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盛章专利>正文

狭窄空间救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873640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狭窄空间救援装置,在加长管(2)内,设置有钢丝绳(4);在加长管(2)的下端,连接有弯曲管(5),在末端管(8)的最下端,设置有挂钩(9);末端管(8)内设置有压缩弹簧(7),钢丝绳(4)的末端则固定在末端管(8)内的下端;末端管(8)的上端面、加长管(2)的下端面和弯曲管(5)的上下两端面,设置为一侧为高端,另一侧为低端的形式;在所述的高端的端连接点位置,设置有相互连接用的铰链(10)。通过对钢丝绳施加拉力的大小,可以控制可弯曲部分的伸直与弯曲、挂钩扣住或脱离挂接耳。在狭小区域环境条件下,施救人员可以控制本装置,能够远距离套住或者释放被救者。(*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救援用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狭小空间救援装置。
技术介绍
在狭小空间内发生事故,救援难度更大。尤其在消防和施救工作中,有时会碰到对狭小区域中的人、动物或其他生物的救援,例如对掉入机井或狭缝中的儿童或动物进行施救,在区域狭小或特别危险的环境,施救人员无法进入该区域进行直接施救。而现有的救援装备不能满足狭小空间内的救援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狭窄空间救援装置,作为专用的在狭小空间内施救的装置,施救人员不需直接进入到狭小区域中即可进行侦察,了解狭小空间内情况,并进行施救。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狭窄空间救援装置,包括加长管,其特征在于加长管的上端设置有连接螺纹;在最末一节加长管的一侧,设置有挂接耳;加长管内,设置有由上而下不间断的钢丝绳;在所述的加长管的下端,连接有弯曲管,所述的弯曲管由多节组成,最末端的弯曲管为末端管,在末端管的最下端,设置有挂钩;末端管内设置有压缩弹簧,由上而下设置的钢丝绳的末端则固定在末端管内的下端;末端管的上端面、加长管的下端面和弯曲管的上下两端面,设置为一侧为高端,另一侧为低端的形式;在所说加长管、弯曲管和末端管的高端的端连接点位置,设置有相互连接用的铰链;在所说加长管、弯曲管和末端管的低端的上端管内侧位置,设置有将钢丝绳控制在其中的限制环。在加长管内沿铰链一侧固定有可视探头线;可视探头线一端接探头,另一端接外部显示设备。在末端管外壁装有探照灯。本技术的积极效果在于通过对钢丝绳施加拉力的大小,可以控制可弯曲部分的伸直与弯曲、挂钩扣住或脱离挂接耳。在狭小区域环境条件下,施救人员可以控制本装置,能够远距离套住或者释放被救者。本技术实现了狭小空间特别是光线不足空间的探照和空间情况侦察,为制定最佳救援方案提供情报,以利于实施救援。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如图1所示,本技术包括连接螺纹1、加长管2、挂接耳3、钢丝绳4、弯曲管5、 限制环6、压缩弹簧7、末端管8、挂钩9和铰链10。所述的加长管2的主体是一种延长管, 可以根据实际的长度需要,使用不同节数的加长管2进行连接。加长管2的上端设置有连接螺纹1,可以方便地进行延长连接。在最末一节加长管2的一侧,设置有挂接耳3,加长管 2内,设置有由上而下不间断的钢丝绳4。在所述的加长管2的下端,连接有弯曲管5,所述的弯曲管5也是有多节组成,最末端的弯曲管为末端管8,在末端管8的最下端,设置有挂钩9,末端管8内设置有压缩弹簧7,由上而下设置的钢丝绳4的末端则固定在末端管8内的下端。末端管8的上端面、加长管2的下端面和弯曲管5的上下两端面,设置为一侧为高端,另一侧为低端的形式,在所说加长管2、弯曲管5和末端管8的高端的端连接点位置,设置有相互连接用的铰链10。在所说加长管2、弯曲管5和末端管8的低端的上端管内侧位置,设置有将钢丝绳4控制在其中的限制环6。本技术所述的狭小空间救援装置,通过对钢丝绳4施加拉力的大小,可以控制可弯曲部分的伸直与弯曲、挂钩9扣住或脱离挂接耳 3。在加长管2内沿铰链10 —侧固定有可视探头线11。一端接探头13,另一端接外部显示设备。在末端管8外壁装有探照灯12,提供狭窄黑暗空间照明。在末端管8内壁置有可视探头13以利于侦察狭小空间内情况。权利要求1.一种狭窄空间救援装置,包括加长管O),其特征在于加长管O)的上端设置有连接螺纹(1);在最末一节加长管O)的一侧,设置有挂接耳(3);加长管O)内,设置有由上而下不间断的钢丝绳;在所述的加长管O)的下端,连接有弯曲管(5),所述的弯曲管 (5)由多节组成,最末端的弯曲管为末端管(8),在末端管(8)的最下端,设置有挂钩(9); 末端管(8)内设置有压缩弹簧(7),由上而下设置的钢丝绳(4)的末端则固定在末端管(8) 内的下端;末端管(8)的上端面、加长管O)的下端面和弯曲管(5)的上下两端面,设置为一侧为高端,另一侧为低端的形式;在所说加长管O)、弯曲管( 和末端管(8)的高端的端连接点位置,设置有相互连接用的铰链(10);在所说加长管O)、弯曲管( 和末端管 (8)的低端的上端管内侧位置,设置有将钢丝绳(4)控制在其中的限制环(6)。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狭窄空间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加长管O)内沿铰链(10) 一侧固定有可视探头线(11);可视探头线(11) 一端接探头(13),另一端接外部显示设备。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狭窄空间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末端管(8)外壁装有探照灯(12)。专利摘要本技术是一种狭窄空间救援装置,在加长管(2)内,设置有钢丝绳(4);在加长管(2)的下端,连接有弯曲管(5),在末端管(8)的最下端,设置有挂钩(9);末端管(8)内设置有压缩弹簧(7),钢丝绳(4)的末端则固定在末端管(8)内的下端;末端管(8)的上端面、加长管(2)的下端面和弯曲管(5)的上下两端面,设置为一侧为高端,另一侧为低端的形式;在所述的高端的端连接点位置,设置有相互连接用的铰链(10)。通过对钢丝绳施加拉力的大小,可以控制可弯曲部分的伸直与弯曲、挂钩扣住或脱离挂接耳。在狭小区域环境条件下,施救人员可以控制本装置,能够远距离套住或者释放被救者。文档编号A62B99/00GK202044674SQ201120135338公开日2011年1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19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19日专利技术者汪升森, 王盛章 申请人:王盛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狭窄空间救援装置,包括加长管(2),其特征在于:加长管(2)的上端设置有连接螺纹(1);在最末一节加长管(2)的一侧,设置有挂接耳(3);加长管(2)内,设置有由上而下不间断的钢丝绳(4);在所述的加长管(2)的下端,连接有弯曲管(5),所述的弯曲管(5)由多节组成,最末端的弯曲管为末端管(8),在末端管(8)的最下端,设置有挂钩(9);末端管(8)内设置有压缩弹簧(7),由上而下设置的钢丝绳(4)的末端则固定在末端管(8)内的下端;末端管(8)的上端面、加长管(2)的下端面和弯曲管(5)的上下两端面,设置为一侧为高端,另一侧为低端的形式;在所说加长管(2)、弯曲管(5)和末端管(8)的高端的端连接点位置,设置有相互连接用的铰链(10);在所说加长管(2)、弯曲管(5)和末端管(8)的低端的上端管内侧位置,设置有将钢丝绳(4)控制在其中的限制环(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升森王盛章
申请(专利权)人:王盛章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