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秋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9439 阅读:2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儿童秋千,包括有一支架、两支撑杆、两悬挂绳及一座椅,其中,该支架由两U形管组成,该U形管的横管处设置有两支耳,一U形管的两支耳铰接于另一U形管的两支耳,两悬挂绳连接于支架与座椅两者之间,该支撑杆以螺栓配合螺母所组成的螺纹紧固件将其一端连接于一U形管的直管处,另一端连接于另一U形管的同一侧向的直管处,并至少在其一端的螺母上套接有一旋钮,该旋钮的外直径不小于2厘米;该座椅包括有一底座、一靠背及一扶手,该底座与该扶手均与该靠背铰接。该支架和座椅均可折叠,便于存放或携带该儿童秋千。(*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运动娱乐设备,尤其是指一种支架及座椅均可折叠而便于存放或携带的儿童秋千
技术介绍
秋千可训练儿童的平衡感和全身协调性,且可起愉悦身心作用,为一种普受喜爱的运动娱乐用具。传统的秋千一般固定于地面而不易移动,造成了使用上的不方便;而室内用的秋千在使用上也受到场地环境等因素的限制。故此,人们研发出结构简单的可移动式秋千,以满足市场的需要,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局于1998年12月23日授权公告的、专利号为ZL97221107.1的技术专利即公开了一种儿童秋千,该儿童秋千的支架由两个U形钢管组成,两个U形钢管的开口端分别用两个撑杆连接,其封闭端用两对支耳连接;所述两对支耳各铰接一吊杆;所述吊杆的另一端连接有两连接杆,所述两连接杆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于座椅。该儿童秋千具有便于移动、室内室外均可安放的优点,然而,该儿童秋千的支架和座椅均不能折叠,当不使用时,该儿童秋千需占用较大的存放空间;将该秋千移至不同的使用场地时,如从室内移至室外,其不便于携带,如要将其拆卸以便于存放或携带,需使用螺丝刀等工具将其拆卸,且下次使用时又需使用工具进行组装。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习见儿童秋千不便于存放或携带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支架和座椅均可折叠、从而便于存放或携带的儿童秋千。本技术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而实现该儿童秋千包括有一支架、两支撑杆、两悬挂绳及一座椅,其中,该支架由两U形管组成,该U形管的横管处设置有两支耳,一U形管的两支耳铰接于另一U形管的两支耳;该支撑杆以螺栓配合螺母所组成的螺纹紧固件将其一端连接于一U形管的直管处,另一端连接于另一U形管的同一侧向的直管处,并至少在其一端的螺母上套接有一旋钮,该旋钮的外直径为不小于2厘米;两悬挂绳连接于该支架与该座椅两者之间。该座椅由一底座、一靠背及一扶手组成,该底座的一端形成有一中有通孔的铰接凸起,该靠背的下端形成有一两侧具有通孔的铰接凹陷,该铰接凸起置入该铰接凹陷并以一第一铰接轴穿接,实现该底座与该靠背的铰接;该扶手呈U状结构,其两端形成有形成有通孔,该靠背的中上部的两侧各设置有一第二铰接轴,该第二铰接轴接入该扶手的通孔,实现该扶手与该靠背的铰接。该座椅还设置有一安全带,该安全带连接于该靠背与该扶手之间,其可起保护儿童安全的作用。该座椅的两侧设置有保护网,起到保护儿童的作用;该安全带接入有一插接件,便于该安全带的使用。该U形管的支耳具有通孔,以螺栓穿接两个U形管的同一侧向的支耳,并以螺母予以螺合,而实现一U形管的两支耳与另一U形管的两支耳的铰接。该儿童秋千还包括有两连接件,该连接件的两端均设置有开孔,其上端的开孔套入该用于穿接支耳的螺栓,其下端的开孔与悬挂绳连接。该U形管由一浅U形管、多个直管套接而成,可根据实现的使用需要增加或减少该直管的数目而调节该秋千的高度。该支架的四个支脚各套接有一垫脚,该垫脚为橡胶或塑料制备。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该支架由铰接的两个U形管组成,用于连接U形管和支撑杆的螺母套接有旋钮,用手旋动该旋钮,即可将该螺母旋离螺栓,故无须使用诸如螺丝刀之类的工具即可将该支撑杆的至少一端拆离该U形管1,从而可将该支架折叠;该座椅由一及分别铰接于该靠背的一底座及一扶手组成,但不使用该秋千时,可将该底座和扶手折叠于该靠背,该支架和座椅均可折叠,故便于存放或携带该儿童秋千。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儿童秋千的外观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儿童秋千的分解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儿童秋千的两U形管部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儿童秋千的座椅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3所示,本技术所涉及的儿童秋千包括有一支架10、两支撑杆20、两连接件30、两悬挂绳40及一座椅50,其中,该支架10由两U形管100组成,该U形管100的横管处设置有两支耳110,一U形管的两支耳110分别与另一U形管的位置相对应的两支耳110进行铰接。