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留香专利>正文

自由式秋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8941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由式秋千,包括支座(1)、支撑杆(2)、吊杆(3)、座椅(7),左右两侧的支撑杆(2)对称固定在支座(1)一端的两侧,左右两侧的吊杆(3)分别铰接在左右两侧的支撑杆(2)顶部,所述左右两侧的吊杆(3)上分别有水平沿伸的横杆,在左右两侧的横杆之间设有座椅支撑架(4),座椅支撑架(4)两侧设有相互对称的连接座(5),座椅(7)设置在座椅支撑架(4)及相互对称的连接座(5)上;所述的座椅(7)包括相互铰接靠背支架(10)、连接支架(11)、脚架(9)、扶手架(8);采用上述结构后,不仅结构简单合理、刚性好、强度高、重心稳定、安全可靠,而且在摇荡时可很方便地任意调整座椅(7)的不同姿势;同时具有遮阳挡雨、折装及移动方便、室内外均可安放等优点。(*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创造涉及一种秋千,特别是一种可自由调节不同座椅姿势的活动式秋千。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物质追求也随之改变,对秋千的需求越来越多,对秋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海滩、公园、公共娱乐及休闲场所、别墅等都得到了广泛使用。而目前市场上的秋千大致可分为固定式和活动式两种;固定式秋千一般固定在室外,体积大、重量沉、不可移动、座椅姿势不可调节,已不适应现代物质文明生活的要求;为此,人们在固定式秋千的基础上开发了活动式秋千,如中国专利2004年6月16日授权公告的专利号为03244032.4的具有椅背调整装置的秋千就很好解决了固定式秋千的缺陷,使秋千既能移动方便,又能调整座椅靠背的不同姿势,但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不足之处一是在调整座椅靠背的不同姿势时,重心会发生改变,秋千摇荡会受到影响,人在起身站立时没有安全感,且座椅靠背姿势的调节不能在摇荡过程中进行;二是该座椅没有脚架,腿部始终处于同一种姿势,坐或躺都会感觉不够舒适;三是结构复杂、调整不方便;四是支撑杆没有弹性,摇荡时舒适度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活动式秋千存在的上述弊病,本专利技术创造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在摇荡过程中就可方便调整坐或躺姿势、摇荡姿势舒适、安全可靠、且能遮阳避雨的自由式秋千。本专利技术创造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支座、支撑杆、吊杆、座椅,左右两侧的支撑杆对称固定在支座一端的两侧,左右两侧的吊杆分别铰接在左右两侧的支撑杆顶部;所述左右两侧的吊杆上分别有水平沿伸的横杆,在左右两侧的横杆之间设有座椅支撑架,座椅支撑架两侧设有相互对称的连接座,座椅设置在座椅支撑架及相互对称的连接座上。为了在摇荡过程中任意调整座椅的舒适度,本专利技术创造的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的座椅包括靠背支架、连接支架、脚架、扶手架以及固定在靠背支架、连接支架、脚架上的网布,连接支架固定在座椅支撑架上,靠背支架铰接在连接支架的后部两侧,脚架上固定有铰接座并通过铰接座铰接在连接支架的前端两侧,两侧的扶手架的一端与同侧的脚架端点铰接,另一端与同侧的靠背支架铰接,两侧的扶手架分别活动套接在相对应的连接座上。为了使重心稳定,且摇荡时会给人有犹如湖面的小船悠悠迭荡的感觉,所述的支撑杆为弧形支撑杆,支撑杆的顶点向支座内倾。为了确保调整后的座椅不会改变姿势,所述连接座上设有锁定扶手架的锁紧组件。为了确保支撑杆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刚度,所述的支撑杆与支座之间固定设有支撑组件。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创造既能遮阳又能挡雨,所述的支撑杆的顶部固定设有遮阳篷连接座,遮阳篷连接座通过角度调节旋钮设有遮阳篷。为了提高座椅的机械强度,所述的连接支架上设有顶杆。为了双手放置舒适,所述左右两侧的扶手架上固定设有扶手。为了防止脚架地面接触时打滑,所述的脚架上设有护套。