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
技术介绍
在携带式的温度计测装置、特别是手表型等的与人体接触而使用的温度计测装置中,通过设置在壳体内部或壳体外周部的温度传感器来检测外气温度。但是,在迄今为止的温度计测装置中,存在如下问题,即在携带时或安装时,温度传感器会经由壳体受到体温的影响,不能准确地测量外气温度。通过使热敏部突出于壳体,并在热敏部与壳体之间设置规定的间隙,从而能够排除体温穿过壳体而带来的影响。另外还公开了如下内容,即检测是否佩戴在身上,在佩戴在身上的情况下进行温度校正处理(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此外,公开了通过简单的结构来计测人体深部的温度的方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8-254579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308538号公报然而,在专利文献1中,虽然其目的在于通过设计温度传感器的位置来减小体温的影响,但是存在如下问题,即只要像手表那样佩戴在身上,就不能消除壳体或传感器支撑部的热传导对体温的影响。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不能同时准确地计测外气温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一部分而完成的,可以作为以下方式或应用例来实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温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温度测量装置包括:第1表面温度测量部,其测量被测量对象的表面温度作为第1表面温度;第1参照温度测量部,其测量与所述第1表面温度的测量位置之间具有规定的热阻值、且与外气之间具有第1热阻值的位置处的温度作为第1参照温度;第1外气温度测量部,其测量与所述第1参照温度的测量位置之间具有所述第1热阻值、且与外气之间具有规定的热传递系数的位置处的温度作为第1外气温度;第2表面温度测量部,其测量与所述第1表面温度的测量位置不同的表面位置处的第2表面温度;第2参照温度测量部,其测量与所述第2表面温度的测量位置之间具有规定的热阻值、且与外气之间具有与所述第 ...
【技术特征摘要】
2010.04.02 JP 2010-0858521.一种温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温度测量装置包括第1表面温度测量部,其测量被测量对象的表面温度作为第1表面温度; 第1参照温度测量部,其测量与所述第1表面温度的测量位置之间具有规定的热阻值、 且与外气之间具有第1热阻值的位置处的温度作为第1参照温度;第1外气温度测量部,其测量与所述第1参照温度的测量位置之间具有所述第1热阻值、且与外气之间具有规定的热传递系数的位置处的温度作为第1外气温度;第2表面温度测量部,其测量与所述第1表面温度的测量位置不同的表面位置处的第 2表面温度;第2参照温度测量部,其测量与所述第2表面温度的测量位置之间具有规定的热阻值、 且与外气之间具有与所述第1热阻值不同的第2热阻值的位置处的温度作为第2参照温度;第2外气温度测量部,其测量与所述第2参照温度的测量位置之间具有所述第2热阻值、且与外气之间具有规定的热传递系数的位置处的温度作为第2外气温度;深部温度运算部,其使用所述第1表面温度、所述第1参照温度、所述第2表面温度以及所述第2参照温度的值,运算出所述被测量对象的深部温度;以及外气温度运算部,其使用所述第1表面温度、所述第1参照温度、所述第2表面温度、所述第2参照温度、所述第1外气温度以及所述第2外气温度的值,运算出外气的外气温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1表面温度的测量位置与所述第1参照温度的测量位置之间、以及在所述第2 表面温度的测量位置与所述第2参照温度的测量位置之间,设置有相同的具有所述规定的热阻值的绝热部,在所述第1参照温度的测量位置与外气之间,设置有具有所述第1热阻值的第1散热控制部,在所述第2参照温度的测量位置与外气之间,设置有具有所述第2热阻值的第2散热控制部,所述第1散热控制部的与外气的接触面、以及所述第2散热控制部的与外气的接触面构成为,规定的热传递系数相等。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温度测量...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