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耦合连接器制造装置及制造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865963 阅读:2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光纤耦合连接器制造装置,其包括一个模腔,所述模腔用来成型所述光纤耦合连接器,所述光纤耦合连接器具有本体和设置于所述本体上的盲孔,所述模腔内设置有用来成型所述盲孔的模仁入子,所述模仁入子两侧具有第一浇口和第二浇口。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光纤耦合连接器制造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系关于一种。
技术介绍
网络快速传输主要利用光纤(Fiber)进行讯号传递,若能将此光纤传输原理应用于计算机中的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将可提高传输速度。于USB传输元件中,其关键处在于光学元件必须与光纤进行结构上组装搭配,常见光纤的直径为0. 126mm,因此光学元件于制作上拥有高度制作瓶颈。光纤光学元件采用射出成型进行制作,其成品关键尺寸为光纤孔径,于模具上以入子外径尺寸进行孔径控制,并搭配射出成型参数。于射出成型过程中,若采用单点进浇,光纤耦合连接器关键处会提早充填,因此会受到高温胶体热冲击,易造成入子结构机械强度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善光纤耦合连接器机械性能的。一种光纤耦合连接器制造装置,其包括一个模腔,所述模腔用来成型所述光纤耦合连接器,所述光纤耦合连接器包括本体、设置于本体上的盲孔和透镜,所述本体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盲孔由所述第二表面向所述第一表面延伸,所述透镜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盲孔用来收容光纤,所述透镜与所述光纤光学耦合,所述模腔内设置有用来成型所述盲孔的模仁入子,所述模腔具有第一浇口和第二浇口,所述第一浇口和第二浇口位于所述模腔对应所述第二表面的位置,且所述第一浇口和第二浇口位于所述模仁入子的两侧。—种光纤耦合连接器制造方法,所述光纤耦合连接器包括本体和设置于本体上的盲孔,所述制造光纤耦合连接器的方法包括提供光纤耦合连接器制造装置,其包括用模腔和设置于所述模腔内的模仁入子,所述模仁入子用来成型盲孔;从模仁入子处浇注以成型所述光纤耦合连接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光纤耦合连接器制造装置具有两个浇口,熔融的材料先充填光纤耦合连接器较厚处,因此,可降低高温材料对模仁入子冲击所造成的机械强度的下降。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光纤耦合连接器之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光纤耦合连接器制造装置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光纤耦合连接器10本体11第一侧壁12第二侧壁13中央部14透镜15盲孔16光纤耦合连接器制造装置 20上模仁21下模仁22上模腔210下模腔220第一上空穴221第一下空穴222第二上空穴231第二下空穴232第一模仁入子223第二模仁入子224第一浇口241第二浇口24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之光纤耦合连接器制造装置20用来射出成型光纤耦合连接器10。光纤耦合连接器10具有本体11和分布于本体11 一端的第一侧壁12、第二侧壁 13以及位于第一侧壁12、第二侧壁13之间的中央部14,另一端设置有透镜15。第一侧壁 12与中央部14之间、第二侧壁13和中央部14之间分别具有盲孔16,盲孔16用来收容光纤,透镜15位于盲孔16的底端与光纤光学耦合。盲孔16的数量并不限于图中所示的四个,可以根据光纤耦合连接器10的具体结构有所不同,例如,可以为一个、两个或者更多个等。本体1 1具有第一表面111、与第一表面111相对之第二表面112、第三表面113以及与第三表面113相对之第四表面114,第三表面113和第四表面114与第一表面111相连。盲孔16由第二表面112向第一表面111延伸,透镜15位于第一表面111。第一侧壁12和第二侧壁13由第二表面112向远离透镜15的方向延伸。第一侧壁12和第二侧壁13以方便用户抓取光纤耦合连接器10。光纤耦合连接器10的形状并不限于图中的形状,也可以为其它形状,如没有第一侧壁12和第二侧壁13。光纤耦合连接器制造装置20包括上模仁21和下模仁22,上模仁21具有上模腔 210、第一上空穴221和第二上空穴231,下模仁22具有下模腔220、第一下空穴222和第二下空穴232,上模腔210与下模腔220相互贴合构成与本体11相同的模腔。