采用上述结构后,不仅结构简单合理、刚性好、强度高、重心稳定、安全可靠,而且在摇荡时可很方便地任意调整座椅的不同姿势;同时具有遮阳挡雨、折装及移动方便、室内外均可安放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创造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创造一种自由式秋千的具体实施方案,它包括支座1、支撑杆2、吊杆3、座椅7,支座1由左右支撑架固定连接而成,左右两侧的支撑杆2对称固定在支座1一端的两侧,所述的支撑杆2为弧形支撑杆,支撑杆2的顶点向支座1内倾,可提高支撑杆2的弹性、并可保证重心稳定,所述的支撑杆2与支座1之间固定设有支撑组件20,可提高支撑杆2的刚度和强度,左右两侧的吊杆3分别铰接在左右两侧的支撑杆2顶部,所述左右两侧的吊杆3上分别有水平沿伸的横杆,在左右两侧的横杆之间设有座椅支撑架4,座椅支撑架4两侧设有相互对称的连接座5,座椅7设置在座椅支撑架4及相互对称的连接座5上。所述的座椅7包括靠背支架10、连接支架11、脚架9、扶手架8以及固定在靠背支架10、连接支架11、脚架9上的网布18,连接支架11固定在座椅支撑架4上,靠背支架10通过固定在连接支架11上的铰接座12铰接在连接支架11的后部两侧,脚架9上固定有铰接座12并通过铰接座12铰接在连接支架11的前端两侧,两侧的扶手架8的一端与同侧的脚架9端点铰接,另一端与同侧的靠背支架10铰接,两侧的扶手架8分别活动套接在相对应的连接座5上,使靠背支架10、连接支架11、脚架9、扶手架8组成不等边的行动四边形。所述连接座5上设有锁定扶手架8的锁紧组件6,可确保调整后的座椅7姿势不会改变。为了提高座椅7的机械强度,所述的连接支架11上设有顶杆16。为了双手放置舒适,所述左右两侧的扶手架8上固定设有扶手17。为了防止脚架地面接触时打滑,所述的脚架9上设有护套13。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创造既能遮阳又能挡雨,所述的支撑杆的顶部2固定设有遮阳篷连接座14,遮阳篷连接座14通过角度调节旋钮19设有遮阳篷15,并可通过角度调节旋钮19调整遮阳篷15角度。当使用本专利技术创造时,人坐上秋千的座椅7上,双手放置在扶手17上,双脚搁在座椅7脚架9的护套13上,后背靠在靠背支架10上,即可进行运动。如果人坐在座椅7上的姿势不舒适过于直立时,需对座椅7进行调整,调整步骤如下首先松开锁紧组件6,然后用脚稍微用力向上托起脚架9,脚架9对扶手架8产生推力,人靠在靠背支架10对扶手架8产生拉力,使扶手架8在连接座5上的位置产生向后滑动,由于连接支架11固定在座椅支撑架4上,因此连接支架11位置保持不变,靠背支架10向后倾斜,脚架9向上挠起,当达到所需的座椅7姿势后拧紧锁紧组件6,即可实现调整座椅7姿势要求;如果人坐在座椅7上的姿势不舒适过于平直时,同样可以对座椅7进行调整,调整步骤如下首先松开锁紧组件6,然后用脚稍微用力向下踩脚架9,脚架9对扶手架8产生拉力,人在用脚踩脚架9的同时挠起后背,当脚架9对扶手架8的拉力大于靠背支架10对扶手架8的拉力时,扶手架8在连接座5上的位置产生向前滑动,由于连接支架11固定在座椅支撑架4上,因此连接支架11位置保持不变,靠背支架10向前倾斜,脚架9向下移动,当达到所需的座椅7姿势后拧紧锁紧组件6,即可达到调整座椅7姿势的要求。本专利技术创造采用上述结构后,不仅结构简单合理、刚性好、强度高、重心稳定、安全可靠,而且在摇荡时可很方便地任意调整座椅7不同姿势,同时具有遮阳挡雨、折装及移动方便、室内外均可安放等特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由式秋千,包括支座(1)、支撑杆(2)、吊杆(3)、座椅(7),左右两侧的支撑杆(2)对称固定在支座(1)一端的两侧,左右两侧的吊杆(3)分别铰接在左右两侧的支撑杆(2)顶部,其特征是:所述左右两侧的吊杆(3)上分别有水平沿伸的横杆,在左右两侧的横杆之间设有座椅支撑架(4),座椅支撑架(4)两侧设有相互对称的连接座(5),座椅(7)设置在座椅支撑架(4)及相互对称的连接座(5)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由式秋千,包括支座(1)、支撑杆(2)、吊杆(3)、座椅(7),左右两侧的支撑杆(2)对称固定在支座(1)一端的两侧,左右两侧的吊杆(3)分别铰接在左右两侧的支撑杆(2)顶部,其特征是所述左右两侧的吊杆(3)上分别有水平沿伸的横杆,在左右两侧的横杆之间设有座椅支撑架(4),座椅支撑架(4)两侧设有相互对称的连接座(5),座椅(7)设置在座椅支撑架(4)及相互对称的连接座(5)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由式秋千,其特征是所述的座椅(7)包括靠背支架(10)、连接支架(11)、脚架(9)、扶手架(8)以及固定在靠背支架(10)、连接支架(11)、脚架(9)上的网布(18),连接支架(11)固定在座椅支撑架(4)上,靠背支架(10)铰接在连接支架(11)的后部两侧,脚架(9)上固定有铰接座(12)并通过铰接座(12)铰接在连接支架(11)的前端两侧,两侧的扶手架(8)的一端与同侧的脚架(9)端点铰接,另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留香
申请(专利权)人:吴留香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