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性马达的平台盖板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865670 阅读:2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线性马达的平台盖板支撑装置,它包括:一个平台,该平台呈矩形;两个墩,该两个墩设于该平台的上侧台面上,并彼此相隔开来地分别位于该平台长轴方向的两端上;一个盖板,该盖板跨设于该两个墩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支撑部,该支撑部具有至少一个线性体,每个线性体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该墩上,该线性体位于该盖板的板身下方,以在该盖板的下方形成支撑。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对盖板形成适当的支撑,避免盖板因重力作用而垂坠变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线性驱动装置的平台盖板支撑构造,特别是涉及一种线性马达的平台盖板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如图1所示的线性马达1,其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不同技术范畴的制造程序中,通过线性马达的线性位移动力可提供产业界所需求的精确、快速的往复行程运作,其中,为确保平台2上动作元件的运动顺畅,以盖板3遮蔽于平台上方,防止异物落入平台,从而达到保护的效果,属习知技术。而在线性马达倾向长行程发展的趋势下,由于习用的盖板装置必需允许平台上动作元件的顺畅位移,因此,其需以大跨距的方式而藉由盖板3长轴两端的墩座4与平台2结合而实现,但是,如此一来,大跨距的盖板即如图2所示,易因重力作用而产生垂坠现象,使得平台上的动作元件5在位移动作过程中,与盖板3间产生摩擦,对于这种缺陷,可通过增加盖板3两端墩座4的高度的方式来避免盖板3与动作元件5间的直接摩擦,但是,这种方式并未有效地克服习用技术的缺陷,存在需再加改进的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性马达的平台盖板支撑装置,该装置可对盖板形成适当的支撑,避免盖板因重力作用而垂坠变形。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线性马达的平台盖板支撑装置,它包括一个平台,该平台呈矩形;两个墩, 该两个墩设于该平台的上侧台面上,并彼此相隔开来地分别位于该平台长轴方向的两端上;一个盖板,该盖板跨设于该两个墩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支撑部,该支撑部具有至少一个线性体,每个线性体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该墩上,该线性体位于该盖板的板身下方,以在该盖板的下方形成支撑。所述线性体为可挠的金属线。所述支撑部还包括至少一对张力调整器,该一对张力调整器分别设于两个所述墩上且分别与所述线性体的两端相接,以调整所述线性体的张力。所述支撑部还包括至少一个垫体,该垫体固接于所述盖板上,该垫体介于所述盖板与所述线性体间,且该垫体的底侧端面与所述线性体抵接。所述垫体的底端体壁凹设有凹槽,该凹槽用于使所述垫体与所述线性体嵌接。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利用线性体受拉伸时所产生的张力,本专利技术对于墩跨距甚大的情况也可提供适当的反重力支撑作用,可灵活适应于现代线性马达朝向长程化技术发展的趋势,完全符合实际需求,可有效改善并克服盖板因受重力而垂坠变形对动子等运动元件所产生的阻碍。附图说明图1是习用线性马达的立体外观图。图2是习用线性马达的侧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沿图4的6-6方向的剖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沿图4的7-7方向的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参阅图3至图7所示,在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所提供线性马达的平台盖板支撑装置10包括一个平台20、两个墩30、一个盖板40以及一个支撑部50,其中该平台20近似呈矩形,为习知线性马达的基础构成,用以供定子与动子元件的设置,并提供适当的线性引导。该两个墩30设于该平台20上侧台面21上,并彼此相隔开来地分别位于该平台20 长轴方向的两端位置上,且向上突伸适当的高度。该盖板40呈矩形,且在短轴的断面形状上近似呈“ Π ”形,并以长轴两端桥接而跨设于该两个墩30上,使该盖板40与该平台20的上侧台面21间相隔开来,以允许动子等移动元件可在该台面21与该盖板40间的空间中位移动作。该支撑部50具有两个由金属材料制成的可挠线性体51,该两个可挠线性体51彼此平行,且分别以各自两端与各该墩30相接,该两个可挠线性体51位于该盖板40的下方, 若干垫体52分别固设于该盖板40的底侧端面上,且介于该盖板40与线性体51间,各该垫体52底端体壁设为呈凹槽状,以用于与对应的线性体51相嵌接,由此,即藉由各该线性体 51在该盖板40的下方形成支撑,并通过各该垫体52来保证该盖板40受重力作用而不产生垂坠变形,以确保该平台20上的动子元件可以顺畅地运作而不受阻碍。而且,对于固定各该线性体51而言,可将线性体51径自与对应的墩30直接固接锁固,但是,这将会产生难以调整的情况,因此,为了利于调整各该线性体51自身的张力, 在本实施例中,更进一步,使各该线性体51的两端分别经由一个张力调整器53而间接地与各该墩30连接,具体而言,对于一个线性体51,两个该张力调整器53分别同轴轴接于该线性体51的两端,并通过改变同轴的张力调整器53间的距离,来达到调整线性体51张力的功效,这种调整张力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习用技术,在此不再详细赘述。由上可见,该线性马达的平台盖板支撑装置10利用线性体受拉伸时所产生的张力,纵于跨距甚大的情况下也可提供适当的反重力支撑作用,因此,该线性马达的平台盖板支撑装置10可灵活适应于现代线性马达朝向长程化技术发展的趋势,且可完全符合实际的需求,对于盖板因受重力而垂坠变形对动子等运动元件产生的阻碍,其可有效地加以改善并克服。而且,该线性马达的平台盖板支撑装置10的组成很精简。权利要求1.一种线性马达的平台盖板支撑装置,它包括一个平台,该平台呈矩形;两个墩,该两个墩设于该平台的上侧台面上,并彼此相隔开来地分别位于该平台长轴方向的两端上;一个盖板,该盖板跨设于该两个墩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支撑部,该支撑部具有至少一个线性体,每个线性体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该墩上,该线性体位于该盖板的板身下方,以在该盖板的下方形成支撑。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马达的平台盖板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性体为可挠的金属线。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性马达的平台盖板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还包括至少一对张力调整器,该一对张力调整器分别设于两个所述墩上且分别与所述线性体的两端相接,以调整所述线性体的张力。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线性马达的平台盖板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还包括至少一个垫体,该垫体固接于所述盖板上,该垫体介于所述盖板与所述线性体间,且该垫体的底侧端面与所述线性体抵接。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性马达的平台盖板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垫体的底端体壁凹设有凹槽,该凹槽用于使所述垫体与所述线性体嵌接。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线性马达的平台盖板支撑装置,它包括一个平台,该平台呈矩形;两个墩,该两个墩设于该平台的上侧台面上,并彼此相隔开来地分别位于该平台长轴方向的两端上;一个盖板,该盖板跨设于该两个墩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支撑部,该支撑部具有至少一个线性体,每个线性体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该墩上,该线性体位于该盖板的板身下方,以在该盖板的下方形成支撑。本专利技术可对盖板形成适当的支撑,避免盖板因重力作用而垂坠变形。文档编号H02K5/00GK102214966SQ201010138408公开日2011年10月12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2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2日专利技术者何长政, 黄士良 申请人:大银微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个线性体,每个线性体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该墩上,该线性体位于该盖板的板身下方,以在该盖板的下方形成支撑。1.一种线性马达的平台盖板支撑装置,它包括:一个平台,该平台呈矩形;两个墩,该两个墩设于该平台的上侧台面上,并彼此相隔开来地分别位于该平台长轴方向的两端上;一个盖板,该盖板跨设于该两个墩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支撑部,该支撑部具有至少一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长政黄士良
申请(专利权)人:大银微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