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防虫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60307 阅读:3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源防虫结构,包括有电源外壳和设置其内部的电路板,并于电路板下方的空隙中填塞有一用于防虫的泡棉垫,其形状为片状或框形,至少填塞住电路板下方的周边空隙;电源外壳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整体形状为倒U形,包括有左侧盖、右侧盖和顶盖,并于顶盖上设置有一通风口,于通风口上安装一风扇,下壳体包括有前侧盖、后侧盖和底盖,整体形状为U形,并于后侧盖上设置有通风孔、开关和电源接头。电路板与底盖之间的空隙被泡棉垫填充,使虫子和灰尘不能进入到空隙中,不但可以有效防止电路板的焊脚面被虫子和灰尘破坏而导致的短路、炸机发生,而且避免了虫子和灰尘进入空隙中,不易清理的问题,从而减少了电源内部清洁难度。(*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IT设备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电源防虫结构
技术介绍
电源是向电子设备提供功率的装置,也称电源供应器,它提供设备中所有部件所需要的电能。电源功率的大小,电流和电压是否稳定,将直接影响设备的工作性能和使用寿命。计算机电源是主机箱内的封闭式独立部件,它的作用是将交流电通过一个开关电源变压器转换为各种稳定的直流电,以供应主机箱内各部件使用。就现有电源结构而言,其基本是由外壳、电路板及其附件构成,其存在不足之处在于现有的电源内部电路板焊脚面与外壳之间均存在空隙,且当电源工作时,电源内部温度升高,由于虫子喜温并喜欢躲在空隙中,所以电路板的焊脚面与外壳之间空隙常会有虫类钻入,然而,焊脚面上线路复杂, 虫类生物钻入后,极易造成电路板的短路和炸机,且电源内电路板的焊脚面与外壳之间空隙很小,灰尘和虫类进入后,不易将其清理出来,增加了清洁难度,因此应对电源结构进行改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技术所存在之缺失,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源防虫结构, 其可有效防止虫子爬进电路板下方空隙,解决前述现有电源产品中电路板易短路、难清洁的问题。为实现上述之目的,本技术之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源防虫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源防虫结构,包括有电源外壳和设置其内部的电路板,其特征在于:该电路板下方的空隙中填塞有一用于防虫的泡棉垫。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李祥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玛司特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