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烟用薄片及卷烟,烟用薄片包括:薄片片基,所述薄片片基中含有0.01~40%(质量)的介孔复合体。卷烟包括烟丝,所述烟丝中均匀地混合有3~100%(质量)烟用薄片丝,所述烟用薄片丝由烟用薄片切丝而成,所述烟用薄片包括薄片片基,所述薄片片基中含有0.01~40%(质量)的介孔复合体。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烟用薄片及卷烟,以烟用薄片作为载体,将具有减害作用的介孔复合体添加到卷烟中,既解决了主流烟气中的焦油覆盖滤嘴降低介孔复合体活性的问题,也解决了在烟丝上添加介孔复合体时剂量受限的问题,同时还能降低侧流烟气中的有害成分,充分发挥了介孔复合体的减害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卷烟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烟用薄片及卷烟。
技术介绍
自从20世纪50年代初,英国皇家医学会首次报道吸烟有害健康的官方报道至今, 吸烟有害人类健康,已经获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同,吸烟与健康问题也一直受到各国政府、烟草行业及医学界的高度重视。卷烟燃烧时会产生主流烟气和侧流烟气。主流烟气是指卷烟被吸燃时,吸烟者通过烟支尾端或过滤嘴吸入口腔的烟气,而侧流烟气是指烟支阴燃时, 直接释放到空气中的烟气。卷烟烟气中含有一氧化碳(Co)、亚硝胺、稠环芳烃等多种有害物质,其中,主流烟气中的有害成分直接危害吸烟者的健康,而侧流烟气直接散布在人群之中,污染环境、伤害被动吸烟者的健康。因此,如何降低卷烟燃烧时产生的有害物质的含量, 实现减害是目前卷烟行业面临的重要课题。而开发具有减害作用的添加剂,并将其应用到滤嘴和卷烟烟丝中已成为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减害方法。在众多的减害添加剂中,介孔复合体由于其特殊的结构,不仅比表面大,而且其介孔中组装有所需要的特定添加剂或催化剂,能够选择性地吸附、截留或催化转化有害物质, 同时又可克服由于直接使用纳米粉体易扬尘、难加工和易被吸入人体而损害健康等缺点, 因此,介孔复合体被优选应用到卷烟中以实现减害的目的。目前,以介孔复合体作为减害添加剂应用于卷烟中的方式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将介孔复合体直接添加到卷烟烟丝中;另一种是将介孔复合体作为滤嘴原料的添加剂或制成二元复合滤嘴。但是,上述两种方式都有不足。在方式一中,烟丝减害添加剂(介孔复合体)的添加剂量受限,介孔复合体加入量小,减害效果不明显;在方式二中,在卷烟燃烧初期介孔复合体可以对主流烟气中的亚硝胺等有害物质起到吸附作用,但是随着卷烟的燃烧,越来越多的烟焦油覆盖在嘴棒上,使滤嘴中的介孔复合体的活性位点减少,导致其吸附、催化性能下降甚至失活,并且将介孔复合体加入滤嘴的嘴棒中只能吸附主流烟气中的亚硝胺等有害物质,对侧流烟气不起作用,而侧流烟气中亚硝胺等有害物质的含量远远高于主流烟气中的含量。因此,在上述方式中介孔复合体无法充分发挥其减害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烟用薄片及卷烟,用以充分发挥介孔复合体的减害作用,降低卷烟烟气中的有害物质。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烟用薄片,包括薄片片基,所述薄片片基中含有0.01 40% (质量)的介孔复合体。在上所述的烟用薄片,其中,所述薄片片基中含有0. 1 10% (质量)的介孔复合体。在上所述的烟用薄片,其中,所述薄片片基中含有4%或5% (质量)的介孔复合体。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卷烟,包括烟丝,所述烟丝中均勻地混合有3 100% (质量)烟用薄片丝,所述烟用薄片包括薄片片基,所述烟用薄片片基中含有0.01 40% (质量)的介孔复合体。在上述的卷烟中,其中,所述烟丝中均勻地混合有25 50% (质量)的所述烟用薄片丝。在上述的卷烟中,其中,所述薄片片基中含有0.1 10% (质量)的介孔复合体。在上述的卷烟中,其中,所述薄片片基中含有4%或5% (质量)的介孔复合体。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烟用薄片及卷烟,以烟用薄片作为载体,将具有减害作用的介孔复合体添加到烟用薄片中,并将片烟与烟用薄片分别切丝,然后按一定比例混合,或者将片烟与烟用薄片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后一起切丝,然后将混合丝卷制成烟支。