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紫外吸收法水质监测系统自动标定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6874026 阅读:2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紫外吸收法水质监测系统自动标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测量光路上设计安装了标准溶液比色皿切换装置,可以在系统量程内进行多点标定,处理器采用相应的算法确定修正系数,实现自动标定。省去了大量人工操作,提高系统的准确性、实用性,为进行长期在线水质污染监测提供了技术保障。在与标准溶液比对实验中,相对标准偏差不超过1%,最大相对误差不超过2%,符合相关国家标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属于环境监测

技术介绍
当前随着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随之而来的水质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常规需要监测的水体中有机物的主要指标有溶解有机碳(DOC),总有机碳(TOC),化学需氧量(COD), 紫外吸光系数(SAC)等指标。欧美国家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起就开始开展紫外吸收法进行有机物浓度测量的研究在欧洲,1962年,Garnett和Cox设计开发了利用紫外线在酚类污水中监测有机物浓度的仪器。1966年Bramer,Walsch和Carus等人开发了利用紫外线测量水中有机物浓度的仪器。美国也相继使用紫外吸收法检测地表水和实际的污水。1995年,Manook, Boghos A等人在美国取得了紫外吸收法有机物浓度的专利权。目前,国内环保行业主要的有机物监测手段是COD铬法,由于其氧化率高,对不同废水都能达到相似的氧化率,具有很好的稳定性。但其监测过程中使用的试剂六价铬是一种有毒物质,从而产生二次污染。与之相比,紫外吸收监测法只是一种纯物理过程光学监测方法,无须化学剂,无二次污染。同时,测定周期短,可以对应急事故做出快速的判断。在国外,已经制定出紫外吸收法作为水质在线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紫外吸收法水质监测系统自动标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采用的标定装置包括:切换装置电机(7)、光耦(6)、比色皿切换装置(4)、第一比色皿(0),第二比色皿(1),第三比色皿(2),第四比色皿(3);所述比色皿切换装置(4)为一圆形盘状,其圆形中轴安装在切换装置电机(7)前端轴上,由切换装置电机(7)可带动其转动;在比色皿切换装置(4)的圆盘体内,安装4个以圆心(5)为中心对称的通孔,在通孔内安装四个比色皿(0-3);切换装置电机(7)上安装光耦(6),在切换装置电机(7)的后轴上安装金属挡光圆盘(23),所述金属挡光圆盘(23)上从轴心到边缘开一条窄缝(24),当窄缝随切换装置电机(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文清程寅刘建国张玉钧陆亦怀赵南京王亚平方武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