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救援服务车翻转板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83346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名称为流动救援服务车翻转板机构。属于厢式汽车厢内装饰技术领域。它主要是解决现有救援服务车主要侧重于车辆救援、配件运输,缺乏展示、展售和技术培训、支持等服务的问题。它的主要特征是:包括一面为铁瓦楞板,另一面为装饰板的活动板组合;活动板一侧的上顶下底装有转轴,另一侧的上顶下底装有插销;沿车厢内侧厢壁上部及对应的厢底设有与活动板上门转轴、插销配合的轴套;活动板组各活动板依次排列,通过门转轴装配到对应的轴套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使厢式汽车的厢体既适用于车辆救援、配件运输,又适用于展示、展售和培训的特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用于车辆救援、配件运输、展示、展售、技术培训、支持等厢式多功能流动服务车。(*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厢式汽车厢内装饰
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车辆救援、配件运输、展示、展售、技术支持、技术培训等厢式多功能流动服务车辆上的厢体内部翻转板结构,是各种类型车辆售后服务站、服务点及个体车辆维修点使用的一种流动的车辆服务型专用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流动服务车大都采用厢式汽车,主要侧重于车辆救援、配件运输。由于厢体内侧板多采用瓦楞板,具有防碰撞的基本功能,因而仅能满足于车辆救援、配件运输。随着救援服务业务的不断扩展,除基本的车辆救援、配件运输服务外,还需进行展示、展售和技术培训、支持等服务,这就要求流动救援服务车要“一车多用”,但现有厢体内侧的瓦楞板显然不适合进行展示、展售和技术培训、支持等服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使厢式汽车的厢体既适合用于车辆救援、配件运输,又适合用于展示、展售和培训的流动救援服务车流动救援服务车翻转板。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厢式车翻转板机构,其特征是包括活动板组和活动板转轴安装机构;其中,活动板的一面为瓦楞板、另一面为装饰板;活动板侧边顶部安装轴套,底部安装转轴,活动板的瓦楞板上安装插销;活动板转轴安装机构包括L型折弯件、安装在折弯件水平面上的可拆卸式轴套和T型轴;L型折弯件沿车厢内壁上部固定,T 型轴穿过可拆卸式轴套和活动板顶部的安装轴套;沿车厢内侧厢壁上部对应的厢底均设有与活动板上转轴、插销配合的轴套;活动板组各活动板依次排列。本技术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厢壁上部的轴套是通过L型折弯件固定在车厢内侧厢壁上,其中,折弯件垂直一面焊接在厢壁上方,水平一面打孔并安装一个可拆卸的轴套,与活动板的侧边顶部焊接的轴套同一圆心。本技术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厢底上的轴套固定在车厢下方的底盘两侧边梁上。本技术由于采用一面为铁瓦楞板、另一面为装饰板的活动板组,并在各活动板的瓦楞面装有插销,一侧顶部焊接轴套,底部焊接门轴,沿车厢内侧厢壁上部及对应的厢底均设有与活动板上的门转轴、插销配合的轴套,将活动板组各活动板依次排列,通过门转轴装配到其对应的轴套中,因而当需要用于车辆救援、配件运输时,可依次向一个方向翻转各活动板并固定,使瓦楞面朝外即可;当需要用于展示、展售和培训时,可依次向另一个方向翻转各活动板并固定,使装饰面朝外即可,形成流动的展示厅、展售厅和培训教室。本技术秉承“一车多用”的理念,在保证厢体内侧板防碰撞的基本功能外,在侧板的另一面使用装饰板,通过轴进行翻转,以实现不同需要下状态的灵活切换。本技术具有使厢式3汽车的厢体既适合用于车辆救援、配件运输,又适合用于展示、展售和培训的特点。本技术主要用于车辆救援、配件运输、展示、展售、技术支持、技术培训等厢式多功能流动服务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车厢内部展示状态下翻转板右俯视图,左首为车尾,右首为车头。