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间连接端子及板间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73894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9 12:58
本申请提供一种板间连接端子及板间连接器。上述的板间连接端子包括固定部及第一弹片,固定部用于固定于绝缘座上,板间连接端子还包括第二弹片及分别连接于固定部的两侧的第一弯曲连接部及第二弯曲连接部,第一弹片连接于第一弯曲连接部的远离固定部的一端,第一弹片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触点及第二触点;第二弹片连接于第二弯曲连接部的远离固定部的一端,第二弹片及第一弹片均位于固定部的同一侧。上述的板间连接端子,减少了第一弹片及第二弹片在板间连接端子的竖直方向所占用的高度空间,实现板间连接端子的“低矮化”设计,使板间连接端子具有较好的结构强度,即使板间连接端子可靠地固定于绝缘座上,同时使板间连接端子的占用空间较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电连接的,特别是涉及一种板间连接端子及板间连接器


技术介绍

1、板间连接器,即用于上下两个导电板体之间的连接器,使上导电板体通过板间连接器电连接于下导电板体。板间连接器的上触点与上导电板体的铜盘抵触电连接,板间连接器的下触点与下导电板体的铜盘抵触电连接。

2、随着电子产品不断朝着“低矮化”方向发展,电子产品的结构较紧凑,使板间连接器的形变空间受限,即板间连接器的固定部的形状尺寸受到较大的影响。若板间连接器的固定部的形状尺寸较大,加上有效的弹性压缩形变的需要,则板间连接器的占用空间较大;相反,若板间连接器的固定部的形状尺寸较小,则板间连接器的固定强度受到较大的影响,使连接器固定的可靠度较低,如连接器容易摇晃的情形。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占用空间较小且固定强度较好的板间连接端子及板间连接器。

2、本申请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3、一种板间连接端子,包括固定部及第一弹片,所述固定部用于固定于绝缘座上,所述板间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板间连接端子,包括固定部及第一弹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用于固定于绝缘座上,所述板间连接端子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间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片及所述第二弹片均呈弯曲状;及/或,所述第一触点及所述第二触点均呈弯曲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间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片连接于所述第一弯曲连接部的部位为第一固定位,所述第二弹片连接于所述第二弯曲连接部的部位为第二固定位;所述第一抵触位及所述第二抵触位均位于所述第一固定位与所述第二固定位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间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所述第一弯曲...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板间连接端子,包括固定部及第一弹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用于固定于绝缘座上,所述板间连接端子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间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片及所述第二弹片均呈弯曲状;及/或,所述第一触点及所述第二触点均呈弯曲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间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片连接于所述第一弯曲连接部的部位为第一固定位,所述第二弹片连接于所述第二弯曲连接部的部位为第二固定位;所述第一抵触位及所述第二抵触位均位于所述第一固定位与所述第二固定位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间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所述第一弯曲连接部、所述第二弯曲连接部、所述第一弹片及所述第二弹片为一体成型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间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片包括依次固定连接的第一抵触段、第一弹臂段、第一中间段、第二弹臂段及第二抵触段,所述第一中间段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弯曲连接部,所述第一触点设于所述第一抵触段,所述第二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建民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航天科工电器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