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秋千的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89026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儿童秋千的驱动装置,该儿童秋千在一底座两侧延伸有二撑杆,二撑杆上端活动枢接有一秋千架,该秋千架下端接设有一坐垫,其中一支撑杆装设有一驱动装置,其特点是:该驱动装置包含有一本体、一驱动单元、一传动轴、一摇摆件及一摇转接头,该驱动单元可驱转一曲柄回转,该传动轴与摇摆件固接,摇摆件两侧边接设有二弹性元件,二弹性元件共同接设在驱动单元的曲柄上,使曲柄回转后可弹性地往复拉动摇摆件,该摇摆件再通过传动轴与摇转接头作连动,进而驱使摇转接头摆动秋千架,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利用手动或电动方式都能进行摆荡动作为目的。(*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儿童秋千,特别是涉及一种可手动或电动两用的儿童秋千的驱动装置。(2)
技术介绍
一般的儿童秋千大都是设置二片立式板体或是二杆体,上端再跨设一横杆,在横杆上再向下吊设一秋千,如此儿童可坐在秋千上,靠人力进行摆荡运动,由于该秋千一直需要人力推动才能持续动作,对推动者而言是一项体力的负担,因此业者开发出可自动产生推力的一种秋千驱动器,一种『儿童秋千驱动装置』传统技术,其主要是利用弹簧式的秋千驱动器及相关机械连杆作动一秋千架作摆动,其中该弹簧式的秋千驱动器是通过弹簧扭紧后,如发条般提供机械连杆具有预定运转时间的能量,该机械连杆包括有筒子、单向离合器、棘轮、驱动爪及制动爪,该筒子与弹簧耦接连动,单向离合器与棘轮安装于筒子上,该驱动爪可枢动地接合在秋千架上,通过驱动爪与制动爪对棘轮形成一般的擒纵机构,使弹簧扭紧的能量可一段一段释放传输至筒子上,棘轮再啮合驱动爪就可以作动该秋千架作成摆荡运动。虽然,上述秋千驱动器对秋千架确实具有自动运转的功能,但是其构造及使用上都有缺失存在,传统儿童秋千驱动器的组合元件数目相当繁多,各个构件的形状、空间组合型态也相当复杂,制作及组装上较为麻烦费时,增加生产成本,而在使用方面,其利用扭紧弹簧后产生的能量作为动力源,使用前不但要费力转动把手储能以外,使用后弹簧能量很快就会耗尽,无法长效时间持续使用,最后还要重新储能一次才能继续再用,使用上较为麻烦,另外最重要的是,一旦安装该秋千驱动器以后,秋千架即无法再具有手动推动的能力,由于机械连杆与秋千驱动器内部机械相互啮接卡合的关系,机械连杆及秋千驱动器都是难以用手动力量反推回去,因此传统秋千架如果加装驱动器自动化以后,却丧失手动推秋千架的功能。(3)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电动或手动两用的儿童秋千的驱动装置。本技术的儿童秋千的驱动装置,该儿童秋千在一底座两侧向上延伸设有二撑杆,二撑杆上端可活动地枢接一秋千架,该秋千架下端与一坐垫作固接,其中一支撑杆上设置有一驱动装置,其特点是该驱动装置包含有一本体、一驱动单元、一传动轴、一摇摆件及一摇转接头,该本体下端固接在支撑杆上端,其内部凹空形成有一容室,而对应于秋千架的侧面处设有一旋转座;该驱动单元固接在本体容室下方处并具有一曲柄,受到电力驱转可带动该曲柄作回转;该传动轴横向穿枢于本体容室上方处并具有一驱动端可穿伸出旋转座外侧;该摇摆件上端与传动轴作套枢连动,其左右具有二延伸部,分别伸向曲柄的两侧位置处,二延伸部各固接有一个以上的弹性元件,该弹性元件的末端皆共同接设在曲柄上,使曲柄在回转后,可各自拉引弹性元件带动摇摆件做摇摆状,而摇摆件再驱动该传动轴作回摆;该摇转接头活动地轴枢在本体旋转座上,其下缘设有一套口可供秋千架穿接锁固,其内部设有一轴管可供传动轴驱动端枢固连动,使枢转中的传动轴可带动秋千架及坐垫来回做摆荡动作。为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目的、结构特点和效果,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4)附图说明下面通过最佳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儿童秋千的驱动装置进行详细说明,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儿童秋千的驱动装置一较佳实施例的组合立体图,说明一驱动装置安装在一儿童秋千上的情形。图2是上述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说明该驱动装置包含有一本体、一驱动单元、一传动轴、一摇摆件及一摇转接头。图3是上述实施例的组合剖视图,说明各组合元件安装在本体内部的正面视图。图4是上述实施例的组合剖视图,说明各组合元件安装在本体内部的侧面视图。图5是上述实施例该摇摆件的动作图,说明该驱动单元驱转一曲柄拉动该摇摆件右摆,使传动轴右旋一角度的情形。图6是上述实施例该儿童秋千的动作图,说明在图5的状态下,该传动轴带动一秋千架向右摆荡的情形。图7是上述实施例该摇摆件的动作图,说明驱动单元驱转曲柄拉动该摇摆件左摆,使传动轴左旋一角度的情形。图8是上述实施例该儿童秋千的动作图,说明在图7的状态下,该传动轴带动该秋千架向左摆荡的情形。