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耦合连接器制造装置及制造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865710 阅读:2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光纤耦合连接器制造装置,其包括一个模腔,所述模腔用来成型光纤耦合连接器,所述光纤耦合连接器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上具有盲孔、透镜、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之第二表面、第三表面以及与所述第三表面相对的第四表面,所述模腔对应所述第三表面或/和第四表面的位置设置有浇口,所述浇口用于向所述模腔内填入光纤耦合连接器成型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光纤耦合连接器制造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系关于一种。
技术介绍
USB数据传输技术已得以广泛应用,例如,采用USB耦合连接器将计算机与打印机连接起来完成打印工作,或将可移动储存盘借助插入式USB耦合连接器插入计算机USB插孔实现数据转移。不同技术标准的USB耦合连接器具有不同数据传输速率。例如,现行USB2. 0设备能以480Mbps运行。随着技术的进步,具有更高数据传输速率的光纤耦合连接器应运而生。光纤耦合连接器一般包括盲孔和设置在盲孔底端的透镜,盲孔用来收容光纤。在制程中,光纤耦合连接器一般采用射出成型设备制造,而浇口一般设置在模腔的中心位置, 如此设置,浇口的形状和大小需严格限定,而且在透镜处容易产生气泡。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浇口大小不受限制、且透镜处不易产生气泡的。一种光纤耦合连接器制造装置,其包括一个模腔,所述模腔用来成型光纤耦合连接器,所述光纤耦合连接器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上具有盲孔、透镜、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之第二表面、第三表面以及与所述第三表面相对的第四表面,所述盲孔由所述第二表面向所述第一表面延伸以用来收容光纤,所述透镜位于所述第一表面且与所述光纤光学耦合,所述模腔在对应所述第三表面或/和第四表面的位置设置有浇口,所述浇口用于向所述模腔内填入光纤耦合连接器成型材料。以及,提供一种光纤耦合连接器制造方法,其藉由光纤耦合连接器的第三表面或/ 和第四表面浇注成型材料以成型所述光纤耦合连接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的浇口设置在模腔的侧边,不仅浇口的大小不受限制,同时对于光纤耦合连接器取出分穴亦能有较佳的结构支撑,而且,不宜在透镜面产生包风气泡等缺陷。附图说明图1系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光纤耦合连接器之示意图。图2系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光纤耦合连接器制造装置的示意图。图3系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光纤耦合连接器制造装置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光纤耦合连接器10本体11第一侧壁12第二侧壁13中央部14透镜15盲孔16光纤耦合连接器制造装置20,30上模仁21,31下模仁22,32上模腔210下模腔220第一上空穴231第二上空穴241第一下空穴232浇口240第二下空穴242上浇口243下浇口244第一模仁入子233第二模仁入子234第一表面111第二表面112第三表面113第四表面114第一浇口250第二浇口25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之光纤耦合连接器制造装置20用来射出成型光纤耦合连接器10。光纤耦合连接器10具有本体11和分布在本体11 一端的第一侧壁12、第二侧壁 13以及位于第一侧壁12、第二侧壁13之间的中央部14,另一端设置有透镜15。第一侧壁 12与中央部14之间、第二侧壁13和中央部14之间分别具有盲孔16,盲孔16用来收容光纤,透镜15位于盲孔16的底端与光纤光学耦合。本体11具有第一表面111、与第一表面111相对之第二表面112、第三表面113以及与第三表面113相对之第四表面114,第三表面113和第四表面114与第一表面111相连。盲孔16由第二表面112向第一表面111延伸,透镜15位于第一表面111。第一侧壁12和第二侧壁13由第二表面112向远离透镜15的方向延伸。第一侧壁12和第二侧壁13方便用户抓取光纤耦合连接器10。光纤耦合连接器10的形状并不限于图中的形状,也可以为其它形状,如没有第一4侧壁12和第二侧壁13。光纤耦合连接器制造装置20包括上模仁21和下模仁22,上模仁21具有上模腔 210、第一上空穴231、第二上空穴241和第一模仁入子233,下模仁22具有下模腔220、第一下空穴232、第二下空穴242和第二模仁入子234。