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氮式锂离子动力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64982 阅读:2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充氮式锂离子动力电池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电池包括塑壳、盖板、负极柱、正极柱、球阀、压紧环、正极板、负极板和电解液。负极柱、正极柱与盖板整体注塑,盖板与塑壳用塑料焊接后达到单体电池密封;所述的电池塑壳采用PP型厚隔膜叠片塑壳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充氮式锂离子动力电池,可防止和清除锂电池中的O2和H2O与脂类电液生成不可逆的乙烯等有害气体,造成污染,可以防止LiFePO4中Fe2+与O2生成Fe3+使Li+失去活性,同时也避免形成干区,使其延长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锂离子电池
,具体涉及一种充氮式锂离子动力电池
技术介绍
传统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制作工艺极易使正极微型颗粒材料吸附有害气体氧气和少量水气,并且在本身催化下,氧气和水与脂类电液生成不可逆的乙烯等有害气体,它不仅消耗电液而且这种气体集中后形成可怕干区,这种干区若在负极板上形成,造成局部过热, 负极极易自燃,使电池发生爆炸。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传统锂离子电池正极微颗粒材料吸附有害气体而导致负极过热而极易自燃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充氮式锂离子动力电池。本专利技术的充氮式锂离子动力电池,其特点是,所述的电池的盖板与塑壳密封连接; 塑壳内上部1/5左右容量的内部空间作为氮气室用于填充氮气,装配比为0. 88 ;盖板的中心位置设置有贯穿盖板的球阀,球阀的上端设置有压紧环;盖板的左右两边分别设置有贯穿盖板的负极柱和正极柱,负极柱和正极柱分别与负极板、正极板连接;负极板、正极板之间设置有隔膜,负极板、正极板分别插入电解液中,电解液填充在塑壳内部4/5左右容量的内部空间。本专利技术的电池采用PP型厚隔膜叠片塑壳结构,电池内上部的氮气室内部空间的 1/5,装配比为0. 88,氮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充氮式锂离子动力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池的盖板(2)与塑壳(1)密封连接;塑壳(1)内上部1/5左右容量的内部空间作为氮气室用于填充氮气,装配比为0.88;盖板(2)的中心位置设置有贯穿盖板(2)的球阀(5),球阀(5)的上端设置有压紧环(6);盖板(2)的左右两边分别设置有贯穿盖板(2)的负极柱(3)和正极柱(4),负极柱(3)和正极柱(4)分别与负极板(7)、正极板(9)连接;负极板(7)、正极板(9)之间设置有隔膜,负极板(7)、正极板(9)分别插入电解液(8)中,电解液(8)填充在塑壳(1)内部4/5左右容量的内部空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淼尧黄河清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晨洋科技研究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