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清除内部杂物的管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83001 阅读:3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易清除内部杂物的管道,其中所述管道为上下起伏的连续Z形,所述管道的下弯折处底面设有下开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管道设计成上下起伏的弯折形,在下弯折处底面设置下开口,可以使沉积在管道中的杂物从下开口处排出,如遇到杂物比较难排出时,通过在管道外壁敲击或施加振动时,使杂物从管道的上弯折处移到下弯折处,从下开口处排出管道外,其方便使管道中沉积的杂物清理出管道。(*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管道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真空干燥机抽真空管线的易清除内部杂物的管道
技术介绍
现有的真空干燥机的抽真空管道的安装多以大致水平或稍有斜度的方式为主,由于干燥机抽真空管道中的气体含有较多粉尘,气流带来的部分粉尘容易沉积在管道中,积少成多将管道堵塞,而不方便清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易清除内部杂物的管道,其方便将管道中沉积的杂物清理出管道。为了实现上述方案,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易清除内部杂物的管道, 其中所述管道为上下起伏的连续Z形,所述管道的下弯折处底面设有下开口。本技术易清除内部杂物的管道,其中所述管道的上弯折处上表面设有上开口,所述上开口上连接有封盖。本技术易清除内部杂物的管道,其中所述下开口的下端连接收接容器。本技术易清除内部杂物的管道,其中所述下开口的下端设有第一法兰,所述第一法兰与收接容器上端的法兰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所述封盖为法兰盲板,所述上开口上设有第二法兰,所述第二法兰与封盖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采用上述方案后,本技术易清除内部杂物的管道通过将管道设计成上下起伏的弯折形,在下弯折处底面设置下开口,可以使沉积在管道中的杂物从下开口处排出,如遇到杂物比较难排出时,通过在管道外壁敲击或施加振动时,使杂物从管道的上弯折处移到下弯折处,从下开口处排出管道外,其方便使管道中沉积的杂物清理出管道。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易清除内部杂物的管道的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易清除内部杂物的管道的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易清除内部杂物的管道的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该管道1为上下起伏的连续Z形,管道1的下弯折处底面设有下开口 2,下开口 2的下端设有第一法兰5,第一法兰5的下端连接收接容器6,第一法兰5与收接容器6上端的法兰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连接结构简便。如图2所示,本技术易清除内部杂物的管道的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其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是管道1的上弯折处上表面设有上开口 3,上开口 3上设有第二法兰7,第二法兰7上连接有封盖4,封盖4为法兰盲板,第二法兰7与封盖4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本技术易清除内部杂物的管道使用时,管道1的一端直接与干燥机的抽真空机连接好,粉尘随气体进入管道1内,由于管道1是上下起伏的连续Z形,利于杂物自动流至下弯折处的下开口 2处,并最终流入收接容器6内方便收接后清除,而当杂物不太容易自动流入下开口 2处时,通过在管道1外壁敲击或施加振动时,使杂物从管道的上弯折处移到下弯折处,从下开口 2排出管道1外,而当杂物不能在管道1内流动时或卡死在管道1内时, 可开启上开口 3上的封盖4,将器具从上开口 3伸入管道1内将杂物捅出,或去掉收接容器 6,使下开口 2敞开,将器具从下开口 2伸入管道1内将杂物掏出或捅出,该管道1的结构简单,连接简便,方便将管道1内的杂物清除出管道1夕卜。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技术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易清除内部杂物的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1)为上下起伏的连续Z形,所述管道(1)的下弯折处底面设有下开口(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易清除内部杂物的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1)为上下起伏的连续Z形,所述管道(1)的下弯折处底面设有下开口 O)。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清除内部杂物的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1)的上弯折处上表面设有上开口(3),所述上开口(3)上连接有封盖0)。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易清除内部杂物的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梅龙毅梅龙渊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艾普拉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