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接线盒的盖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68171 阅读:2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接线盒的盖子,所述接线盒的壳体的其中一个表面上具有一开口,所述盖子覆盖在所述开口上。其中,所述盖子具有覆盖所述开口的顶部板和与所述表面相邻的一个侧壁接合的侧部板。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盖子具有覆盖壳体开口的顶部板和与壳体侧壁接合的侧部板,因此,在覆盖住壳体开口的同时,还能保证盖子可靠地固定在壳体上,而不会从壳体上脱落。同时,利用具有该结构的盖子,在无需要增加整个接线盒的尺寸的情况下,就能够实现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另外,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利用壳体上的悬臂梁与盖子上的凸舌配合来限制盖子的旋转,从而能够将盖子更可靠地锁紧在开口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覆盖接线盒上的开口的盖子。
技术介绍
在现有的光伏接线盒中,接线盒的壳体上具有预留的开口,用于将太阳能电池 (BIPV)面板的金属薄片(FOIL)连接到接线盒内的端子上,并在内腔中灌满硅胶。在上述连接操作之后,用盖子盖住该开口。但是,由于受到接线盒尺寸的限制,盖子的结构很简单,接线盒的盖子与开口之间没有任何锁紧结构,盖子也仅仅是覆盖住开口,很容易松动或脱落,特别是当开口和盖子处于接线盒的侧面时,盖子就更容易松动和脱落。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实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锁紧功能的接线盒盖子,同时又不需要增加整个接线盒的尺寸。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至少一个方面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锁紧功能的接线盒盖子,同时又不需要增加整个接线盒的尺寸。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接线盒的盖子,所述接线盒的壳体的其中一个表面上具有一开口,所述盖子覆盖在所述开口上。其中,所述盖子具有覆盖所述开口的顶部板和与所述表面相邻的一个侧壁接合的侧部板。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壳体的侧壁向内凹陷,所述盖子的侧部板紧密地嵌在该向内凹陷的侧壁中,从而实现盖子的侧部板与该侧壁的接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在所述壳体的侧壁和所述盖子的侧部板之间形成有锁扣结构,从而实现盖子的侧部板与该侧壁的接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壳体的侧壁上形成有凸出的锁扣,所述盖子的侧部板上形成有与所述锁扣配合的锁扣开口。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在壳体的所述表面上形成有一个悬臂梁,该悬臂梁限定所述开口的一个纵向侧;所述盖子的顶部板和侧部板的结合处支撑在所述壳体的侧壁的上部的支撑边上;所述盖子的顶部板的边缘处具有朝外延伸的凸舌,所述凸舌与所述壳体的悬臂梁的底面配合,从而约束所述盖子绕支撑边沿第一旋转方向旋转;并且当所述壳体的侧壁和所述盖子的侧部板接合在一起时,能够约束所述盖子绕支撑边沿与第一旋转方向相反的第二旋转方向旋转,和能够约束所述盖子的平行移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在所述开口的两个纵向端处分别形成有凹陷的台阶部;并且在所述盖子的顶部板的两个纵向端处分别形成有与所述台阶部配合的肩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凹陷的台阶部包括沿垂直于开口的方向支撑所述盖子的肩部的底面;沿横向方向支撑所述盖子的肩部的一对纵向侧面;和沿纵向方向支撑所述盖子的肩部的横向侧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当所述盖子装配到所述开口上时,所述盖子的外表面与开口附近的壳体的外表面基本平齐。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盖子的侧部板为一整块板。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盖子的侧部板被至少一个分隔开口分隔成至少两块,以便调节所述盖子的侧部板与所述壳体的向内凹陷的侧壁之间的装配力。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在所述盖子的顶部板的肩部的底面上设置有弹性突起,以便增加盖子沿垂直于开口的方向的锁紧力。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凸舌的上表面为平表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在所述盖子的侧部板的凸舌上设置有弯钩部; 并且在所述悬臂梁的底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弯钩部扣合在一起的凸起,以便增加盖子沿横向方向的锁紧力。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专利技术的盖子具有覆盖壳体开口的顶部板和与壳体侧壁接合的侧部板,因此,在覆盖住壳体开口的同时,还能保证盖子可靠地固定在壳体上,而不会从壳体上脱落。