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按压转出的随身电信储存装置,包括一具有收纳空间的收纳体与一具有信号传输部的电信储存装置,该收纳体与该电信储存装置设有相互枢接的第一枢接部与第二枢接部,使该电信储存装置可相对该收纳体枢转,并于枢转行程中形成该信号传输部可位于该收纳空间的收纳状态,或外露于该收纳体的使用状态;以及该电信储存装置设有一该电信储存装置收纳于该收纳体所超出该收纳空间的作动部,通过该作动部受外力按压而连动该电信储存装置枢转,并由收纳状态转换至使用状态,使该电信储存装置不但可通过收纳体形成保护,且使用者可以单手按压该作动部迅速枢转该电信储存装置形成使用状态,增加使用的便利性。(*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信(电讯)储存装置,尤指一种可随身携带并可与电子产品电性连接使用的电信储存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信息的快速进步,电脑设备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而为了将电脑内的数据移动到其他电脑设备,也发展出各式各样可随身携带的电信储存装置, 如软盘片、光盘片、随身碟等。其中,随身碟是一种用闪存来进行数据储存的介质,通常使用USB插头。由于随身碟体积极小、重量轻、可热插拔,并可重复写入,现在已逐渐取代传统的软盘及软盘机。且相较于其他可携式电信储存装置,尤其是软盘片,随身碟有许多优点,例如较不占空间,操作速度较快,能储存较多数据,在读写时断开而不会损坏硬件。如中国台湾第M301389号专利案所示,其披露一种随身碟结构,主要于一壳体内装设存储器及USB连接器,且该USB连接器凸露在壳体前端外,又在壳体前端凸露USB连接器上设有盖体,用以保护USB连接器;藉此,当使用者在使用时,先将盖体取下,让随身碟的 USB连接器得以显露后,再插接在电脑的USB接口上,即可用以连接传输数据。但是,该种已知固定式随身碟结构,其壳体与盖体分离式设计,使用时必须先将盖体取下,方能进行USB 连接器的插接,故往往因使用者疏忽,将盖体遗失,导致USB连接器无法通过盖体的保护, 进而使USB连接器上容易受到外物撞击损伤与灰尘的沾染,产生接触不良而无法读取的情况,造成使用上的困扰,及缩短随身碟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改善上述缺陷,提供随身电信储存装置适当的保护, 并增加使用者单手操作时的便利性。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一种按压转出的随身电信储存装置,包括有一收纳体与一电信储存装置,其中该收纳体具有一收纳空间,且该收纳体具有两相对设置的第一枢接部;而该电信储存装置两侧面上设有相对配接于两该第一枢接部而使该电信储存装置可相对该收纳体枢转的第二枢接部;且该电信储存装置一端具有一信号传输部,另一端则设有一该电信储存装置收纳于该收纳体所超出该收纳空间的操作部(作动部)。如是该电信储存装置可相对该收纳体枢转,且于枢转行程中形成该信号传输部可位于该收纳空间的收纳状态,或外露于该收纳体的使用状态;于收纳状态下,该电信储存装置是容置于收纳空间,并使该信号传输部位于收纳空间,且该作动部则延伸出该收纳空间外;而于使用状态下,该电信储存装置自该收纳空间伸出,并使该信号传输部外露于该收纳体;另通过该作动部受外力按压可连动该电信储存装置枢转,并由收纳状态转换至使用状态。根据本技术进一步的实施方式,其中,电信储存装置设有一定位部;而收纳体则分别设有定位部于电信储存装置相对收纳体枢转行程中可构成两反向定位关系的第一定位点与第二定位点。 根据本技术进一步的实施方式,其中,定位部为凸块,而第一定位点与第二定位点为凹槽。根据本技术进一步的实施方式,其中,第二枢接部为枢轴,而第一枢接部为轴孔;且定位部连接于第二枢接部,而第一定位点与第二定位点则分别连接于第一枢接部。根据本技术进一步的实施方式,其中,收纳空间是收纳体一端由一连接板连接两间隔设置的面板所形成;收纳体则于面板近第一枢接部的两相对端边分别设有一使作动部可超出收纳空间的缺角部。根据本技术进一步的实施方式,其中,收纳空间是收纳体一端由一连接板连接两间隔设置的面板所形成;收纳体则于面板近第一枢接部的两相对端边分别设有一使作动部可超出收纳空间的缺角部。根据本技术进一步的实施方式,其中,面板设有一夹持件。根据本技术进一步的实施方式,其中,夹持件为面板破孔弯折形成。根据本技术进一步的实施方式,其中,面板设有一夹持件。根据本技术进一步的实施方式,其中,夹持件为面板破孔弯折形成。