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印制板连接器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97192 阅读:2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印制板连接器附件,包括壳体、卡板、托板支架、安装螺钉、六角铆装螺母、“Z”型音叉,所述卡板设于托板支架内,“Z”型音叉设于托板支架内,壳体设于托板支架顶部,壳体上的接触引脚由接触引脚孔穿出,六角铆装螺母将壳体、托板支架及“Z”型音叉铆接于一体,安装螺钉经螺纹与六角铆装螺母啮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卡板保护接触引脚和托板支架保护“Z”型音叉定位引脚的连接方式,具有引脚定位准确、装配效率高、劳动强度低、产品合格率高的优点,且利于机械化装配。(*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连接器
中将印制板与控制柜面板实施连接的附件,尤其是一种印制板连接器附件
技术介绍
在电路连接中,用插接的方式将印制板与其它元器件实施连接,具有连接速度快、 连接准确率高并适于机械安装的优点,已获得广泛应用,连接器附件就是控制柜与印制板连接的桥梁,现有技术的连接器附件,采用在连接器附件中设置不同种类的多个与印制板对应的引脚,将连接器附件与印制板插接,插接后再将接头实施焊接,最后经连接器附件将印制板连接到控制柜的连接器或电器元件中,为确保连接的准确性,对引脚间的相对位置精度要求较高,存在的问题是,现有技术的连接器附件,其引脚的装配非常困难,装配后引脚间的相对位置精度难以保证,给连接器附件与印制板的装配造成困难,插接时引脚不能自我调节和保护,一旦有一个引脚折弯,导致整块印制板报废,不利于机械装配,导致生产效率低下、劳动强度大、产品合格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连接器附件,本技术采用卡板保护接触引脚和托板支架保护“Z”型音叉定位引脚的连接方式,具有引脚定位准确、装配效率高、劳动强度低、产品合格率高的优点,且利于机械化装配。实现本技术目的的具体技术方案是一种印制板连接器附件,其特点包括壳体、卡板、托板支架、安装螺钉、六角铆装螺母及“Z”型音叉,所述壳体上设有安装基面、两侧设有六角孔,壳体内设有接触引脚,所述卡板上设有接触引脚孔,所述托板支架为箱体件,其中部设有卡槽、两侧对称设有安装孔及与安装孔垂直的音叉孔,六角铆装螺母一端设有六角头,另一端设有翻铆口,所述“V,型音叉上设有连接孔及定位引脚;所述卡板设于托板支架的卡槽内,“Z”型音叉设于托板支架的音叉孔内,且连接孔与安装孔对应,壳体设于托板支架顶部,且六角孔与安装孔对应,壳体上的接触引脚由卡板上的接触引脚孔穿出,六角铆装螺母的翻铆口一端依次穿过六角孔、安装孔及连接孔将壳体、托板支架及“Z”型音叉铆接于一体,安装螺钉经螺纹与六角铆装螺母啮合。本技术采用卡板保护接触引脚和托板支架保护“Z”型音叉定位引脚的连接方式,具有引脚定位准确、装配效率高、劳动强度低、产品合格率高的优点,且利于机械化装配。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 A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的B— B截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托板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六角铆装螺母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Z”型音叉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的俯视图;图8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1、图2、图3,本技术包括壳体1、卡板2、托板支架3、安装螺钉4、六角铆装螺母5及“Z”型音叉6,所述壳体1上设有安装基面11、两侧设有六角孔14,壳体1内设有接触引脚13,所述卡板2上设有接触引脚孔21,所述托板支架3为箱体件,其中部设有卡槽32、两侧对称设有安装孔33及与安装孔33垂直的音叉孔31,六角铆装螺母5 —端设有六角头51,另一端设有翻铆口 52,所述“Z”型音叉6上设有连接孔62及定位引脚61 ;所述卡板2设于托板支架3的卡槽32内,“Z”型音叉6设于托板支架3的音叉孔31内,且连接孔62与安装孔33对应,壳体1设于托板支架3顶部,且六角孔14与安装孔33对应,壳体1上的接触引脚13由卡板2上的接触引脚孔21穿出,六角铆装螺母5的翻铆口 52 —端依次穿过六角孔14、安装孔33及连接孔62将壳体1、托板支架3及“Z”型音叉6铆接于一体,安装螺钉4经螺纹与六角铆装螺母5啮合。