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旋转自锁骨折内固定器,尤其是一种具有螺旋刃和带翼套筒,可自 动锁紧,并可防旋转的骨折内固定器。
技术介绍
骨折内固定术是骨折治疗的一个有效手段。目前所用的内固定器多为螺钉,往往要使 用数枚螺钉才可固定。而且螺钉打入骨内后易逐渐松动或部分退出。在易发生骨折的患者 中,多为骨质疏松患者,其松质骨对螺纹的把持力较小,因此螺钉发生旋转或松动的现象 更为突出。例如,对股骨颈骨折,只有打入三枚螺钉并使之呈品字形排列,才能获得最大的防旋转稳定性,l枚或2枚该螺钉均不能起到牢固的固定作用。因此在股骨颈骨折的内固 定术式中,闭合复位、三枚半螺纹的空心螺钉固定己经成为金标准,但该方法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缺点首先,在细小的股骨颈内打入3枚直径6-8mm的螺钉,不仅减少了骨折端的骨接触面 积,而且操作时为使3枚螺钉互不接触,往往需要反复多次打入定位导针,有一定困难, 并对骨折愈合带来不良影响;其次,每枚螺钉打入前的钻孔过程都会有不同程度松质骨量的丢失,对于众多的老年 骨质疏松患者,骨折愈合过程中空心钉容易逐渐松动或部分退出,需要二次取出。因此,对于骨折内固定器的技术要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旋转自锁骨折内固定器,由螺杆、套筒和螺栓组成,其特征为:螺杆包括两段,螺杆前段和螺杆后段,螺杆前段具有螺旋刃,螺杆后段端头具有与螺栓一端相连的连接结构,螺杆后段至少靠近端头的套入部分的外径小于与螺杆相接触的套筒前端的内径;螺栓被套于套筒内,将螺杆和套筒连为一体;螺栓与套筒相接触部位的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套筒内表面的相应部位设置有与螺栓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螺栓的另一端设置有锥孔;套筒远离螺杆的远端的端头部分的外表面具有呈片状的翼;所述螺杆后段和套筒上设置有旋转限位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旋转自锁骨折内固定器,由螺杆、套筒和螺栓组成,其特征为螺杆包括两段,螺杆前段和螺杆后段,螺杆前段具有螺旋刃,螺杆后段端头具有与螺栓一端相连的连接结构,螺杆后段至少靠近端头的套入部分的外径小于与螺杆相接触的套筒前端的内径;螺栓被套于套筒内,将螺杆和套筒连为一体;螺栓与套筒相接触部位的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套筒内表面的相应部位设置有与螺栓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螺栓的另一端设置有锥孔;套筒远离螺杆的远端的端头部分的外表面具有呈片状的翼;所述螺杆后段和套筒上设置有旋转限位结构。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旋转自锁骨折内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包括 螺杆后段具有中空的圆柱端头、端头具有的一个T形豁口和中空圆柱内表面具有的环形凹 槽,所述螺栓具有与该环形凹槽相配合的圆柱头部和颈部,所述T形豁口的大小适合于头 部和颈部进入该中空圆柱内。3. 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明,姜保国,张殿英,傅中国,陈建海,徐海林,王天兵,张宏波,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