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设备及其输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865689 阅读:2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其具有一物理面,并包括:逆反射部件,至少设置在物理面的第一边缘上,用于逆反射第一光源产生的第一光学效果;图像采集单元,设置在与第一边缘相对的物理面的第二边缘上,其采集区域朝向逆反射部件,用于采集第二光学效果的图像,第二光学效果是操作体进入触摸区域后在第一光学效果上形成的;其中,触摸区域是第一光源的照射区域和图像采集单元的采集区域的重合区域;处理单元,与图像采集单元连接,用于确定第二光学效果的图像中操作体的相应位置,从而确定操作体在触摸区域的位置范围。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输入方法。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提高了电子设备中光学触摸屏抗光干扰性能,降低了误识别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目前,光学触摸技术得到了较普遍的应用,例如,采用光源照亮屏幕区域,当操作体进入照射区域时,操作体的反光被摄像头捕捉,可根据该反光的图像来定位手指的位置。已知有一种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触摸屏边框处设置逆反射反光条,通过在触摸屏的相对的边框处以主动光源朝向逆反射反光条产生光线,逆反射反光条将主动光源的光基本上原路返回,反射到主动光源附近,在主动光源附近设置摄像头,从而采集反光条在主动光源照射下的图像,即采集到一亮条图像;若触摸区域存在操作体,会遮挡部分光线照射到逆反射反光条,而操作体本身会漫反射光线,导致在摄像头中图像中产生亮度低于其他逆反射区域的阴影,通过确定明亮背景下的阴影位置,确定操作体的相对位置,从而实现触摸的功能。然而对于上述技术方案存在两个问题首先,该方式下,当触摸屏处于有强烈的红外线等外界光线干扰的环境中时,操作体对外界光线有很强的反射,从而使操作体和背景之间的亮度差别减小甚至消失,造成无法识别触摸或者误识别。对于上述缺陷,现有的解决方案为加强主动光源亮度,从而增强背景光和外界干扰的信噪比。该方案的缺点是受到主动光源的功率限制,信噪比的增加有一定的极限。当超过这个极限,比如在强烈的阳光下或者卖场射灯下,该方法失效。其次,当操作体靠近主动光源时,对主动光源光线的反射很强,会出现同一个操作体被照得黑白不均的情况,很容易被识别成多个操作体。对于上述问题,可以利用先验知识,对左右上角的区域特殊处理,合并误识别出来的多余操作体。该方案的缺点是算法处理复杂,结果不够鲁棒。因此,需要能够克服上述缺陷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以及输入方法,以便在存在强烈的外界光线干扰的情况下能够有效识别操作体的位置,从而提高设备的抗光干扰性能。本专利技术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以及输入方法,以便消除在操作体靠近触摸屏的图像采集装置时所造成的误识别现象。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具有一物理面,并且包括逆反射部件,至少设置在物理面的第一边缘上,用于逆反射第一光源产生的第一光学效果;图像采集单元,设置在与第一边缘相对的物理面的第二边缘上,且图像采集单元的采7集区域朝向逆反射部件,用于采集第二光学效果的图像,其中,第二光学效果是用于操作电子设备的操作体进入触摸区域后在第一光学效果上形成的;其中,触摸区域是第一光源的照射区域和图像采集单元的采集区域的重合区域;处理单元,与图像采集单元连接,用于确定第二光学效果的图像中操作体的相应位置,从而确定操作体在触摸区域的位置范围。优选地,图像采集单元包括第一图像采集单元,位于第一边缘的第一端处;第二图像采集单元,位于第一边缘的第二端处;处理单元,用于根据第一图像采集单元和第二图像采集单元中所采集的第二光学效果的图像,确定其中操作体的相应位置,从而确定操作体在触摸区域的位置。优选地,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二光源,设置在图像采集单元附近,逆反射部件位于第二光源的照射区域内;其中第一光源位于电子设备之外,或者第一光源与图像采集单元的距离远大于第二光源与图像采集单元的距离;时钟控制模块,用于以预定时钟频率控制第二光源;其中,在第二时钟周期内,控制第二光源关闭;在第一时钟周期内,第二光源开启,并产生第三光学效果;图像采集单元还用于采集第四光学效果的图像,第四光学效果是用于操作电子设备的操作体进入触摸区域后在第三光学效果上形成的;处理单元,在第二时钟周期内,确定第二光学效果的图像中操作体的相应位置,从而确定操作体在触摸区域的位置范围;在第一时钟周期内,若第一光源关闭,确定第四光学效果的图像中操作体的相应位置,从而确定操作体在触摸区域的位置范围。