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产品内凹槽脱模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59335 阅读:3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注塑产品内凹槽脱模机构,主要是注塑产品的模具,包括滑块、斜顶、弹簧、铲机、底板、限位块、针底板、顶针板,所述的滑块设于产品内型腔的四个斜对角位置,与产品内型腔表面呈45度角倾斜,滑块前端的铲机紧贴滑块前端的斜面,该滑块的里面设有弹簧,后模上的限位块用螺钉紧固在顶针板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机构结构合理、可靠,它在开模的同时,首先在弹簧的作用下向产品中心抽动四个斜角滑块,使得滑块在相向或者相反运动时都能正确的到位,避免损坏滑块。滑块抽动后再由斜顶顶出整个产品实现脱模动作。(*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模具加工,特别是一种注塑产品内凹槽脱模机构
技术介绍
早期模具结构简单,塑胶制品的凹槽部位多是由手工脱模,其生产效率低下、成本较高,但是随着社会对塑胶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现有产品的内凹槽或者倒扣结构的模具, 当产品用于滑块成形时,由于大部分成品被包于滑块,这样在开模时,成品易被拉伤或者拉断,造成无法正常脱模,故产品一般都需要进行二次加工,导致产品的加工周期长,不能一次成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注塑产品内凹槽脱模机构,达到产品一次成型、加工周期短、节约成本、提高成品率的目的。本技术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注塑产品内凹槽脱模机构,包括滑块1、斜顶2、弹簧3、铲机4、底板5、限位块6、针底板7、顶针板8,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块1设于产品内型腔的四个斜对角位置,与产品内型腔表面呈45度角倾斜,滑块1前端的铲机4紧贴滑块前端的斜面,该滑块1的里面设有弹簧3,后模上的限位块6用螺钉紧固在顶针板8上。所述的滑块1在开模后,滑块1脱离铲机4后,在弹簧3的作用下,沿着45度角倾斜位置直线运动内向抽芯,产品的四个角实现脱模;注塑机顶杆将针底板7顶出至限位块6 限位处,斜顶2将产品整体顶出,顺利脱模。合模时,斜顶2首先复位,然后滑块1后部位在导向斜面的作用下使滑块1进芯, 滑块1压紧使弹簧处于压缩状态。采用上述方案后,本技术有以下优点此结构合理,实用性强,它在开模的同时,首先向产品中心抽动四个斜角滑块,滑块上有限位槽,使得滑块在相向或者相反运动时都能正确的到位,避免损坏滑块。滑块抽动后再由斜顶顶出后模斜块实现脱模动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的结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的理解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参阅附图1、2,本技术一种注塑产品内凹槽脱模机构,包括滑块1、斜顶2、弹簧3、铲机4、针板、底板5、限位块6、针底板7、顶针板8,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块1设于产品内型腔的四个斜对角位置,与产品内型腔表面呈45度角倾斜,滑块1前端的铲机4紧贴滑块前端的斜面,该滑块1的里面设有弹簧3,后模上的限位块6用螺钉紧固在顶针板8上。参阅附图3,当滑块1在开模后,滑块1脱离铲机4后,在弹簧3的作用下,沿着45 度角倾斜位置直线运动内向抽芯,产品的四个角实现脱模;注塑机顶杆将针底板7顶出至限位块6的限位处,斜顶2将产品整体顶出,成功脱模。合模时,斜顶2首先复位,然后滑块1后部位在导向斜面的作用下使滑块1进芯, 滑块1压紧使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本技术此结构合理,实用性强,它在开模的同时,首先在弹簧的作用下向产品中心抽动四个斜角滑块,使得滑块在相向或者相反运动时都能正确的到位,避免损坏滑块。 滑块抽动后再由斜顶顶出整个产品实现脱模动作。综上所述实施例不过是本技术的优选最佳实施方案,不可理解为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技术工作人员根据本技术所做的不超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调整和改动,应该认为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注塑产品内凹槽脱模机构,包括滑块、斜顶、弹簧、铲机、底板、限位块、针底板、 顶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块设于产品内型腔的四个斜对角位置,与产品内型腔表面呈 45度角倾斜,滑块前端的铲机紧贴滑块前端的斜面,该滑块的里面设有弹簧,后模上的限位块用螺钉紧固在顶针板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产品内凹槽脱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块在开模后,滑块脱离铲机后,在弹簧的作用下,沿着45度角倾斜位置直线运动内向抽芯,产品的四个角实现脱模;注塑机顶杆将针底板顶出至限位块限位处,斜顶将产品整体顶出,成功脱模;合模时斜顶首先复位,然后滑块后部位导向斜面的作用下使滑块进芯,滑块压紧使弹簧处于压缩状态。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注塑产品内凹槽脱模机构,主要是注塑产品的模具,包括滑块、斜顶、弹簧、铲机、底板、限位块、针底板、顶针板,所述的滑块设于产品内型腔的四个斜对角位置,与产品内型腔表面呈45度角倾斜,滑块前端的铲机紧贴滑块前端的斜面,该滑块的里面设有弹簧,后模上的限位块用螺钉紧固在顶针板上。本技术提供的机构结构合理、可靠,它在开模的同时,首先在弹簧的作用下向产品中心抽动四个斜角滑块,使得滑块在相向或者相反运动时都能正确的到位,避免损坏滑块。滑块抽动后再由斜顶顶出整个产品实现脱模动作。文档编号B29C45/44GK202037822SQ20112007711公开日2011年1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21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21日专利技术者严雄杰, 饶观培 申请人:中山市恒滨塑胶模具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注塑产品内凹槽脱模机构,包括滑块、斜顶、弹簧、铲机、底板、限位块、针底板、顶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块设于产品内型腔的四个斜对角位置,与产品内型腔表面呈45度角倾斜,滑块前端的铲机紧贴滑块前端的斜面,该滑块的里面设有弹簧,后模上的限位块用螺钉紧固在顶针板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雄杰饶观培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恒滨塑胶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