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碱度锰矿石生产高碳锰铁合金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875113 阅读:4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高碱度锰矿石生产高碳锰铁合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还原剂、锰矿石和铁矿为原料,按照重量百分比:还原剂为10~20%锰矿石为70~80%、铁矿为1~10%,充分混合后在矿热炉内进行熔炼,熔炼后得到的熔体经冷却后即得高碳锰铁合金,合金含硅低于1.5%,炉渣碱度控制在1.6~2.0;发明专利技术工艺简单,产品回收率82%以上;整个生产流程中所产生的废渣和废气均得到重新利用,实现了生产过程零排放。同时使用高碱度原料对延长电炉寿命有明显的作用,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铁合金生产
,特别是。
技术介绍
高碳锰铁合金是炼钢和铸造过程中的主要合金剂和脱氧脱硫剂。现有的锰铁合金生产工艺是用品位高的锰矿、硅石、焦炭或木炭、石灰等原料在矿热炉内熔炼生产。这种生产工艺对原料的要求比较高,要求碱度控制在1. 2^1. 4之间,磷含量控制在0. 4%以内。云南省红河州当地锰矿资源由于自然碱度高、磷含量高等原因则难以适应采用现有的方法进行冶炼。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以适应云南省红河州当地丰富的锰矿资源的开发利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其特征在于以还原剂、锰矿石和铁矿为原料,按照重量百分比还原剂为10 20%、锰矿石为7(Γ80 %、铁矿为广10 %,各原料充分混合后在矿热炉内进行熔炼,熔炼后得到的熔体经冷却后即得高碳锰铁合金,合金含硅低于 1. 5%,炉渣碱度控制在1. 6 2. 0。所述的高碳锰铁合金熔炼时所用的还原剂是木炭、煤、气煤焦、半焦、蓝炭、冶金焦、硅石焦或石油焦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所述各种原料的粒度控制在5 150mm。所述的原料中锰矿石的品位为22 35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专利技术工艺简单,产品回收率82%以上,生产处理成本低; 本专利技术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资源,生产出来的产品满足国家标准。整个生产流程中所产生的废渣和废气均得到重新利用,实现了生产过程零排放。同时使用高碱度原料对延长电炉寿命有明显的作用,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工艺流程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一品位为22 30%的锰矿石、焦炭、铁矿,控制各种原料的粒度为5mnT80mm,经过自然干燥后进入配料仓中进行配料,这三种按照重量百分比75 15 10称量并充分混合后进入布料仓内,布料仓中的原料混合物送入矿热炉内进行熔炼,控制熔炼时炉渣碱度为1.6 2.0。矿热炉内的炉渣导出后进入水淬池中,经过水淬洗选后得到颗粒铁和炉渣,颗粒铁返回原料场精料棚后重新进入熔炼系统,炉渣送至建筑材料厂作为水泥和渣砖的原料。合金熔体进入模具中进行冷却铸锭处理,经冷却精整入库后即得高碳锰铁合金产品,合金的含硅量小于1. 2% ;矿热炉内产生的烟气通过废热锅炉进行热量收集后进行余热发电,烟尘经过布袋收尘收集后通过造球以球团的形式返回矿热炉内,烟气经过布袋收尘后排空处理。电炉炉体寿命达到10年以上,回收率保持在81%以上。实施例二品位为3(Γ35%的锰矿、冶金焦、铁矿,控制各种原料的粒度为80mnTl40mm,经过自然干燥后进入配料仓中进行配料,这三种按照重量百分比80 15 5称量并充分混合后进入布料仓内,布料仓中的原料混合物送入矿热炉内进行熔炼,控制熔炼时炉渣碱度为1.6 1.8。矿热炉内的炉渣导出后进入水淬池中,经过水淬洗选后得到颗粒铁和炉渣,颗粒铁返回原料场精料棚后重新进入熔炼系统,炉渣送至建筑材料厂作为水泥和渣砖的原料。合金熔体进入模具中进行冷却铸锭处理,经冷却精整入库后即得高碳锰铁合金产品,合金的含硅小于 1.4%;矿热炉内产生的烟气通过废热锅炉进行热量收集后进行余热发电,烟尘经过布袋收尘收集后通过造球以球团的形式返回矿热炉内,烟气经过布袋收尘后排空处理。