优选地,图像采集单元包括第一图像采集单元,位于第一边缘的第一端处;第二图像采集单元,位于第一边缘的第二端处;第二光源为两个光源,分别位于第一图像采集单元附近和第二图像采集单元附近;处理单元,在第二时钟周期内,根据第一图像采集单元和第二图像采集单元中所采集的第二光学效果的图像,确定其中操作体的相应位置,从而确定操作体在触摸区域的位置;在第一时钟周期内,若第一光源关闭,根据第一图像采集单元和第二图像采集单元中所采集的第四光学效果的图像确定其中操作体的相应位置,从而确定操作体在触摸区域的位置。优选地,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二光源,设置在图像采集单元附近,逆反射部件位于第二光源的照射区域内;光学检测单元,用于检测触摸区域内的第一光学效果的强度,在第一光学效果低于预定值时,开启第二光源,以产生第三光学效果;图像采集单元采集第四光学效果的图像,第四光学效果是用于操作电子设备的操作体进入触摸区域后在第三光学效果上形成的;处理单元,确定第四光学效果的图像中操作体的相应位置,从而确定操作体在触摸区域的位置范围。优选地,第一光源设置在图像采集单元附近,并且设置为使靠近图像采集单元的用于操作电子设备的操作体在第一光源的照射区域内,且逆反射部件不在第一光源的照射区域内;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二光源,设置在图像采集单元附近,逆反射部件在第二光源的照射区域内;时钟控制模块,用于以预定时钟频率控制第二光源;其中,在第二时钟周期内, 控制第二光源关闭;在第一时钟周期内,第二光源产生第三光学效果;图像采集单元还用于采集第四光学效果的图像,第四光学效果是用于操作电子设备的操作体进入触摸区域后在第三光学效果上形成的;处理单元,在第二时钟周期内,确定第二光学效果的图像中操作体的相应位置,从而确定操作体在触摸区域的位置范围;在第一时钟周期内,确定第四光学效果的图像中操作体的相应位置,从而确定操作体在触摸区域的位置范围。8优选地,图像采集单元包括第一图像采集单元,位于第一边缘的第一端处;第二图像采集单元,位于第一边缘的第二端处;第二光源为两个光源,分别位于第一图像采集单元附近和第二图像采集单元附近;第一光源为两个光源,分别位于第一图像采集单元附近和第二图像采集单元附近;处理单元,在第二时钟周期内,根据第一图像采集单元和第二图像采集单元中所采集的第二光学效果的图像,确定其中操作体的相应位置,从而确定操作体在触摸区域的位置;在第一时钟周期内,根据第一图像采集单元和第二图像采集单元中所采集的第四光学效果的图像确定其中操作体的相应位置,从而确定操作体在触摸区域的位置。优选地,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二光源,设置在图像采集单元附近,逆反射部件位于第二光源的照射区域内;接近传感器,用于检测进入触摸区域的操作体是否处于第一光源的照射区域内,若是,则开启第一光源,产生第一光学效果,并关闭第二光源;否则关闭第一光源,并开启第二光源,产生第三光学效果;图像采集单元还采集第四光学效果的图像,第四光学效果是用于操作电子设备的操作体进入触摸区域后在第三光学效果上形成的;处理单元,在第一光源开启的情况下,确定第二光学效果的图像中操作体的相应位置,从而确定操作体在触摸区域的位置范围;在第二光源开启的情况下,确定第四光学效果的图像中操作体的相应位置,从而确定操作体在触摸区域的位置范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输入方法,应用于一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具有一物理面,并且包括逆反射部件,至少设置在物理面的第一边缘上;图像采集单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具有一物理面,并且包括:逆反射部件,至少设置在所述物理面的第一边缘上,用于逆反射第一光源产生的第一光学效果;图像采集单元,设置在与所述第一边缘相对的物理面的第二边缘上,且所述图像采集单元的采集区域朝向所述逆反射部件,用于采集第二光学效果的图像,其中,所述第二光学效果是用于操作所述电子设备的操作体进入触摸区域后在所述第一光学效果上形成的;其中,所述触摸区域是所述第一光源的照射区域和所述图像采集单元的采集区域的重合区域;处理单元,与所述图像采集单元连接,用于确定所述第二光学效果的图像中所述操作体的相应位置,从而确定所述操作体在所述触摸区域的位置范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柯杨锦平张晓平王竹强
申请(专利权)人: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