该支耳110具有通孔112,该连接件30的两端分别形成有一第一开孔300及多个第二开孔302,以螺栓穿接两个U形管100的同一侧向的支耳110的通孔112及该连接件30的第一开孔300,并以螺母予以螺合,从而实现一U形管的两支耳与另一U形管的两支耳的铰接,且将该连接件30连接于该支架10;该连接件30下端的第二开孔302与该悬挂绳40连接。一悬挂绳40穿接于该连接件30,并将其两端固接于该座椅50的一侧,另一悬挂绳40以同样方式穿接于另一悬挂件30而将其两端固接于该座椅50的另一侧。当然,该儿童秋千也可不设置该连接件30,而直接将该悬挂绳40固接于该支架10。该支撑杆20以螺栓配合螺母所组成的螺纹紧固件将其一端连接于一U形管100的直管处,另一端连接于另一U形管100的同一侧向的直管处,并至少在其一端的螺母上套接有一旋钮200。理想的是,该旋钮200的外直径不小于2厘米,以便于人手把握,用手旋动该旋钮200,即可将该螺母旋离螺栓,故无须使用诸如螺丝刀之类的工具即可将该支撑杆20的至少一端拆离该U形管100,从而可将该支架折叠,便于存放或携带。该U形管100由一浅U形管102和多个直管104套接而成,可增加或减少该直管104的数目而调节该秋千的高度,以满足不同的使用需要。参考图4所示,该座椅50由一底座500、一靠背510及一扶手520组成,该底座500的一端形成有一具有通孔502的铰接凸起504,该靠背510的下端形成有一两侧具有通孔512的铰接凹陷514,该铰接凸起504置入该铰接凹陷514并以一第一铰接轴516穿接,实现该底座500与该靠背510的铰接。该第一铰接轴可为一螺栓,并以一螺母螺合而起到连接该底座500和靠背510的作用。该扶手520呈U状结构,其两端形成有通孔522,该靠背510的中上部的两侧各设置有一第二铰接轴518,该第二铰接轴518接入该扶手520的通孔522,实现该扶手520与该靠背510的铰接。该第二铰接轴可为一螺栓,并以一螺母螺合而起到连接该扶手520和靠背510的作用。当不使用该儿童秋千时,可将该底座500和扶手520折叠于该靠背510,从而便于存放或携带。该座椅50还设置有一安全带530,该安全带530连接于该靠背510与底座500两者之间,该座椅50的两侧设置有保护网540,该安全带530和保护网540均可防止儿童从该座椅滑落或掉落;该安全带530接入有一插接件550,便于该安全带530的使用。该支架10的四个支脚各套接有一垫脚120,该垫脚120为橡胶或塑料制备,其起到防止该秋千滑动的作用,且避免该支架与硬地面碰撞而发生损坏或划花地面,特别是在室内使用时。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其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凡依本技术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皆为本技术所涵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儿童秋千,包括有一支架、两支撑杆、两悬挂绳及一座椅,其中,所述支架由两U形管组成,所述U形管的横管处设置有两支耳,所述两悬挂绳连接于所述支架与所述座椅间,其特征在于:所述一U形管的两支耳铰接于所述另一U形管的两支耳;所述支撑杆以螺栓配合螺母所组成的螺纹紧固件将其一端连接于一U形管的直管处,另一端连接于另一U形管的同一侧向的直管处,并至少在其一端的螺母上套接有一旋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儿童秋千,包括有一支架、两支撑杆、两悬挂绳及一座椅,其中,所述支架由两U形管组成,所述U形管的横管处设置有两支耳,所述两悬挂绳连接于所述支架与所述座椅间,其特征在于所述一U形管的两支耳铰接于所述另一U形管的两支耳;所述支撑杆以螺栓配合螺母所组成的螺纹紧固件将其一端连接于一U形管的直管处,另一端连接于另一U形管的同一侧向的直管处,并至少在其一端的螺母上套接有一旋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秋千,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钮的外直径不小于2厘米。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儿童秋千,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包括有一底座、一靠背及一扶手,所述底座与所述扶手铰接于所述靠背。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儿童秋千,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一端形成有一具有通孔的铰接凸起,所述靠背的下端形成有一两侧具有通孔的铰接凹陷,所述铰接凸起置入所述铰接凹陷并以一第一铰接轴穿接而实现所述底座与所述靠背的铰接;所述扶手呈U状结构,其两端形成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纯厚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昕鸿昊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