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提高管材内压成形极限的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材料和结构轻量化已成为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领域的主要趋势及发展方向,同时,也是实现节能减排的有效途径之一。在铝合金、镁合金及高强钢等轻质金属材料被广泛应用的同时,空心变截面构件成为首选的理想结构形式。结构轻量化主要是在保证强度的基础上,通过变截面合理的设计、形状构件的优化等,以充分、有效地发挥构件的功能。但这种优化常导致结构的复杂化,用传统冲压等工艺难于一次成形,管件内压成形正是顺应这种需求而发展起来的先进制造技术,并在近年来得到迅猛的发展。管件内压成形过程中不同截面间周长变化较大时变形均勻性较差,且最大截面部位易因出现局部过度减薄而发生开裂,特别对于铝合金、镁合金等轻质低塑性材料而言,其室温成形极限较低。虽然通过严格地控制冲头补料和以一定波形(正弦波、T形波等)脉动地增大内压进行匹配的加载路径,可提高管材内压成形的极限,但该种方法的实施过于依赖专用设备的控制精度,且效率相对较低;采用整体或局部加热的方式,也能提高金属管材内压成形的极限,但加热不仅增加了工序和成本,且使制品组织及性能也随之发生 ...
【技术保护点】
1.用于提高管材内压成形极限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提高管材内压成形极限的装置包括第一密封装置(1)、第一模架(2)、第二模架(5)、第二密封装置(6)和调压阀(7),第一模架(2)和第二模架(5)将管材(3)固定,第一密封装置(1)将管材(3)的一端密封,第二密封装置(6)将管材(3)的另一端密封,在第二密封装置(6)的轴心线上设置通路(6-1),调压阀(7)的输出端通过管路与第二密封装置(6)上的通路(6-1)连接,通路(6-1)将管材(3)的内腔与调压阀(7)的输出端连通,其特征在于在管材(3)的外侧壁的中部还设置有约束套(4),约束套(4)的内径比管材(3)的外径大0 ...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