一方面,克服了现有介孔复合体作为减害添加剂应用于卷烟时的不足既解决了主流烟气中的焦油覆盖滤嘴降低介孔复合体活性的问题,也解决了在烟丝上直接添加介孔复合体时剂量受限的问题,同时还能降低侧流烟气中的有害成分,充分发挥了介孔复合体的减害作用。另一方面,烟用薄片的使用提高了卷烟的燃烧性,可以降低卷烟燃烧过程中产生的CO等有害物质的含量,起到减害作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烟用薄片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提供的卷烟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介孔固体材料是指孔径在2 50nm之间的多孔固体。介孔固体材料具有相对大的孔径,可以处理较大的分子或基团,是很好的择形吸附、催化剂。目前,已有研究对介孔固体材料进行改性处理,即引入各种功能的客体物质调变它们的表面性质,进一步提高介孔固体材料的吸附、催化性能。将由介孔固体材料经改性处理制成的介孔复合体应用于卷烟中,利用其优越的吸附、催化性能吸附卷烟烟气中的各种有害物质,尤其是对分子体积相对较大的亚硝胺具有更强的吸附效果,以降低卷烟烟气中的有害物质,起到减害的作用。但现有技术中,使用介孔复合体作为减害添加剂吸附卷烟烟气中有害物质的方式,都不能充分发挥介孔复合体的吸附和催化作用,影响了介孔复合体在卷烟中的减害效果。基于此,本专利技术各实施例提供一种能够充分发挥介孔复合体吸附、催化作用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一种烟用薄片,包括薄片片基,薄片片基上吸附有具有减害4作用的介孔复合体。本实施例以烟用薄片作为介孔复合体的载体,将具有减害作用的介孔复合体应用于卷烟中。在卷烟燃烧时,烟用薄片丝中吸附的介孔复合体将发挥其吸附、催化作用,降低卷烟烟气中的有害成分,尤其可以明显降低亚硝胺的含量,达到减害的目的。 本实施例提供的烟用薄片通过吸附的介孔复合体可以有效降低卷烟烟气中的有害成分的含量,降低卷烟烟气对人体造成的危害。但是,由于制备烟用薄片的工艺、以及烟用薄片自身的特性的限制,烟用薄片中介孔复合体的含量是有限制的,本实施例中烟用薄片的薄片片基中含有0.01 40% (质量)的介孔复合体,优选的为含有0.1 10% (质量)的介孔复合体。 其中,本实施例中的薄片可以采用烟草薄片或非烟草薄片。若采用烟草薄片,则可以以烟草或烟草废弃物为原料,采用现有工艺制备烟草薄片,并且可以在制备烟草薄片的过程(例如制浆工段、抄造工段)中添加介孔复合体以制备包含介孔复合体的烟用薄片。若采用非烟草薄片,非烟草薄片可以采用农业废弃物(例如秸秆废弃物、茶叶或茶梗)作为原料,并可采用类似制备烟草薄片的工艺制备非烟草薄片,同样可以在制备非烟草薄片的过程中添加介孔复合体,以制备包含介孔复合体的烟用薄片。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以制备含有4%或5% (质量)的介孔复合体的烟用薄片为例,说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烟用薄片的制备过程。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以农业废弃物为原料来制备包含介孔复合体的烟用薄片,如图1所示,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1,将农业废弃物进行浸泡处理,获取农业废弃物润胀物;具体地,可以将农业废弃物置于60-80°C的热水中进行时间为20-30分钟的浸泡处理以获取农业废弃物润胀物,或者将农业废弃物置于常温水中进行时间为0. 5-6小时的浸泡处理以获取农业废弃物润胀物。步骤12,将农业废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烟用薄片,包括薄片片基,其特征在于,所述薄片片基中含有0.01~40%(质量)的介孔复合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森盛,赵保军,谢旭东,方维远,吴晓东,林芬芬,高占甫,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中海钓台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