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提高管材内压成形极限的装置及利用其的提高管材内压成形极限的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862714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用于提高管材内压成形极限的装置及利用其的提高管材内压成形极限的方法,涉及用于提高管材内压成形极限的装置及方法。解决现有管材内压成形过程中出现的变形均匀性差、局部过度减薄而发生开裂,及室温成形极限低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装置在管材的外侧壁中部设置约束套或者在管材外部设置模具;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在管材的外侧壁中部设置约束套或者在管材外部设置模具,向模具与管材的空隙内添加填充物,再将管材固定在模架上,并密封两端,然后向管材内腔通内压,进行成形即可。本发明专利技术在管材外侧施加背压,使管材在变形最大截面部位的受力状态由双拉变为两拉一压,避免该部位因壁厚过度减薄而产生开裂缺陷的可能性,室温成形极限提高,膨胀率达30%~4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提高管材内压成形极限的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材料和结构轻量化已成为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领域的主要趋势及发展方向,同时,也是实现节能减排的有效途径之一。在铝合金、镁合金及高强钢等轻质金属材料被广泛应用的同时,空心变截面构件成为首选的理想结构形式。结构轻量化主要是在保证强度的基础上,通过变截面合理的设计、形状构件的优化等,以充分、有效地发挥构件的功能。但这种优化常导致结构的复杂化,用传统冲压等工艺难于一次成形,管件内压成形正是顺应这种需求而发展起来的先进制造技术,并在近年来得到迅猛的发展。管件内压成形过程中不同截面间周长变化较大时变形均勻性较差,且最大截面部位易因出现局部过度减薄而发生开裂,特别对于铝合金、镁合金等轻质低塑性材料而言,其室温成形极限较低。虽然通过严格地控制冲头补料和以一定波形(正弦波、T形波等)脉动地增大内压进行匹配的加载路径,可提高管材内压成形的极限,但该种方法的实施过于依赖专用设备的控制精度,且效率相对较低;采用整体或局部加热的方式,也能提高金属管材内压成形的极限,但加热不仅增加了工序和成本,且使制品组织及性能也随之发生变化; 采用退火、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提高管材内压成形极限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提高管材内压成形极限的装置包括第一密封装置(1)、第一模架(2)、第二模架(5)、第二密封装置(6)和调压阀(7),第一模架(2)和第二模架(5)将管材(3)固定,第一密封装置(1)将管材(3)的一端密封,第二密封装置(6)将管材(3)的另一端密封,在第二密封装置(6)的轴心线上设置通路(6-1),调压阀(7)的输出端通过管路与第二密封装置(6)上的通路(6-1)连接,通路(6-1)将管材(3)的内腔与调压阀(7)的输出端连通,其特征在于在管材(3)的外侧壁的中部还设置有约束套(4),约束套(4)的内径比管材(3)的外径大0.5mm~1.0mm...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俊峰李峰刘钢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