充条17的目的在于在使用者逃生的过程中,缓冲使用者与建筑物等空中物体的撞击力度,有效保护使用者避免受到严重撞伤。如图3所示,本技术的伞面20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伞面21以及下层伞面22, 如图4所示,上下层伞面之间夹设有复数个充气通道,分别为沿伞面20长度方向设置的充气通道23以及沿伞面20宽度方向设置的充气通道对,所述充气通道23J4相交处连通,且如图3所示,充气通道23J4连通一气体发生器50,所述气体发生器50内填充有产气药, 使用时,如图2所示,使用者通过方向控制杆31上的控制开关(图中未示)控制所述气体发生器50内的产气药迅速发生反应释放出大量的气体进入充气通道23、24,从而快速撑开伞面20,该气体发生器50的原理类似于汽车安全气囊,作为现有技术不再赘述;由于伞面20 是弧形的,所述充气通道23以及M涉及到伞面20长度方向的最长处以及宽度方向的最长处,当该两根充气通道23J4被气体充满张开的时候,所述伞面20也就充分被撑开了,另外,气体只需充满两根充气通道23及M,不必充满整个伞面20内部,即可撑开伞面20,充气的空间小了,从而充气所需的时间就短了,伞面20可以在逃生过程中快速打开,起到逃生作用。如图5所示,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所述充气通道也可以是分别沿伞面20的两对角线方向设置的充气通道25和沈,所述充气通道25 J6相交处连通,且连通一气体发生器50,所述气体发生器50内置产气药,所述充气通道25以及沈涉及到伞面20对角方向的最长距离,因此当该两根充气通道25 J6被气体充满张开的时候,所述伞面20也就充分被撑开了。如图6所示,本技术的又一实施例,所述充气通道为由中间开始向四周放射性延伸的充气通道27,所述各条充气通道27连通于伞面20中心处,且连通一气体发生器 50,所述气体发生器50内置产气药,所述充气通道27涉及到伞面20各个方向的最长距离, 因此当这些充气通道27被气体充满张开的时候,所述伞面20也就充分被撑开了。如图3所示,所述充气通道对应的下层伞面22上均勻地开设有透气孔221,气体通过透气孔221排出伞面20的充气通道内;所述透气孔221中,为便于排气,设于中间的透气孔比两边的透气孔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逃生伞,包含有伞面,伞绳,伞包以及伞包背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伞面分为上下两层,上下层伞面之间夹设有复数个充气通道,所述充气通道连通一气体发生器;所述充气通道对应的下层伞面上均匀地开设有透气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逃生伞,包含有伞面,伞绳,伞包以及伞包背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伞面分为上下两层,上下层伞面之间夹设有复数个充气通道,所述充气通道连通一气体发生器;所述充气通道对应的下层伞面上均勻地开设有透气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逃生伞,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通道分别沿伞面的两对角线方向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逃生伞,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通道分别沿伞面的长度和宽度方向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逃生伞,其特征在于,所述伞包为一矩形壳体,其具有一顶面,一底面,一正面,一背面,以及两侧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清伟许丰王思聪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第一中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