电炉寿命达到10年以上,回收率82%以上。实施例三品位为27 33%的锰矿、石油焦、铁矿,控制各原料的粒度为20mnTl00 mm,经过自然干燥后进入配料仓中进行配料,这三种原料按照重量百分比75 :17:8称量并充分混合后进入布料仓内,布料仓中的原料混合物送入矿热炉内进行熔炼,控制熔炼时炉渣碱度为 1. 7^1. 9。矿热炉内的炉渣导出后进入水淬池中,经过水淬洗选后得到颗粒铁和炉渣,颗粒铁返回原料场精料棚后重新进入熔炼系统,炉渣送至建筑材料厂作为水泥和渣砖的原料。 合金熔体进入模具中进行冷却铸锭处理,经冷却精整入库后即得高碳锰铁合金产品,合金的含硅小于1.0%,矿热炉内产生的烟气通过废热锅炉进行热量收集后进行余热发电,烟尘经过布袋收尘收集后通过造球以球团的形式返回矿热炉内,烟气经过布袋收尘后排空处理,电炉寿命达到10年以上,回收率82%以上。实施例四品位为22 30%的锰矿石、硅石焦和石油焦按1 :1混合的物料、铁矿,控制这三种原料的粒度为5mnT80mm,经过自然干燥后进入配料仓中进行配料,三种原料按照重量百分比75 15 10称量并充分混合后进入布料仓内,布料仓中的原料混合物送入矿热炉内进行熔炼, 控制熔炼时炉渣碱度为1. 6^2. 0。矿热炉内的炉渣导出后进入水淬池中,经过水淬洗选后得到颗粒铁和炉渣,颗粒铁返回原料场精料棚后重新进入熔炼系统,炉渣送至建筑材料厂作为水泥和渣砖的原料。合金熔体进入模具中进行冷却铸锭处理,经冷却精整入库后即得高碳锰铁合金产品,合金的含硅量小于1. 2% ;矿热炉内产生的烟气通过废热锅炉进行热量收集后进行余热发电,烟尘经过布袋收尘收集后通过造球以球团的形式返回矿热炉内,烟气经过布袋收尘后排空处理。电炉炉体寿命达到10年以上,回收率保持在81%以上。权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以还原剂、锰矿石和铁矿为原料,按照重量百分比还原剂为10 20%锰矿石为70 80 %、铁矿为1 10 %,充分混合后在矿热炉内进行熔炼,熔炼后得到的熔体经冷却后即得高碳锰铁合金,合金含硅低于1. 5%,炉渣碱度控制在1. 6 2. 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高碳锰铁合金熔炼时所用的还原剂是木炭、煤、气煤焦、半焦、蓝炭、冶金焦、硅石焦或石油焦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各种原料的粒度控制在5 150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原料中锰矿石的品位为22 35%。全文摘要,其特征在于以还原剂、锰矿石和铁矿为原料,按照重量百分比还原剂为10~20%锰矿石为70~80%、铁矿为1~10%,充分混合后在矿热炉内进行熔炼,熔炼后得到的熔体经冷却后即得高碳锰铁合金,合金含硅低于1.5%,炉渣碱度控制在1.6~2.0;专利技术工艺简单,产品回收率82%以上;整个生产流程中所产生的废渣和废气均得到重新利用,实现了生产过程零排放。同时使用高碱度原料对延长电炉寿命有明显的作用,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文档编号C22B4/06GK102251115SQ20111019736公开日2011年1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14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14日专利技术者何涛, 嵇晓沧, 张志斌, 张承贵, 李宗有, 杨丕寿, 杨世诚, 杭祖辉, 王建波, 王炳金, 王璠, 马进 申请人:云南建水锰矿有限责任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碱度锰矿石生产高碳锰铁合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还原剂、锰矿石和铁矿为原料,按照重量百分比:还原剂为10~20%锰矿石为70~80 %、铁矿为1~10 %,充分混合后在矿热炉内进行熔炼,熔炼后得到的熔体经冷却后即得高碳锰铁合金,合金含硅低于1.5%,炉渣碱度控制在1.6~2.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宗有马进张承贵王炳金杨丕寿嵇晓沧杭祖辉王璠张志斌杨世诚何涛王建波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建水锰矿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