图9是上述实施例该摇摆件的动作图,说明该驱动单元是在静止状态下,外部秋千架仍然可利用手动方式带动传动轴旋摆,使摇摆件在左右摆荡动作下,摇摆件不会与曲柄形成干涉的情形。(5)具体实施方式请参见图1、图2所示,本技术儿童秋千的驱动装置主要装设在一儿童秋千100上,该儿童秋千100具有一底座1及二撑杆2,该底座1呈ㄇ形状平置于地面上,其左右两侧端再向上延伸接设二撑杆2,二撑杆2上端可枢转活动地接设一秋千架3,该秋千架3下端与一坐垫4固接,这样儿童可坐在该坐垫4上进行秋千摆荡的活动,而本技术在其中一撑杆2的上端设置有一驱动装置,本技术驱动装置包含有一本体10、一驱动单元20、一传动轴30、一摇摆件40及一摇转接头50,其中该本体10,同时参见图3、图4所示,它是由一内侧壳体11及一外侧壳体12对合所组成,其下端具有一接孔13,可供固接在支撑杆2上端处,对合后的内部空间凹空形成有一容室14,位于容室14下方处对合形成有一电池座15,电池座15内可供装设二组电池16,以提供驱动单元20电力,而内、外侧壳体11、12位于容室14的上方处分别设有二轴承座111、121,外侧壳体11的轴承座111向下吊设有一感测元件17,在本实施例中,该感测元件17是采用光感应元件,内侧壳体12外部对应于秋千架3的侧面处则设有一旋转座18,该旋转座18与轴承座111、121位置相互对应。该驱动单元20,装容在本体10容室14下方处,内、外侧壳体11、12在对合后刚好可夹压固定该驱动单元20,它包含有一电动马达21及一曲柄22,该电动马达21接受电池16电力可驱转带动该曲柄22作回转,该曲柄22上还套设有二限位环221。该传动轴30,横向穿枢在本体10容室14上方处的杆体的两端穿入架设于内、外侧壳体11、12的轴承座111、121内,传动轴30一端设有一栓接部31,另一端设有一驱动端32可穿伸出旋转座18外侧,该驱动端32为矩形头形状,其端面上凹设有一螺孔321。该摇摆件40,它为大致呈扇形状的物件,其上端穿设有一栓孔41,刚好可供传动轴30的栓接部31套枢形成连动,它具有呈弯弧状的左右二延伸部42、43,二延伸部42、43相互连成环圈状,中间围成具有预定摆动范围的一圈孔44,驱动单元20的曲柄22位于该圈孔44内,二延伸部42、43位于曲柄22左右两侧的位置,左右延伸部42、43上固接有二弹性元件45,二弹性元件45采用的是具有适当刚性的弹簧,使两者末端都是共同接设在曲柄22上,曲柄22上的二限位环221刚好可定住二弹性元件45无法脱离,该摇摆件40的下端凸伸有一感应部46,该感应部46可随摇摆件40的摆动通过感测元件17,借助通过时的光影变化即可感测出摇摆件40目前的摆动速率,感测元件17可将信号传回外界后,再进一步作适当处理,使本技术具备电子控制的效果。该摇转接头50,可活动地轴枢在本体10旋转座18上,摇转接头50的下缘处设有一套口51,可供秋千架3上端穿入锁接,其内侧面上设有一轴管52,该轴管52中心具有一矩形孔521,刚好可供传动轴30的驱动端32套枢入,外侧再通过一螺丝53锁入驱动端32的螺孔321内,使摇转接头50得以被锁接在本体10上,该传动轴可带动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儿童秋千的驱动装置,该儿童秋千在一底座两侧向上延伸设有二支撑杆,二支撑杆上端可活动地枢接有一秋千架,该秋千架下端与一坐垫固接,其中一支撑杆上设置有一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驱动装置包含有一本体、一驱动单元、一传动轴、一摇摆件及一摇转 接头,该本体下端固接在支撑杆上端,其内部凹空形成有一容室,而对应于秋千架的侧面处设有一旋转座,该驱动单元固接在本体容室下方处并具有一曲柄,受到电力驱转可带动该曲柄作回转,该传动轴横向穿枢于本体容室上方处并具有一驱动端可穿伸出旋转座外侧,该摇摆件上端与传动轴作套枢连动,其左右具有二延伸部,分别伸向曲柄的两侧位置处,二延伸部各固接有一个以上的弹性元件,该等弹性元件的末端共同接设在曲柄上,使曲柄在回转后,可各自拉引弹性元件带动摇摆件做摇摆状,而摇摆件再驱动该传动轴作回摆,该摇转接头是活动地轴枢在本体的旋转座上,其下缘设有一套口可供秋千架穿接锁固,其内部设有一轴管可供传动轴驱动端枢固连动,使枢转中的传动轴可带动该秋千架及坐垫来回做摆荡动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儿童秋千的驱动装置,该儿童秋千在一底座两侧向上延伸设有二支撑杆,二支撑杆上端可活动地枢接有一秋千架,该秋千架下端与一坐垫固接,其中一支撑杆上设置有一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驱动装置包含有一本体、一驱动单元、一传动轴、一摇摆件及一摇转接头,该本体下端固接在支撑杆上端,其内部凹空形成有一容室,而对应于秋千架的侧面处设有一旋转座,该驱动单元固接在本体容室下方处并具有一曲柄,受到电力驱转可带动该曲柄作回转,该传动轴横向穿枢于本体容室上方处并具有一驱动端可穿伸出旋转座外侧,该摇摆件上端与传动轴作套枢连动,其左右具有二延伸部,分别伸向曲柄的两侧位置处,二延伸部各固接有一个以上的弹性元件,该等弹性元件的末端共同接设在曲柄上,使曲柄在回转后,可各自拉引弹性元件带动摇摆件做摇摆状,而摇摆件再驱动该传动轴作回摆,该摇转接头是活动地轴枢在本体的旋转座上,其下缘设有一套口可供秋千架穿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智煌
申请(专利权)人:旭斌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