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低单耗的背面电极设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885998 阅读:2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降低单耗的背面电极设计方法,一种降低单耗的背面电极设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将背电极设计成两条结构相同且平行的电极,每条电极端部与硅片边缘的距离为5-10mm;B每条电极周边均设置锯齿,锯齿的宽度为0.4-0.8mm,相邻两个锯齿的间距为0.5-0.7mm;C将每条电极设置两列孔洞,孔洞的分布呈间距相同、与锯齿镂空部分相对应方式排列;D将每条电极等分成三段,每段长度10-25mm、相邻两段电极的间距20-30mm,且各段电极的尺寸与相邻两段电极间的间距不同。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每条电极分三段,可以降低膨胀系数,同时降低组件焊接难度,节约浆料,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太阳能电池片背面电极,具体地说涉及。
技术介绍
随着世界对新能源的需求增加,太阳能电池片的销量也越来越好,而背电极是太阳能电池片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技术中的一种背电极如图1所示,由两条结构相同的电极组成。而这种背电极丝网印刷时,使用的浆料较多,成本较高,膨胀系数也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制作成本较高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包括如下步骤,A将背电极设计成两条结构相同且平行的电极,每条电极端部与硅片边缘的距离为 5-10mm ;B每条电极周边均设置锯齿,锯齿的宽度为0.4-0. 8mm,相邻两个锯齿的间距为 0. 5-0. 7mm ;C将每条电极设置两列孔洞,孔洞的分布呈间距相同、与锯齿镂空部分相对应方式排列;D将每条电极等分成三段,每段长度10-25mm、相邻两段电极的间距为20_30mm,且各段电极的尺寸与相邻两段电极间的间距不同。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每条电极分三段,可以降低膨胀系数,同时降低组件焊接难度,节约浆料,降低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现有技术背面电极结构;图2本专利技术背面电极结构图;图3本专利技术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降低单耗的背面电极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将背电极设计成两条结构相同且平行的电极,每条电极端部与硅片边缘的距离为5-10mm;B每条电极周边均设置锯齿,锯齿的宽度为0.4-0.8mm,相邻两个锯齿的间距为0.5-0.7mm;C将每条电极设置两列孔洞,孔洞的分布呈间距相同、与锯齿镂空部分相对应方式排列;D将每条电极等分成三段,每段长度10-25mm、相邻两段电极的间距为20-30mm,且各段电极的尺寸与相邻两段电极间的间距不同。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降低单耗的背面电极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将背电极设计成两条结构相同且平行的电极,每条电极端部与硅片边缘的距离为5-10mm ;B每条电极周边均设置锯齿,锯齿的宽度为0. 4-0. 8mm,相邻两个锯齿的间距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健俞超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鸿禧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