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母线型隔离接地组合开关,它包括壳体、第一导体、接地触头、第二导体和动触头。壳体具有沿第一方向设置的二第一开口和沿第二方向设置的二第二开口,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垂直设置。第一导体之上直接凹设设置有一第一静触头。接地触头装接壳体并位于壳体之内。第二导体之内端折向凸设成连接座,连接座开设有一第二静触头,第二静触头之内形成移动通道,移动通道垂直第一方向,移动通道位于第一静触头和接地触头之间。动触头能线性移动地连接在移动通道之内,通过动触头的线性移动选择接触第一静触头和接地触头。其中:第一静触头的轴线、第二静触头的移动通道、动触头的移动路径和接地触头的轴线重合,并平行第二方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母线型隔离接地组合开关。
技术介绍
现有的母线型隔离接地组合开关,主要包括两类第一类如德国专利数据库在 1998年5月28日公开的DE19825386 ;第二类如中国专利数据库在1998年2月18日公开的ZL97115633. 6。所述的ZL97115633. 6的专利技术名称为《一种用于金属密封的气体绝缘高压开关设备的隔离/接地开关》,它具有①、一个与第一内导体连接的第一定触头;②、一个与第二内导体连接的第二定触头;③、一个固定接地触头;④、一个动触头,该动触头在形成所述第二定触头的接触壳体内可线性移动;⑤、所述第一和第二定触头以及所述接地触头中每一触头都有一中心轴,两个定触头及接地触头的该中心轴与所述动触头的移动路径彼此对齐,以使所述动触头的移动路径相对于所述第一内导体和第二内导体成一给定角度(α)延伸,和所述动触头在第一位置上将两个定触头连接到接地触头上,而在第二位置上将第二定触头连接到接地触头上;⑥、带有立杆和横向杆的T-形外壳;⑦、所述第一内导体设在外壳的横向杆里面,作为第一凸缘至第二凸缘的连接导体;⑧、一个支撑件与所述第一内导体连接并与其成直角,从而使其自由端与所述第一定触头相配合;⑨、所述第二内导体设在外壳的立杆里面,并与所述第一内导体成直角;⑩、所述固定接地触头借助另一支撑件安装在所述外壳的立杆的内表面上。由于动触头的移动路径相对于所述第一内导体成一给定角度(α)延伸,因此第一定触头不能直接设置在第一内导体上,必须通过垂直固接在第一内导体的支撑件固定并导电连接第一内导体,于是就存在有如下有待改进之处1、设置支撑件,增加零部件,增加成本;2、设置支撑件,增大占用空间,使得整个开关设备占用空间大;3、第一定触头设置在支撑件的自由端,强度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母线型隔离接地组合开关,其克服了
技术介绍
中的用于金属密封的气体绝缘高压开关设备的隔离/接地开关所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母线型隔离接地组合开关,它包括壳体,它具有沿第一方向设置的二第一开口和沿第二方向设置的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垂直设置,所述二第一开口都连接有一第一绝缘盘,所述一第二开口连接有一第二绝缘盘;第一导体,它装设在壳体之内并连接二第一绝缘盘,所述第一导体之上直接凹设设置有第一静触头;接地触头,它装接壳体并位于壳体之内;第二导体,它装设在壳体之内并连接第二绝缘盘,所述第二导体之内端折向凸设成连接座,所述连接座开设有第二静触头,所述第二静触头之内形成移动通道,所述移动通道垂直第一方向,所述移动通道位于第一静触头和接地触头之间;及动触头,它能线性移动地连接在移动通道之内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第一位置时第二静触头和第一静触头导电接通,在第二位置时第二静触头和接地触头导电接通;其中所述第一静触头的轴线、第二静触头的移动通道、动触头的移动路径和接地触头的轴线重合,并平行第二方向。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壳体的一第一开口和一第一绝缘盘之间连接有一能沿第一方向伸缩的管体,所述第一导体和所述第一绝缘盘之间构成能沿第一方向滑动连接。—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管体为波纹管。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管体为伸缩筒。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第二导体成L形。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第一导体具有二分别连接二第一绝缘盘的连接端和一位于二连接端之间的导体主体,所述导体主体具有一对应所述第二导体的内侧和一外侧,所述第一静触头设置在导体主体内侧,所述导体主体的外侧设置有第三触头。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第一导体具有二分别连接二第一绝缘盘的连接端和一位于二连接端之间的导体主体,所述导体主体具有一对应所述第二导体的内侧和一外侧,所述外侧凸设形成凸出部,所述内侧的对应凸出部的位置凹设形成凹设部。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第一导体具有二分别连接二第一绝缘盘的连接端和一位于二连接端之间的导体主体,所述导体主体成柱状。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第一静触头设置在导体主体内侧的下部。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导体主体的对应第一静触头的位置的外围凸出形成增强部。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壳体的另一第二开口处设置有端盖。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壳体的另一第二开口处设置有一第三绝缘盘,另还设置有一第三导体连接所述第三绝缘盘并导电连接第三触头。—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壳体之上开设有一贯穿孔;所述接地触头固接在绝缘固定座,所述接地触头从壳体之外通过贯穿孔自外往内伸进壳体之内,所述绝缘固定座固接在壳体;另设置有导电件导电连接接地触头和壳体。本技术方案与
