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加宽型多支点侧移器,它主要由固定支架、液压油缸、受液压油缸驱动进行左右横向移位的框架组成;所述的框架包括框架本体、上钩、上滑块、下滑块、下钩,所述的上钩安装在框架本体的顶部,上滑块固定在上钩的钩槽内,所述的下钩安装在框架本体的底边,下滑块固定在框架本体背面的底部;所述的固定支架固定在叉车货叉架上,液压油缸的缸体安装在固定支架上。由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七套对称分布的摩擦副来均匀承载,这种全新的多支点滑动摩擦副形式配合专门开发的一体式型材的上钩,以及特有的下钩紧固型式,既能实现叉车配置便捷和性能优化,达到最佳的作业效率和经久耐用性,又能实现两把货叉的大范围调距。(*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叉车配件,特别是涉及一种加宽型多支点侧移器。
技术介绍
叉车是一种在物料搬运行业常见的工业车辆,因其具备安全高效、机动灵活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工厂、仓储、运输、港口码头等场合进行物品的搬运和堆垛作业。针对所搬运物品的重量、外观尺寸以及所需要堆垛的高度等要求,叉车分别有不同吨位(额定承载能力)和门架起升高度来满足操作的需要。目前市面上最常见的是内燃平衡重式叉车,而2-3 吨型号占大多数。叉车门架前端带有货叉架,通常每台叉车配置2根货叉,通过上下钩或套筒形式完成与货叉架的联接,其中以上下钩挂装为主要型式。对于此类货叉架,根据叉车吨位的大小,国际标准规定有安装等级,如3吨叉车的安装等级为IS0-3级,货叉架与货叉的各项配合尺寸均与安装等级相对应且数值大小在国际标准中有明确规定。一般情况下,需要搬运的物品放置在托盘上,而标准配置的叉车通过货叉叉持、轮式行驶、门架升降、前后倾斜的动作来完成托盘货物的搬运和堆垛。当需要在仓库货架、运输工具等场合中进行货物的取出、放入操作时,尤其是在货物位置较高、堆垛紧密的情况下,叉车司机在驾驶叉车靠近货物时依靠目测和调整叉车行驶路径来实现货叉与货物对位将会存在一定的偏差,如果在叉车上加装一个可以左右侧移对位的装置,则可快速便捷地通过少量的横向移动来补偿偏差,准确对位。这种执行左右侧移的装置主要有两种型式。一种是整体侧移式侧移器,即内置侧移机构,直接安装在门架上;另一种是挂装式侧移器,挂装在叉车原有货叉架上。挂装式侧移器可以根据客户的实际操作需要来装上或拆下,与叉车配套简便,同时,由于与叉车货叉架之间的关键配合尺寸少且有国际标准作为依据,因此可以实现标准化设计且通过提高产量来降低成本,因此得到广泛的应用,是目前市场上的主要类型。通常叉车工作原理即是通过其车身及平衡重产生的平衡力矩来进行叉持货物,而加装的侧移器装置自身的重量、框架厚度等因素则会抵消掉标准配置叉车(未带有侧移器) 承载能力的一部分;此外,由于侧移器挂装在货叉架上,其框架的结构形式和材料尺寸直接关系到框架中间的视野通透性,而良好的操作视野是叉车司机能进行准确的货物堆高、对位、降低货物破损所要求的关键因素。侧移器主要由与叉车货叉架固定在一起的固定支架和受液压油缸驱动进行左右横向移位的框架两部分组成,滑动摩擦副(上滑块、下滑块)与这两部分的配合形式直接关系到其自身在叉车进行往复循环的重载操作时的疲劳耐久寿命。在一些特定工况中,托盘货物的横向尺寸较大,为了保证叉车在搬运过程中能稳固叉持货物,必须调整挂装在侧移器上的两把货叉的位置,使两把货叉的间距加大至与托盘尺寸相匹配的距离,这种工况要求侧移器的框架也要具有足够的宽度以满足两把货叉的调距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经久耐用性、能实现两把货叉的大范围调距、满足搬运超宽托盘货物的加宽型多支点侧移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本技术是一种加宽型多支点侧移器,它主要由固定支架、液压油缸、受液压油缸驱动进行左右横向移位的框架组成;所述的框架包括框架本体、上钩、上滑块、下滑块、下钩,所述的上钩安装在框架本体的顶部,上滑块固定在上钩的钩槽内,所述的下钩安装在框架本体的底边,下滑块固定在框架本体背面的底部;所述的固定支架固定在叉车货叉架上, 液压油缸的缸体安装在固定支架上,液压油缸的活塞杆端顶靠在框架上的凸台上。所述的液压油缸为双向作用式油缸,其外伸的两个活塞杆端分别顶靠在设于框架中部的两个对称凸台上。所述的上钩为一体构件;所述的上滑块有四块,分别间隔套接在上钩的钩槽内。