本技术的装配参阅图1、图3、图4,将壳体1上的接触引脚13由卡板2上的接触引脚孔21穿出, 将壳体1设于托板支架3顶部,卡板2装于托板支架3的卡槽32内,通过卡板2上的接触引脚孔21实现接触引脚13的准确定位;参阅图1、图2、图4、图5、图6、图7,将“Z”型音叉6装于托板支架3的音叉孔31 内,且使“Z”型音叉6的连接孔62与托板支架3安装孔33的底部对应,将设于托板支架3 顶部的壳体1上的六角孔14与安装孔33的顶部对应,将六角铆装螺母5的翻铆口 52端朝下依次穿过六角孔14、安装孔33及连接孔62,且使六角铆装螺母5 —端的六角头51嵌于壳体1的六角孔14内,再将六角铆装螺母5另一端的翻铆口 52翻铆,使壳体1、托板支架3 及“Z”型音叉6铆接于一体,此时,“Z”型音叉6经六角铆装螺母5翻铆固定于托板支架3 安装孔33的底部且定位引脚61由音叉孔31伸出并限定,实现定位引脚61的准确定位。本技术的使用参阅图1、图2、图3、图8,将安装好接触引脚13、定位引脚61的托板支架3与印制板7插接,在插接过程中,所有引脚与印制板7的插孔一一对应,一旦其中有一个引脚与印制板7上的插孔没有对齐,在外力的作用下,当引脚插入印制板7的插孔时,这个没有对齐的引脚就可能折弯,导致整块印制板报废;本技术的接触引脚13呈“L”形,定位引脚 61呈“Z”形,在插接过程中,一旦其中有一个引脚与印制板7上的插孔没有对齐,引脚受到印制板7作用于引脚的轴向力时,呈“L”形的接触引脚13或呈“Z”形定位引脚61均可产生弹性变形缓冲,引脚不会因受力不当立即折弯,且引脚能在弹性变形的缓冲过程中自我调节和保护,自行重新定位对准印制板7的插孔,实现与印制板7插接的目的;完成托板支架3与印制板7的插接后,再将接头实施焊接,最后,拧下安装螺钉4,将本技术连同印制板7装入控制柜的连接面板8,用安装螺钉4穿过连接面板8与六角铆装螺母5啮合,实现本技术连同印制板7与控制柜的连接面板8的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印制板连接器附件,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壳体(1)、卡板(2)、托板支架(3)、安装螺钉(4)、六角铆装螺母(5)及“Z”型音叉(6),所述壳体(1)上设有安装基面(11)、两侧设有六角孔(14),壳体(1)内设有接触引脚(13),所述卡板(2)上设有接触引脚孔(21),所述托板支架(3)为箱体件,其中部设有卡槽(32)、两侧对称设有安装孔(33)及与安装孔(33)垂直的音叉孔(31),六角铆装螺母(5)一端设有六角头(51),另一端设有翻铆口(52),所述“Z”型音叉(6)上设有连接孔(62)及定位引脚(61);所述卡板(2)设于托板支架(3)的卡槽(32)内,“Z”型音叉(6)设于托板支架(3)的音叉孔(31)内,壳体(1)设于托板支架(3)顶部,壳体(1)上的接触引脚(13)由卡板(2)上的接触引脚孔(21)穿出,六角铆装螺母(5)的翻铆口(52)端依次穿过六角孔(14)、安装孔(33)及连接孔(62)将壳体(1)、托板支架(3)及“Z”型音叉(6)铆接,安装螺钉(4)经螺纹与六角铆装螺母(5)啮合。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印制板连接器附件,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壳体(1)、卡板(2)、托板支架(3)、安装螺钉(4)、六角铆装螺母(5)及“Z”型音叉(6),所述壳体(1)上设有安装基面(11)、两侧设有六角孔(14),壳体(1)内设有接触引脚(13),所述卡板(2)上设有接触引脚孔(21),所述托板支架(3)为箱体件,其中部设有卡槽(32)、两侧对称设有安装孔(33)及与安装孔(33) 垂直的音叉孔(31),六角铆装螺母(5) —端设有六角头(51),另一端设有翻铆口(5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朝兴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航天科工电器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