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普勒振镜正弦调制多光束激光外差二次谐波测量杨氏模量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883203 阅读:3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多普勒振镜正弦调制多光束激光外差二次谐波测量杨氏模量的方法,它涉及一种测量杨氏模量的方法。它为解决现有激光外差测量法在测量杨氏模量时存在采集的激光差频信号和信号处理的运算速度均不理想的问题而提出。待测金属丝悬挂于固定支架上,使待测金属丝垂直于平面反射镜的反射面,打开激光器,同时振镜开始简谐振动;信号处理系统采集光电探测器输出的信号,获得薄玻璃板和平面反射镜之间的距离参数,增加砝码的质量,再次获得薄玻璃板和平面反射镜之间的距离参数,根据获得的两个距离参数求得伸长量;进而获得待测金属丝的杨氏模量。它具有采集的激光差频信号质量高和信号处理的运算速度快的突出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测量杨氏模量的方法。
技术介绍
杨氏弹性模量反映了材料形变与内应力的关系,材料受外力作用时必须发生形变,其内部胁强和胁变(即相对形变)的比值称为杨氏弹性模量,它是表征固体材料性质的一个重要物理量,是工程技术中机械构件选材时的重要参数。近几年来,在工程测量技术中,多采用光杠杠法、光纤传感器法、CCD法、干涉法、拉伸法和衍射法等,但这些方法间接测量量较多,偶然误差较大,且需进行大量的数据处理,因此,这些方法的测量精度较低,无法满足目前高精度测量的要求。激光外差测量技术在光学测量法中具有高的空间和时间分辨率、测量速度快、精度高、线性度好、抗干扰能力强、动态响应快、重复性好和测量范围大等优点而备受国内外学者关注,激光外差测量技术继承了激光外差技术和多普勒技术的诸多优点,是目前超高精度测量方法之一。该方法已成为现代超精密检测及测量仪器的标志性技术之一,广泛应用于超精密测量、检测、加工设备、激光雷达系统等。但是现有的激光外差测量法在测量杨氏模量时存在采集的激光差频信号和信号处理的运算速度均不理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激光外差测量法在测量杨氏模量时存在采集的激光差频信号和信号处理的运算速度均不理想的问题,而提出的。,它是基于多普勒振镜正弦调制多光束激光外差二次谐波测量杨氏模量的装置实现的,所述装置包括多光束激光外差测量距离的装置,它由Htl固体激光器、平面反射镜、四分之一波片、振镜、振镜驱动电源、偏振分束镜、会聚透镜、薄玻璃板、光电探测器和信号处理系统组成,振镜驱动电源用于驱动振镜振动;薄玻璃板水平固定,该薄玻璃板的正上方距离d处设置一块平面反射镜,所述薄玻璃板与平面反射镜的反射面相对、且相互平行,H0固体激光器、四分之一波片、振镜、偏振分束镜、会聚透镜、光电探测器均位于薄玻璃板的下方,所述Htl固体激光器发射激光束至偏振分束镜的前表面,经该偏振分束镜反射的光束经四分之一波片透射之后发射到振镜的入射面,经振镜反射后的反射光束再次经四分之一波片透射至偏振分束镜, 经所述偏振分束镜透射之后入射至薄玻璃板,该透射光束在该薄玻璃板的入射面的入射角 θ ^小于90且大于等于0度;该透射光经该薄玻璃板形成反射光束和透射光束,所述透光束经平面反射镜反射的反射光束再次经薄玻璃板透射之后入射至会聚透镜,经该薄玻璃板前表面反射形成的反射光束也入射至会聚透镜,会聚透镜将入射光束聚焦至光电探测器的探测面上,光电探测器的电信号输出端与滤波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滤波器的信号输出端与前置放大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前置放大器的信号输出端与A/D转换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A/D转换器的信号输出端与DSP数字信号处理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DSP数字信号处理器中固化有FFT算法,DSP数字信号处理器根据接收到的信号解调后获得平面反射镜和薄玻璃板之间的距离;所述,它由以下步骤实现步骤一、把一根长L,平均直径为r的待测金属丝悬挂于固定支架上,所述待测金属丝的下端与砝码固定连接,所述砝码在重力作用下,对待测金属丝施加拉力F以使所述待测金属丝产生内部应力;所述砝码的底部与平面反射镜的非反射面固定连接,使得待测金属丝垂直于平面反射镜的反射面,然后打开激光器,并同时控制振镜驱动电源驱动振镜开始振动;步骤二、信号处理系统采集光电探测器输出的信号,获得薄玻璃板和平面反射镜之间的距离参数,当平面反射镜处于静止状态时,记录该距离参数;步骤三、增加砝码的质量M,步骤四、信号处理系统再次采集光电探测器输出的信号,获得薄玻璃板和平面反射镜之间的距离参数,当平面反射镜处于静止状态时,记录该距离参数,步骤五、根据步骤二和四获得的两个距离参数,获得薄玻璃板和平面反射镜之间距离的变化量Δ d,该距离变化量Ad即为待测金属丝在质量M的作用下的伸长量AL;根据胡克定律,获得待测金属丝的杨氏模量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多普勒振镜正弦调制多光束激光外差二次谐波测量杨氏模量的方法,它是基于多普勒振镜正弦调制多光束激光外差二次谐波测量杨氏模量的装置实现的,所述装置包括多光束激光外差测量距离的装置,它由H0固体激光器(1)、平面反射镜(6)、四分之一波片(3)、振镜(2)、振镜驱动电源、偏振分束镜(4)、会聚透镜(9)、薄玻璃板(5)、光电探测器(10)和信号处理系统组成,振镜驱动电源用于驱动振镜(2)振动;薄玻璃板(5)水平固定,该薄玻璃板(5)的正上方距离d处设置一块平面反射镜(6),所述薄玻璃板(5)与平面反射镜(6)的反射面相对、且相互平行,H0固体激光器(1)、四分之一波片(3)、振镜(2)、偏振分束镜(4)、会聚透镜(9)、光电探测器(10)均位于薄玻璃板(5)的下方,所述H0固体激光器(1)发射激光束至偏振分束镜(4)的前表面,经该偏振分束镜(4)反射的光束经四分之一波片(3)透射之后发射到振镜(2)的入射面,经振镜(2)反射后的反射光束再次经四分之一波片(3)透射至偏振分束镜(4),经所述偏振分束镜(4)透射之后入射至薄玻璃板(5),该透射光束在该薄玻璃板(5)的入射面的入射角θ0小于90且大于等于0度;该透射光经该薄玻璃板(5)形成反射光束和透射光束,所述透光束经平面反射镜(6)反射的反射光束再次经薄玻璃板(5)透射之后入射至会聚透镜(9),经该薄玻璃板(5)前表面反射形成的反射光束也入射至会聚透镜(9),会聚透镜(9)将入射光束聚焦至光电探测器(10)的探测面上,光电探测器(10)的电信号输出端与滤波器(11)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滤波器(11)的信号输出端与前置放大器(12)的信号输入端连接,前置放大器(12)的信号输出端与A/D转换器(13)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A/D转换器(13)的信号输出端与DSP数字信号处理器(14)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DSP数字信号处理器(14)中固化有FFT算法,DSP数字信号处理器(14)根据接收到的信号解调后获得平面反射镜(6)和薄玻璃板(5)之间的距离;其特征在于多普勒振