当光纤耦合连接器10没有第一侧壁12和第二侧壁13时,光纤耦合连接器制造装置20便不会具有第一上空穴221、第二上空穴231、第一下空穴222和第二下空穴232。上模腔210设 置有第一模仁入子223,下模腔220内设置有第二模仁入子224,第一模仁入子223和第二模仁入子224相配合用来于射出成型过程中形成盲孔16。模仁入子224亦须要根据盲孔16的个数相应调整。第一上空穴221和第一下空穴222相配合用来成型第一侧壁12,第二上空穴231 和第二下空穴232相配合用来成型第二侧壁13。下模腔220位于第一下空穴222和第二模仁入子224之间、第二下空穴232和第二模仁入子224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一浇口 241和第二浇口 242,且第一浇口 241和第二浇口 242位于下模腔220对应第二表面112的位置。并且第一浇口 241和第二浇口 242所处位置相对中央部14对称。由于中央部14的两侧分别有两个第二模仁入子224,故,第一浇口 241可以位于中央部14 一侧之两个第二模仁入子224之间,而第二浇口 242位于中央部14另一侧的两个第二模仁入子242之间。于射出成型过程中,熔融的材料经第一浇口 241和第二浇口 242沿平行第一模仁入子223和第二模仁入子224的方向进入上模腔210和下模腔220,从而射出成型光纤耦合连接器10。可以理解,也可以分别于上模腔210的第一上空穴221、第二上空穴231与第一模仁入子223之间设置浇口。当然,第一浇口 241和第二浇口 242之一设置于上模腔210,另一个设置于下模腔 220,或者,上模腔210和下模腔220均设置有第一浇口 241和第二浇口 242。由于,光纤耦合连接器制造装置20具有两个浇口,熔融的材料先充填光纤耦合连接器10较厚处,因此,可降低高温材料对模仁入子冲击所造成的机械强度的下降。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在本专利技术精神内做其它变化,当然,这些依据本专利技术精神所做的变化,都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光纤耦合连接器制造装置,其包括一个模腔,所述模腔用来成型所述光纤耦合连接器,所述光纤耦合连接器包括本体、设置于本体上的盲孔和透镜,所述本体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盲孔由所述第二表面向所述第一表面延伸,所述透镜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盲孔用来收容光纤,所述透镜与所述光纤光学耦合,所述模腔内设置有用来成型所述盲孔的模仁入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腔具有第一浇口和第二浇口,所述第一浇口和第二浇口位于所述模腔对应所述第二表面的位置,且所述第一浇口和第二浇口位于所述模仁入子的两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耦合连接器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腔具有上模腔和下模腔,所述第一浇口和第二浇口均位于所述上模腔或者所述下模腔。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耦合连接器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腔具有上模腔和下模腔,所述第一浇口位于所述上模腔,所述第二浇口位于所述下模腔。4.一种制造光纤耦合连接器的方法,所述光纤耦合连接器包括本体和设置于本体上的盲孔,所述制造光纤耦合连接器的方法包括提供光纤耦合连接器制造装置,其包括用模腔和设置于所述模腔内的模仁入子,所述模仁入子用来成型盲孔;从模仁入子处浇注以成型所述光纤耦合连接器。全文摘要一种光纤耦合连接器制造装置,其包括一个模腔,所述模腔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纤耦合连接器制造装置,其包括一个模腔,所述模腔用来成型所述光纤耦合连接器,所述光纤耦合连接器包括本体、设置于本体上的盲孔和透镜,所述本体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盲孔由所述第二表面向所述第一表面延伸,所述透镜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盲孔用来收容光纤,所述透镜与所述光纤光学耦合,所述模腔内设置有用来成型所述盲孔的模仁入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腔具有第一浇口和第二浇口,所述第一浇口和第二浇口位于所述模腔对应所述第二表面的位置,且所述第一浇口和第二浇口位于所述模仁入子的两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俊宇
申请(专利权)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