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庄洪春专利>正文

空中移动物体主动避雷的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868101 阅读:2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空中移动物体,如导弹、火箭、卫星和飞机等飞行体升空穿云期间防避遭雷击的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避雷方法在飞行体表面覆盖上一层高电导率的等离子体气层,使得飞行体表面的感应电荷能及时地散发到空间大气中,或利用脉冲电流放大器产生极性相反和幅度足够的电荷对消飞行体表面的感应电荷,使雷电在飞行体表面产生的感应电荷失效或消失,这样,飞行体表面的大气电场强度就达不到击穿大气的值,从而避免了云电荷向飞行体发生电击穿的可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专利涉及空中移动物体,如导弹、火箭、卫星和飞机等飞行体升空穿云期间防避遭雷击的

技术介绍
飞行体,如导弹、火箭、卫星和飞机等升空时遭雷击而毁损的事故国内外多次见过报导。雷击危险性使得飞行体做不到全天候安全发射升空和飞行。因此国内外重要火箭和导弹发射场,包括卫星发射场,都装备有雷击危险性监测予警系统,用来帮助指挥员选定安全发射的时间窗口。尽管如此,也不能完全确保发射安全。而且战时的导弹发射容不得选择时间窗口。因此飞行体避雷一直是全天候安全发射升空和飞行要求所提出的最理想目标。例如,文献“宋详,庄洪春.航天飞机发射操作天气准则及天气测量仪器设备.载人航天.1998. (4) :43 46”中比较详细地介绍了国内外卫星发射的雷击危险性监测予警系统,目前尚未见有任何技术可以使飞行体穿云期间保障不受云电荷雷击。因为传统的避雷技术,即避雷针技术的原理是引雷入地,飞行体无法接地,故至今为止,飞行体上从未用过任何避雷技术。唯一的办法是被动的躲藏。飞机场上空有雷暴云时不起飞和降落。天空有云不发导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就是解决飞行体,如导弹、火箭、卫星和飞机等升空穿云期间的防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空中移动物体,如导弹、火箭、卫星和飞机等飞行器在发射升空及飞行中避免遭雷击的方法,其特征是在飞行体表面上复盖一层厚度为d=5.5mm,浓度为nq=1×1015m-3的大气等离子体气层,把感应电荷及时散发到空气中,使飞行体表面感应电荷失效,不能造成高电场强度,或是用一单脉冲高速电流放大器的输出来对消飞行体表面感应电荷,使飞行体表面感应电荷消失,从而实现使飞行体避免遭雷击的目的。使感应电荷失效和使感应电荷消失这两种方法一般是同时使用在同一对象上。对于有些保护对象,也可以只用前一种方法。但一般来说,若只用前一种方法,有时在工程上实现困难,不现实;若只用后一种方法,电流放大器的传感器部分的避雷不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洪春
申请(专利权)人:庄洪春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