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该电信储存装置为随身碟,且该信号传输部包含电力传输端子以及数据传输端子;而该收纳空间是该收纳体一端由一连接板连接两间隔设置的面板所形成;该收纳体则于该面板近该第一枢接部的两相对端边分别设有一使该作动部可超出该收纳空间的缺角部;而该面板则破孔弯折形成一夹持件,该夹持件可用以夹设便条纸或名片等薄形物件,以利转交他人时一并提供书面文字信息;也或可将本技术按压转出的随身电信储存装置利用夹持件来夹持固定于某薄形物体上(如上衣胸前的口袋)以防遗失;另外,该电信储存装置设有一定位部;而该收纳体则分别设有该定位部于该电信储存装置相对该收纳体枢转行程中可构成两反向定位关系的第一定位点与第二定位点;而该收纳体则分别设有该定位部于该电信储存装置相对该收纳体枢转行程中可构成两反向定位关系的第一定位点与第二定位点;其中该第二枢接部为枢轴,且该定位部为与该第二枢接部连接的凸块;而该第一枢接部为轴孔,且该第一定位点与该第二定位点为分别与该第一枢接部连接的凹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优选实施方式另一视角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3-1至图3-3为本技术优选实施方式的操作示意图(一)。图4-1至图4-3为本技术优选实施方式的操作示意图(二)。具体实施方式有关本技术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及
技术实现思路
,现就配合图式说明如下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本技术为一种按压转出的随身电信储存装置,主要包括有一收纳体10以及一电信储存装置20,该收纳体10具有一收纳空间13,且该收纳体10 具有两相对设置的第一枢接部111 ;该收纳空间13是该收纳体10 —端由一连接板12连接两间隔设置的面板11所形成;该收纳体10则于该面板11近该第一枢接部111的两相对端边分别设有一使该作动部M可超出该收纳空间13的缺角部113,且至少于其中一面的该面板11上设有一夹持件114,该夹持件114为该面板11破孔弯折形成,用以夹设便条纸或名片等薄形物件,以利转交他人时一并提供书面文字信息;也或利用夹持件114来夹持固定于某薄形物体上(如上衣胸前的口袋)以防遗失。而该电信储存装置20为一随身碟,其内部具有提供数据储存功能的存储器(图中未示),外部具有一信号传输部21,该信号传输部 21为USB接口并包含有电力传输端子211以及数据传输端子212 ;其中,该收纳体10与该电信储存装置20则分别设有可相互枢接的一第一枢接部111与一第二枢接部22,该第一枢接部111与该第二枢接部22分别为轴孔与枢轴,使该电信储存装置20可相对该收纳体10 枢转,且于枢转行程中形成该信号传输部21可位于该收纳空间13的收纳状态,或外露于该收纳体10的使用状态;此外,该电信储存装置20设有一定位部23 ;而该收纳体10则分别设有该定位部23于该电信储存装置20相对该收纳体10枢转行程中可构成两反向定位关系的第一定位点112与第二定位点115,其中该定位部23为凸块,并与该该第二枢接部22 相连接,而该第一定位点112与该第二定位点115为凹槽,且该第一定位点112与该第二定位点115分别连接该第一枢接部111 ;另外,该电信储存装置20近该第二枢接部22的一端, 则设有使该电信储存装置20收纳于该收纳体10可超出该收纳空间13且对应两该缺角部 113的作动部24,于图中该作动部M为位于该电信储存装置20的边角。再请参阅图3-1至图3-3与图4-1至图4_3所示,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按压转出的随身电信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收纳体(10),具有一收纳空间(13),且所述收纳体(10)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枢接部(111);一电信储存装置(20),所述电信储存装置(20)两侧面上设有相对配接于两个所述第一枢接部(111)而使所述电信储存装置(20)能够相对所述收纳体(10)枢转的第二枢接部(22);且所述电信储存装置(20)一端具有一信号传输部(21),另一端则设有一所述电信储存装置(20)收纳于所述收纳体(10)所超出所述收纳空间(13)的操作部(2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铭宏,
申请(专利权)人:宇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