图2为本技术车厢内部运输状态下翻转板右俯视图,左首为车尾,右首为车头。图3为本技术活动板转轴安装机构及活动板安装结构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翻转板机构如图1至图3所示。厢体内侧加装一组活动板,活动板一面材料为装饰板,另一面材料为瓦楞板,活动板与厢体连接方式为门转轴连接方式。如图3所示,在活动板的侧边顶部焊接轴套13,底部焊接转轴16。在厢体两侧上方靠近顶部的位置焊接一块L型折弯件11,折弯件水平一面打孔安装可拆卸式轴套12 ;在与之对应的底盘边梁处打孔,焊接轴套17,使可拆卸式轴套12、轴套13、17和转轴16的圆心在同一垂直线上。活动板15就可以像装门板一样装到轴套17中,并用一根T型轴14插入折弯件11和活动板15上的轴套,保证与厢体侧板连接固定,并可以左右翻转180°。本技术车厢内状态默认为展示状态。如图1所示,所有活动板装饰面朝外,活动板1、9成对关形式盖住车尾后门,车厢右侧开有侧门6并外露,活动板5盖住侧板10,厢体侧板10为单面瓦楞材料。转换至运输状态时,如图2所示,活动板5从侧板10位置向前翻转90°,活动板4 从图1位置向前翻转90°,活动板4、5成对关形式并固定,瓦楞面朝外;活动板3向前翻转 180°至图1活动板4位置;活动板2向前翻转180°至图1活动板3位置;活动板7向前翻转180°盖住侧门;活动板8向前翻转180°至图1活动板7位置;活动板1、9分别从后门向前翻转90°至图1活动板2、8位置,使车尾后门外露;这样整个厢体就形成一个瓦楞集装厢的形式,可以运送物品,如汽车配件及零部件。切回展示状态时,如图1所示,活动板1、9向后翻转90°将后门盖住,成对关的形式并固定,装饰面朝前方;活动板2、8分别向后翻转180°至图2活动板1、9位置;活动板 3、7分别向后翻转180°至图2活动板2、8位置,并使侧门外露;活动板4、5分别向后翻转 90°至图2活动板3和侧板10位置,活动板5盖住侧板10,装饰面朝外;这样整个厢体内侧均为装饰板,配合车载相关设备即可进行展示、展售和技术培训、支持等工作。其中,活动板1、2、3等长,活动板4、5和侧板10等长,活动板7、8、9与侧门6等长。活动板装有转轴和轴套的一侧底部与厢体底板采用插入式固定,顶部通过T型轴插入活动板侧边顶部的轴套和L型折弯件上的可拆卸式轴套与厢体侧板连接固定。安装活动板时,先将一块活动板底部转轴套入对应厢底的轴套中,然后在折弯件上安装轴套,最后将T型轴插入折弯件和活动板上的轴套,活动板底部用插销固定即可。其余活动板依次安装。拆卸翻转板时,先提起活动板底部插销,拔出T型轴,取下折弯件上的轴套,将活动板上提使底部转轴脱离对应厢底的轴套即可。其余活动板依次拆卸。本技术厢体内部翻板结构,两面展现不同的功能状态,解决了救援过程中各种零部件的运输问题。车辆可以除救援外,还实现了日常的运输工作,并可作展示、展售、培训之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流动救援服务车翻转板机构,其特征是:包括活动板组和活动板转轴安装机构;其中,活动板(1、2、3、4、5、7、8、9)的一面为瓦楞板、另一面为装饰板;活动板(1、2、3、4、5、7、8、9)侧边顶部安装轴套(13),底部安装转轴(16),活动板(1、2、3、4、5、7、8、9)的瓦楞板上安装插销;活动板转轴安装机构包括L型折弯件(11)、安装在折弯件水平面上的可拆卸式轴套(12)和T型轴(14);L型折弯件沿车厢内壁上部固定,T型轴(14)穿过可拆卸式轴套(12)和活动板顶部的安装轴套(13);沿车厢内侧厢壁上部对应的厢底均设有与活动板上转轴、插销配合的轴套(17);活动板组各活动板(1、2、3、4、5、7、8、9)依次排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流动救援服务车翻转板机构,其特征是包括活动板组和活动板转轴安装机构;其中,活动板(1、2、3、4、5、7、8、9)的一面为瓦楞板、另一面为装饰板;活动板(1、2、3、4、 5、7、8、9)侧边顶部安装轴套(13),底部安装转轴(16),活动板(1、2、3、4、5、7、8、9)的瓦楞板上安装插销;活动板转轴安装机构包括L型折弯件(11)、安装在折弯件水平面上的可拆卸式轴套(12)和T型轴(14) ;L型折弯件沿车厢内壁上部固定,T型轴(14)穿过可拆卸式轴套(12)和活动板顶部的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惠波刘江彭冲
申请(专利权)人:襄樊康捷飞龙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