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天线
,特别涉及一种S波段新型反射腔馈源天线。
技术介绍
现有的馈源天线通常需要外部电路,如混合部件才能产生圆极化,而且交叉极化性能较差,端口隔离度不高,副瓣电平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不用任何外部电路就能产生圆极化,且交叉极化性能良好,端口隔离度高的S波段新型反射腔馈源天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S波段新型反射腔馈源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射腔以及两对相互垂直、设置于所述反射腔内中心处的振子整体。本技术所述的S波段新型反射腔馈源天线,其所述振子整体包括两个正交的对称偶极子振子臂、振子支撑腿以及设置在其中任意一个振子支撑腿上通孔内的馈电同轴线,所述馈电同轴线上端穿过通孔与对称的偶极子振子臂连接。本技术所述的S波段新型反射腔馈源天线,其在所述两对振子整体的馈电同轴线底部、振子支撑腿的通孔内分别设置有介质,所述馈电同轴线下端穿过介质与馈电网络连接。本技术所述的S波段新型反射腔馈源天线,其在所述反射腔端部周边设置有扼流槽。本技术用正交偶极子激励反射腔,构成一个反射腔天线,通过相位相差90度而等幅的两个信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S波段新型反射腔馈源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射腔(1)以及两对相互垂直、设置于所述反射腔(1)内中心处的振子整体(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承松,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视频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