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锂离子电池
,具体涉及一种充氮式锂离子动力电池。
技术介绍
传统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制作工艺极易使正极微型颗粒材料吸附有害气体氧气和少量水气,并且在本身催化下,氧气和水与脂类电液生成不可逆的乙烯等有害气体,它不仅消耗电液而且这种气体集中后形成可怕干区,这种干区若在负极板上形成,造成局部过热, 负极极易自燃,使电池发生爆炸。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传统锂离子电池正极微颗粒材料吸附有害气体而导致负极过热而极易自燃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充氮式锂离子动力电池。本专利技术的充氮式锂离子动力电池,其特点是,所述的电池的盖板与塑壳密封连接; 塑壳内上部1/5左右容量的内部空间作为氮气室用于填充氮气,装配比为0. 88 ;盖板的中心位置设置有贯穿盖板的球阀,球阀的上端设置有压紧环;盖板的左右两边分别设置有贯穿盖板的负极柱和正极柱,负极柱和正极柱分别与负极板、正极板连接;负极板、正极板之间设置有隔膜,负极板、正极板分别插入电解液中,电解液填充在塑壳内部4/5左右容量的内部空间。本专利技术的电池采用PP型厚隔膜叠片塑壳结构,电池内上部的氮气室内部空间的 1/5,装配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充氮式锂离子动力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池的盖板(2)与塑壳(1)密封连接;塑壳(1)内上部1/5左右容量的内部空间作为氮气室用于填充氮气,装配比为0.88;盖板(2)的中心位置设置有贯穿盖板(2)的球阀(5),球阀(5)的上端设置有压紧环(6);盖板(2)的左右两边分别设置有贯穿盖板(2)的负极柱(3)和正极柱(4),负极柱(3)和正极柱(4)分别与负极板(7)、正极板(9)连接;负极板(7)、正极板(9)之间设置有隔膜,负极板(7)、正极板(9)分别插入电解液(8)中,电解液(8)填充在塑壳(1)内部4/5左右容量的内部空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淼尧,黄河清,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晨洋科技研究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