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模拟抗震的悬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89373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将抗震训练与娱乐结合起来的模拟抗震装置,它以一悬顶模拟因地震而下坠的屋顶,参与者需用支杆将悬顶支起以获得足够的生存空间。由于采用了计算机技术,因此可及时、准确地对参与者的抗震知识和能力进行评测。(*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娱乐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模拟抗震的悬顶装置。目前国内外的娱乐项目繁多,其中不乏一些综艺类项目,但这些项目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没有很好地把知识性、教育性融入其中,特别是没能融入用于培养人们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的内容,而且技术手段落后,不能及时、准确地对参与者的能力进行测评。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模拟抗震的装置,它将抗震训练与娱乐结合起来,并能及时、准确地对参与者的抗震知识和能力进行测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用于模拟抗震的悬顶装置,包括底板、悬顶和支杆,它还包括一个悬挂上述悬顶的弹性悬吊机构、一台计算机、一个与门电路、一个传感器和效果装置;所述悬顶内有一衬板,衬板下面开有基本均匀分布的若干凹槽,每一凹槽内有一带电的弹性电触点;所述底板上面开有与衬板下面的凹槽相对应的若干凹槽,每一凹槽内有一弹性电触点;底板上的所有电触点通过与门电路与计算机相连;所述传感器与计算机相连;所述计算机控制所述效果装置;所述支杆由一个杆体、两个电触头和导线组成,所述杆体为管状;两个电触头分别置于杆体两端并通过杆体中间的导线连接,电触头直径略小于凹槽。在本技术中,悬顶象征因地震而下坠的屋顶,参与者需用支杆将悬顶支起以获得足够的生存空间。当参与者进入游戏区域时,触发传感器,传感器将信息传至计算机,计算机随即指令效果装置动作,发出声光等发生地震时的效果并开始计时,参与者应尽快将支杆两端分别插入衬板下面和底板上面相互对应的凹槽内将悬顶支起。插入一根支杆,即接通一条回路。当将所有回路都接通时,与门电路即将信息传至计算机,计算机记录时间并根据预先设定的标准对参与者的抗震知识和能力进行评价、打分。参与者完成游戏或到达规定时间,计算机指令效果装置停止动作。本技术将抗震训练同娱乐结合起来,并采用了计算机技术,因此可及时、准确地对参与者的抗震知识和能力进行测评,在娱乐的同时使参与者和观众的抗震知识得到增长。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悬顶装置整体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悬顶的仰视图;图3为悬顶局部剖视图;图4为图1中所示底板的俯视图;图5为底板的局部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所述悬吊机构的全剖图;图7为本技术所述支杆沿轴向的半剖图。图8为本技术计算机程序流程图。首先参看图1,本技术所述用于模拟抗震的悬顶装置包括一个底板1、一个悬顶2、一个悬挂悬顶2的弹性悬吊机构3、支杆、一台计算机4、一个与门电路5、一个光电传感器6和效果装置7。再参照图2和图3,悬顶2内有一衬板21,衬板21下面开有均匀分布的二十个圆形凹槽22,每一圆形凹槽22内有一带电的弹性电触点23;再参照图4和图5,底板1上面开有与衬板21下面的圆形凹槽22相对应的若干圆形凹槽12,每一圆形凹槽12内有一弹性电触点13;底板1上的所有电触点13通过与门电路5与计算机4相连;所述光电传感器6与计算机4相连;所述计算机4控制所述效果装置7。图6示出了本技术所述悬吊机构的结构,该悬吊机构3由导向管31、与悬顶联接的导向杆32和两端分别联接导向管31与导向杆32的拉伸弹簧33构成,当悬顶2被支起时,导向杆32沿导向管31上升。图7示出了本技术所述支杆的结构,它由一个杆体8、两个电触头9和导线10组成,所述杆体8为管状;两上电触头9分别置于杆体8两端并通过杆体中间的导线10连接,电触头9直径略小于悬顶装置中的圆形凹槽直径,以使支杆能够插入凹槽内与弹性电触点接触。本实施例中的计算机采用如图8所示的流程。计算机首先检测是否有光电传感器6的信号,若没有则重复检测,若有,则指令效果装置7动作并开始计时,然后检测与门电路5是否有信号,若有,则指令效果装置7停止动作并评价打分,若无,则判断时间T是否达到或超过预先设定的最大值Tmax,若是,则指令效果装置7停止动作并评价打分,若否,则重复上述检测与门电路5是否有信号步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模拟抗震的悬顶装置,包括底板(1)、悬顶(2)和支杆,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一个悬挂上述悬顶的弹性悬吊机构(3)、一台计算机(4)、一个与门电路(5)、一个传感器(6)和效果装置(7);所述悬顶(2)内有一衬板(21),衬板(21)下面开有基本均匀分布的若干凹槽(22),每一凹槽(22)内有一带电的弹性电触点(23);所述底板(1)上面开有与衬板(21)下面的凹槽(22)相对应的若干凹槽(12),每一凹槽(12)内有一弹性电触点(13);底板(1)上的所有电触点(13)通过与门电路(5)与计算机(4)相连;所述传感器(6)与计算机(4)相连;所述计算机(4)控制所述效果装置(7);所述支杆由一个杆体(8)、两个电触头(9)和导线(10)组成,所述杆体(8)为管状;两个电触头(9)分别置于杆体(8)两端并通过杆体(8)中间的导线(10)连接,电触头(9)直径略小于凹槽。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用于模拟抗震的悬顶装置,包括底板(1)、悬顶(2)和支杆,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一个悬挂上述悬顶的弹性悬吊机构(3)、一台计算机(4)、一个与门电路(5)、一个传感器(6)和效果装置(7);所述悬顶(2)内有一衬板(21),衬板(21)下面开有基本均匀分布的若干凹槽(22),每一凹槽(22)内有一带电的弹性电触点(23);所述底板(1)上面开有与衬板(21)下面的凹槽(22)相对应的若干凹槽(12),每一凹槽(12)内有一弹性电触点(13);底板(1)上的所有电触点(13)通过与门电路(5)与计算机(4)相连;所述传感器(6)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晓伟叶星李雷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康体休闲设备开发中心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