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液冷系统及储能集装箱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738766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9 12: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电池液冷系统及储能集装箱,设计电池散热领域,包括供液总管、回液总管、多个进液组件及多个出液组件:进液组件包括进液主管、进液支管及进液接头,进液主管的底端与供液总管竖直连通,进液接头以若干个构成一组的方式沿进液主管自下向上依次设置,进液支管通过进液接头与进液主管连通,每组进液接头内的若干进液接头具有等同的内径尺寸,而相邻组之间的进液接头内径则呈顺序增大的配置;出液组件包括出液主管及出液支管,出液主管的底端与回液总管竖直连通,出液支管沿出液主管轴向方向间隔布置多个。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使垂直方向上各个进液支管通入的冷却液流量大体上一致,实现储能集装箱内部温度均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热管理,尤其涉及一种电池液冷系统及储能集装箱


技术介绍

1、锂电池对于温度较为敏感,最佳工作温度在15℃~55℃,为保证锂电储能集装箱的稳定运行,目前大部分集装箱都是采用空调或电池液冷系统来管理锂电储能集装箱运行的环境温度。而相较于风冷,电池液冷系统能耗更低、制冷制热效率更高。

2、目前储能集装箱的电池液冷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受管路长度不同,在集装箱中管路高度不同,管径变化等因素导致单位时间不同区域的液流量不同,使得整个电池液冷系统存在温度不均的情况。

3、在现有的储能集装箱液冷系统中,液冷管道布局多采用统一管径。由于重力的影响,pack箱在高度方向上流量相差较大,造成不同高度之间冷板出口温度及不同高度储能设备内部工作温度相差大,影响储能集装箱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同时上层pack箱流量较小,散热不均匀,散热效率低下,导致部分电芯温度过高,无法满足高功率放电和充电的需求。

4、现有技术中有设计通过智能控制及测温功能调节输液泵的流量来维持储能设备内部的统一恒温,然而此设计方案复杂成本高。</p>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液冷系统,包括供液总管(1)及回液总管(2),供液总管(1)上设置有多个进液组件(3),回液总管(2)上设置有多个出液组件(4),其特征在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接头(33)为变径三通接头,变径三通接头由主管道(L1)和支管道(L2)组成,支管道(L2)的内径和主管道(L1)的内径不同,主管道(L1)用于安装在进液主管(31)中,支管道(L2)用于和进液支管(32)连通,每组进液接头(33)内的若干支管道(L2)具有等同的内径尺寸,而相邻组之间的进液接头(33)上的支管道(L2)内径则呈顺序增大的配置。p>

3.如权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液冷系统,包括供液总管(1)及回液总管(2),供液总管(1)上设置有多个进液组件(3),回液总管(2)上设置有多个出液组件(4),其特征在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接头(33)为变径三通接头,变径三通接头由主管道(l1)和支管道(l2)组成,支管道(l2)的内径和主管道(l1)的内径不同,主管道(l1)用于安装在进液主管(31)中,支管道(l2)用于和进液支管(32)连通,每组进液接头(33)内的若干支管道(l2)具有等同的内径尺寸,而相邻组之间的进液接头(33)上的支管道(l2)内径则呈顺序增大的配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支管(32)沿进液主管(31)自下向上等间距设置有9个,9个所述进液接头(33)以3个为一组的方式沿进液主管(31)自下向上依次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主管(31)上自下向上的三组进液接头(33)中的支管道(l2)内径依次为8mm、10mm及14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丙青曹冬梅张祺辛峰杨振峰吕文孙磊王中平魏相玉金艺洋
申请(专利权)人:三峡新能源庆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