镜正弦调制多光束激光外差二次谐波测量杨氏模量的方法,它由以下步骤实现:步骤一、把一根长L,平均直径为r的待测金属丝(8)悬挂于固定支架上,所述待测金属丝(8)的下端与砝码(7)固定连接,所述砝码(7)在重力作用下,对待测金属丝(8)施加拉力F以使所述待测金属丝(8)产生内部应力;所述砝码(7)的底部与平面反射镜(6)的非反射面固定连接,使得待测金属丝(8)垂直于平面反射镜(6)的反射面,然后打开H0固体激光器(1),并同时控制振镜驱动电源驱动振镜(2)开始振动;步骤二、信号处理系统采集光电探测器(10)输出的信号,获得薄玻璃板(5)和平面反射镜(6)之间的距离参数,当平面反射镜(6)处于静止状态时,记录该距离参数;步骤三、增加砝码的质量M,步骤四、信号处理系统再次采集光电探测器(10)输出的信号,获得薄玻璃板(5)和平面反射镜(6)之间的距离参数,当平面反射镜(6)处于静止状态时,记录该距离参数,步骤五、根据步骤二和四获得的两个距离参数,获得薄玻璃板(5)和平面反射镜(6)之间距离的变化量Δd,该距离变化量Δd即为待测金属丝(8)在质量M的作用下的伸长量ΔL;根据胡克定律,获得待测金属丝的杨氏模量为:(math)??(mrow)?(mi)E(/mi)?(mo)=(/mo)?(mfrac)?(mi)FL(/mi)?(mi)SΔL(/mi)?(/mfrac)?(/mrow)?(/math)公式1式中,S为待测金属丝的截面积,S=πr2/4;F为在伸长方向上的拉力,即为砝码重量Mg;参数g为重力加速度;则,力F对应的杨氏模量为:(math)??(mrow)?(mi)E(/mi)?(mo)=(/mo)?(mfrac)?(mrow)?(mn)4(/mn)?(mi)MgL(/mi)?(/mrow)?(mrow)?(mi)π(/mi)?(msup)?(mi)r(/mi)?(mn)2(/mn)?(/msup)?(mi)ΔL(/mi)?(/mrow)?(/mfrac)?(/mrow)?(/math)公式2步骤六、在待测金属丝的弹性限度内,多次增加砝码的质量M,每次增加砝码之后,执行步骤五获得一个距离参数,根据该距离参数和步骤二获得的距离参数获得相应的距离变化量,进而获得在力xMg作用下的杨氏模量,其中x=2、3……;步骤二和步骤四中所述的获得距离参数的过程为:由于激光在薄玻璃板(5)前表面的反射光与平面反射镜(6)入射面反射k次和k+1次后的透射出玻璃前表面的光混频,产生两个幅度相差2~3个数量级的差频信号,上述方法所述的二次谐频差为薄玻璃板(5)后表面k次反射的Ek与薄玻璃板(5)后表面k+2次反射后的Ek+...

【技术特征摘要】
1.多普勒振镜正弦调制多光束激光外差二次谐波测量杨氏模量的方法,它是基于多普勒振镜正弦调制多光束激光外差二次谐波测量杨氏模量的装置实现的,所述装置包括多光束激光外差测量距离的装置,它由Htl固体激光器(1)、平面反射镜(6)、四分之一波片(3)、 振镜(2)、振镜驱动电源、偏振分束镜(4)、会聚透镜(9)、薄玻璃板(5)、光电探测器(10)和信号处理系统组成,振镜驱动电源用于驱动振镜(2)振动;薄玻璃板(5)水平固定,该薄玻璃板(5)的正上方距离d处设置一块平面反射镜(6),所述薄玻璃板(5)与平面反射镜(6) 的反射面相对、且相互平行,H0固体激光器(1)、四分之一波片(3)、振镜(2)、偏振分束镜 (4)、会聚透镜(9)、光电探测器(10)均位于薄玻璃板(5)的下方,所述Htl固体激光器⑴ 发射激光束至偏振分束镜(4)的前表面,经该偏振分束镜(4)反射的光束经四分之一波片 (3)透射之后发射到振镜(2)的入射面,经振镜(2)反射后的反射光束再次经四分之一波片 (3)透射至偏振分束镜(4),经所述偏振分束镜(4)透射之后入射至薄玻璃板(5),该透射光束在该薄玻璃板(5)的入射面的入射角θ ^小于90且大于等于0度;该透射光经该薄玻璃板(5)形成反射光束和透射光束,所述透光束经平面反射镜(6)反射的反射光束再次经薄玻璃板(5)透射之后入射至会聚透镜(9),经该薄玻璃板(5)前表面反射形成的反射光束也入射至会聚透镜(9),会聚透镜(9)将入射光束聚焦至光电探测器(10)的探测面上,光电探测器(10)的电信号输出端与滤波器(11)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滤波器(11)的信号输出端与前置放大器(12)的信号输入端连接,前置放大器(12)的信号输出端与A/D转换器(13)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A/D转换器(13)的信号输出端与DSP数字信号处理器(14)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DSP数字信号处理器(14)中固化有FFT算法,DSP数字信号处理器(14) 根据接收到的信号解调后获得平面反射镜(6)和薄玻璃板(5)之间的距离;其特征在于多普勒振镜正弦调制多光束激光外差二次谐波测量杨氏模量的方法,它由以下步骤实现步骤一、把一根长L,平均直径为r的待测金属丝(8)悬挂于固定支架上,所述待测金属丝(8)的下端与砝码(7)固定连接,所述砝码(7)在重力作用下,对待测金属丝(8)施加拉力F以使所述待测金属丝(8)产生内部应力;所述砝码(7)的底部与平面反射镜(6)的非反射面固定连接,使得待测金属丝(8)垂直于平面反射镜(6)的反射面,然后打开H0固体激光器(1),并同时控制振镜驱动电源驱动振镜(2)开始振动;步骤二、信号处理系统采集光电探测器(10)输出的信号,获得薄玻璃板(5)和平面反射镜(6)之间的距离参数,当平面反射镜(6)处于静止状态时,记录该距离参数;步骤三、增加砝码的质量M,步骤四、信号处理系统再次采集光电探测器(10)输出的信号,获得薄玻璃板(5)和平面反射镜(6)之间的距离参数,当平面反射镜(6)处于静止状态时,记录该距离参数,步骤五、根据步骤二和四获得的两个距离参数,获得薄玻璃板(5)和平面反射镜(6)之间距离的变化量Ad,该距离变化量Ad即为待测金属丝(8)在质量M的作用下的伸长量 AL;根据胡克定律,获得待测金属丝的杨氏模量为J7TE = JKl^1式中,S为待测金属丝的截面积,S = πτ2/4 ;F为在伸长方向上的拉力,即为砝码重量Mg;参数g为重力加速度;则,力F对应的杨氏模量为&粤公式2nr SL步骤六、在待测金属丝的弹性限度内,多次增加砝码的质量Μ,每次增加砝码之后,执行步骤五获得一个距离参数,根据该距离参数和步骤二获得的距离参数获得相应的距离变化量,进而获得在力xMg作用下的杨氏模量,其中χ = 2、3……; 步骤二和步骤四中所述的获得距离参数的过程为由于激光在薄玻璃板(5)前表面的反射光与平面反射镜(6)入射面反射k次和k+Ι次后的透射出玻璃前表面的光混频,产生两个幅度相差2 3个数量级的差频信号,上述方法所述的二次谐频差为薄玻璃板(5)后表面k次反射的Ek与薄玻璃板(5)后表面k+2次反射后的Ek+2光混频所产生的;在不考虑平面反射镜(6)自身厚度的情况下,当激光以入射角θ ^斜入射薄玻璃板(5) 前表面时的入射光场为E (t) = EieXp(ico0t), 所述振镜(2)采用多普勒振镜; 所述振镜⑵的简谐振动方程为x(t) = X(|C0S (ω。t); 所述振镜⑵的速度方程为ν(t) =-QcX0Sin(Wct); 由于振镜⑵的运动,反射光的频率变为ω = Q0(l-2 cx0sin( ct)/c), 上述各式中参数ω^为激光角频率,参数X(l为振镜(2)振动的振幅,参数ω。为振镜(2) 的角频率,c为光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春晖李彦超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