同时,利用具有该结构的盖子,在无需要增加整个接线盒的尺寸的情况下, 就能够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另外,本专利技术还利用壳体上的悬臂梁与盖子上的凸舌配合来限制盖子朝一个旋转方向(例如顺时针方向)的旋转,同时,又利用壳体上的锁扣与盖子上的锁扣开口配合来限制盖子朝另一个旋转方向(例如逆时针方向)的旋转,从而能够将盖子更可靠地锁紧在开口上。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接线盒的整体外观示意图;图2A是图1中的接线盒的开口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2B是图2A中的开口的纵向端处的台阶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和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盖子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5是将图3所示的盖子装配到图2所示的接线盒开口上之后的外观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盖子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盖子的第三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8和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盖子的第四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和图10是显示第四实施例的盖子与悬臂梁配合处的局部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件。下面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解释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第一实施例图1至图5显示本专利技术的盖子的第一实施例。具体地,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接线盒的整体外观示意图;图2A是图1中的接线盒的开口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2B是图2A中的开口的纵向端处的台阶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和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盖子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和图5是将图3所示的盖子装配到图2所示的接线盒开口上之后的外观示意图。如图1所示,接线盒具有壳体10,在壳体10上预留有至少一个开口 20。请注意,尽管在图示中,开口 20在壳体的顶表面上的顶部开口。但是,当将图1所示的接线盒旋转90度时,开口 20就成为壳体的侧表面上的侧部开口。因此,无论是顶部开口还是侧部开口,它们之间并不存在本质区别,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盖子不仅适用于图1所示的顶部开口,也适用于侧部开口。但是,为了便于说明,在下文中,将以图1所示的顶部开口为例,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各个具体实施例。在图1所示的直角坐标系中,X方向表示开口 20的横向方向,Y方向表示开口 20的纵向方向,Z方向表示与开口 20垂直的方向或者称为高度方向。如图2、图3和图4所示,开口 20的一个纵向侧由壳体10的悬臂梁210限定,另一个纵向侧由壳体10的侧壁240限定。如图3所示,盖子30具有覆盖开口 20的顶部板350和与侧壁240配合的侧部板 340。在本实施例中,如2A,图3-图5所示,壳体10的侧壁240向内凹陷,盖子30的侧部板340能够紧密地嵌在该向内凹陷的侧壁240中,如图5所示,从而实现盖子30的侧部板340与该侧壁240的接合,从而能够将盖子可靠地固定在壳体10上。另外,在图1-5所示的实施例中,还通过另一种方式将盖子30的侧部板340与壳体10的侧壁240接合在一起,即在壳体10的侧壁240和盖子30的侧部板340之间形成锁扣结构,从而实现盖子30的侧部板340与该侧壁240的接合,稍后将对其进行更详细的说明。如图4和图2A所示,盖子30的顶部板350和侧部板340的结合处390 (参见图4) 用于支撑在壳体10的侧壁240的上部的支撑边250 (参见图2A)上。侧壁240的上部的支撑边250同时也构成开口 20的另一个纵向侧边。如图3和图2A所示,盖子30的顶部板350的边缘处具有朝外延伸的凸舌310,该凸舌310用于与壳体10的悬臂梁210的底面配合,从而约束盖子30绕支撑边250沿第一旋转方向旋转。继续参见图3和图2A,壳体10的侧壁240上形成有凸出的锁扣220,盖子30的侧部板340上形成有与锁扣配合的锁扣开口 320,从而约束盖子30绕支撑边250沿与第一旋转方向相反的第二旋转方向旋转。但是,不专利技术布局限于此,也可以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接线盒的盖子,所述接线盒的壳体(10)的其中一个表面上具有一开口(20),所述盖子(30)覆盖在所述开口(20)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子(30)具有覆盖所述开口(20)的顶部板(350)和与所述表面相邻的一个侧壁(240)接合的侧部板(34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庆泰陈孝群王峰王军华
申请(专利权)人: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