技术介绍
相比,由于第一静触头的轴线、第二静触头的移动通道、动触头的移动路径和接地触头的轴线重合,平行第二方向,垂直第一方向,因此它克服了
技术介绍
所存在的不足,并具有如下优点1.节省
技术介绍
中的支撑件,降低成本,降低整个占用空间;2.第一导体和第二导体基本垂直布置,电场分布合理,通流回路最短,减小开关运行时的导体电阻热损耗;3.动、静触头间无倾斜结构,装配、测量简单、方便;4.零部件的各个机加工面间,基本相互平行或垂直,零件加工简单、方便;5.第一静触头直接设置在第一导体,支撑强度高,配合强度高。由于壳体具有二第一开口和二第二开口,成十形结构,因此适用场合多,便于装配。由于第二导体之内端折向凸设成连接座,第二静触头设置在连接座,因此连接强度高,电场分布佳,结构布局佳。由于壳体和第一绝缘盘之间连接有能伸缩管体,第一导体和第一绝缘盘之间构成能沿第一方向滑动连接,因此第一绝缘盘能伸缩连接壳体,解决产品安装及运行中温度变化引起的尺寸变化,便于装接。由于第一导体的导体主体外侧凸设形成凸出部,内侧的对应凸出部的位置凹设形成凹设部,因此电场分布合理,强度好。由于导体主体外围的对应第一静触头的位置凸出形成增强部,因此增强强度,增强通流能力。由于导体主体的凸出部可设置有第三触头,因此便于形成各种组合形态。 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开关设备的基本形态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开关设备的带吸附剂端盖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开关设备的拓展第三导体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开关设备的俯视剖面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开关设备的左视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开关设备的带吸附剂端盖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开关设备的拓展第三导体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第三较佳实施例的开关设备的带吸附剂端盖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请查阅图1,母线型隔离接地组合开关,它包括壳体100、第一导体200、第二导体 300、接地触头400、动触头500和驱动机构600。所述壳体100具有沿第一方向110设置的二第一开口 130和沿第二方向120设置的二第二开口 140,所述第一方向110和第二方向120垂直设置。所述二第一开口 130 都连接有一第一绝缘盘150,而且,一第一开口 130和一对应该第一开口 130的第一绝缘盘 150(例如图中的上侧的第一开口 130和上侧的第一绝缘盘150)之间设置有一能沿第一方向110伸缩的管体160,所述管体160例如为波纹管。所述一第二开口 140连接有一第二绝缘盘170;另一第二开口 140根据需要,可选择如图2,可加设吸附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母线型隔离接地组合开关,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壳体,它具有沿第一方向设置的二第一开口和沿第二方向设置的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垂直设置,所述二第一开口都连接有一第一绝缘盘,所述一第二开口连接有一第二绝缘盘;第一导体,它装设在壳体之内并连接二第一绝缘盘,所述第一导体之上直接凹设设置有第一静触头;接地触头,它装接壳体并位于壳体之内;第二导体,它装设在壳体之内并连接第二绝缘盘,所述第二导体之内端折向凸设成连接座,所述连接座开设有第二静触头,所述第二静触头之内形成移动通道,所述移动通道垂直第一方向,所述移动通道位于第一静触头和接地触头之间;及动触头,它能线性移动地连接在移动通道之内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第一位置时第二静触头和第一静触头导电接通,在第二位置时第二静触头和接地触头导电接通;其中:所述第一静触头的轴线、第二静触头的移动通道、动触头的移动路径和接地触头的轴线重合,并平行第二方向。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平,陈清奇,郑闽生,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华电开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