其中,上模腔210与下模腔220相互贴合构成与本体11相同的模腔,第一上空穴231和第一下空穴232用来成型第一侧壁12,第二上空穴241和第二下空穴242用来成型第二侧壁13,第一模仁入子233和第二模仁入子 234用来成型盲孔16。第二上空穴232和第二下空穴242上分别具有上浇口 243和下浇口 M4,当上模仁 21和下模仁22相互贴合时,上浇口 243和下浇口 244构成浇口 MO。在射出成型过程中,熔融的材料经浇口 240进入上模腔210和下模腔220,从而射出成型光纤耦合连接器10。当然,上浇口 243和下浇口 244可以设置在第一上空穴231和第二上空穴241上。可以理解,也可以在第一上空穴231、第二上空穴Ml、第一下空穴232和第二下空穴242均设置浇口。也可以理解,仅在第一上空穴231、第二上空穴Ml、第一下空穴232或第二下空穴 242之一设置浇口。由于,光纤耦合连接器制造装置20的浇口 240设置在成型腔的侧边,故,不仅浇口 240的大小不受限制,同时对于光纤耦合连接器10取出分穴亦能有较佳的结构支撑,而且, 不宜在透镜15处产生包风气泡等缺陷。如图3所示,当光纤耦合连接器10没有第一侧壁12和第二侧壁13上,光纤耦合连接器制造装置30的上模仁31上没有设置浇口,而是在下模仁32上设置第一浇口 250和第二浇口 251,第一浇口 250和第二浇口 251设置在下模仁32的对应第三表面113和第四表面114的位置。当然,也可以只设置第一浇口 250或第二浇口 251,也可以在上模仁31上设置浇□。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在本专利技术精神内做其它变化,当然,这些依据本专利技术精神所做的变化,都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光纤耦合连接器制造装置,其包括一个模腔,所述模腔用来成型光纤耦合连接器,所述光纤耦合连接器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上具有盲孔、透镜、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之第二表面、第三表面以及与所述第三表面相对的第四表面,所述盲孔由所述第二表面向所述第一表面延伸以用来收容光纤,所述透镜位于所述第一表面且与所述光纤光学耦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腔在对应所述第三表面或/和第四表面的位置设置有浇口,所述浇口用于向所述模腔内填入光纤耦合连接器成型材料。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耦合连接器制造装置,其中,所述模腔包括上模腔和下模腔,所述浇口包括上浇口和下浇口,所述上浇口设置在所述上模腔,所述下浇口位于所述下模腔。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耦合连接器制造装置,其中,所述第二表面向远离所述透镜延伸形成侧壁。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纤耦合连接器制造装置,其中,所述浇口位于所述第三表面或/和第四表面上所述侧壁的位置。5.一种光纤耦合连接器制造方法,所述光纤耦合连接器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上具有盲孔、透镜、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之第二表面、第三表面和与所述第三表面相对的第四表面,所述盲孔由所述第二表面向所述第一表面延伸以用来收容光纤,所述透镜位于所述第一表面且与所述光纤光学耦合,所述光纤耦合连接器制造方法包括从所述第三表面或/和第四表面浇注以成型所述光纤耦合连接器。全文摘要一种光纤耦合连接器制造装置,其包括一个模腔,所述模腔用来成型光纤耦合连接器,所述光纤耦合连接器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上具有盲孔、透镜、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之第二表面、第三表面以及与所述第三表面相对的第四表面,所述模腔对应所述第三表面或/和第四表面的位置设置有浇口,所述浇口用于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纤耦合连接器制造装置,其包括一个模腔,所述模腔用来成型光纤耦合连接器,所述光纤耦合连接器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上具有盲孔、透镜、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之第二表面、第三表面以及与所述第三表面相对的第四表面,所述盲孔由所述第二表面向所述第一表面延伸以用来收容光纤,所述透镜位于所述第一表面且与所述光纤光学耦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腔在对应所述第三表面或/和第四表面的位置设置有浇口,所述浇口用于向所述模腔内填入光纤耦合连接器成型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昆展
申请(专利权)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