所述的下钩有两块,间隔安装在框架本体的底边;所述的下滑块有三块,该三块下滑块固定在框架本体背面的底部且其中两块设于与下钩的钩槽内。在框架本体的底部设有连接座,所述的下钩通过螺钉固接在连接座上,在下钩与连接座的结合面上设有提高稳定性的纵向锯齿。本技术还包括一 J型板,该J型板设置在上滑块与叉车货叉架横梁之间。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本技术采用七套对称分布的摩擦副来均勻承载(其中包括四套对称分布的上滑块和三套对称分布的下滑块),这种全新的多支点滑动摩擦副形式配合专门开发的一体式型材的上钩,并改进了油缸结构,以及特有的下钩紧固型式,既能实现叉车配置便捷和性能优化,达到最佳的作业效率和经久耐用性,又能实现两把货叉的大范围调距,满足搬运超宽托盘货物的要求。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应用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轴测图;图3是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4是本技术的正视图;图5是本技术的后视图;图6是本技术的侧视图图7是图5沿A-A线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 —图5所示,本技术是一种加宽型多支点侧移器,它主要由固定支架1、 液压油缸2、受液压油缸2驱动进行左右横向移位的框架3组成。所述的框架3包括框架本体31、上钩32、上滑块33、下滑块34、下钩35。所述的上钩31为一体构件,安装在框架本体31的顶部;上滑块33有四块,分别间隔套接在上钩32的钩槽内(参考图6、图7所示)。所述的下钩35有两块,间隔安装在框架本体31的底边,其连接方式为在框架本体31的底部设有连接座37,所述的下钩35通过螺钉固接在连接座37上,且在下钩35与连接座37的结合面上设有提高稳定性的纵向锯齿。所述的下滑块34有三块,该三块下滑块34固定在框架本体31背面的底部且其中两块设于与下钩35的钩槽内(参考图6、图7所示)。所述的固定支架1固定在叉车货叉架10上。所述的液压油缸2为双向作用式油缸,其缸体安装在固定支架1上,其外伸的两个活塞杆端分别顶靠在设于框架3中部的两个对称凸台36上。为了使本技术与叉车货叉架10连接更加牢固,在框架3的上滑块33与叉车货叉架10上横梁101 (如图7所示)之间设置一 J型板4。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图3参考图7所示,所述的固定支架1的J型板4可以贴实地挂在叉车货叉架的上横梁101的顶端承载凸缘上,同时框架3通过一凸起定位块38嵌入上横梁101的顶端中央槽口来实现横向限位,实现固定支架1在叉车货叉架上横梁101上的完全固定。所述的框架3的上钩32和上横梁391是专门设计的S型截面一体式型材,上钩 32扣压在固定支架1的J型板4上实现嵌套装配并可横向相对滑动。一体式型材同时具有上钩32和上横梁391的结构和功能,通过其特定的截面构造,以尽可能小的截面实现了更好的上钩设计,令水平方向的尺寸最小化,从而达到更小的失载距。叉车配上此侧移器装置进行货物叉持作业时,因货物重量产生的垂直向下载荷可以通过货叉上钩传递至框架3上横梁391和上钩32,再通过上滑块33传递到固定支架的J型板4上,最后传递到叉车货叉架上横梁101。另外,因为货叉的承载方式为悬臂梁模型,货物重心与框架3之间存在一定水平距离,所以货物重量会产生负载力偶,矢量方向为水平指向叉车左侧,在该负载力偶的作用下,货叉上钩会在框架3上横梁391上产生水平向前的拉力,最终也会通过上钩32、上滑块33、固定支架J型板4传递到叉车货叉架上横梁101。所述的上钩32的底面固定有四套上滑块33,上滑块33的底面与固定支架J型板 4的顶面构成上滑动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宽型多支点侧移器,其特征在于:它主要由固定支架、液压油缸、受液压油缸驱动进行左右横向移位的框架组成;所述的框架包括框架本体、上钩、上滑块、下滑块、下钩,所述的上钩安装在框架本体的顶部,上滑块固定在上钩的钩槽内,所述的下钩安装在框架本体的底边,下滑块固定在框架本体背面的底部;所述的固定支架固定在叉车货叉架上,液压油缸的缸体安装在固定支架上,液压油缸的活塞杆端顶靠在框架上的凸台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格利恩·普兰蒂斯,
申请(专利权)人:卡斯卡特厦门叉车属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