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与人互动烹饪的智能电磁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58194 阅读:2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与人互动烹饪的智能电磁炉,该智能电磁炉的主控板上包括有CPU微处理器和程序存储器,在CPU微处理器的控制下,采用有线或无线通讯方式,将“菜肴烹饪加工数据”下载至电磁炉中保存。对各种菜肴可通过信息读取窗、数字小键盘或无线通讯方式等方式调用相关菜肴烹饪加工数据,对烹饪过程的温度和时间进行精确的自动控制。在整个烹饪加工过程中,通过语音、文字等形式与人互动,提示何时加油、下菜、翻炒、加水、加调料等人工操作。从而使菜肴的烹饪过程,达到自动烹饪标准化的要求。可大规模快速制作美味的中国菜肴,还可带动相关产业(如菜肴半成品加工、配送等)的快速发展。对未来信息化社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烹饪设备
,尤其是涉及可按设定程序自动进行精确控制烹饪的温度、加热时间和提示操作步骤的一种与人互动烹饪的智能电磁炉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电子炉具测量烹饪温度的方法,大多是采用接触式热敏电阻或热电偶温度传感器来检测锅具的温度,将检测的温度变化信号传给电子炉具的主控板处理, 调节控制加热功率,以期获得理想的烹饪效果。但由于热电偶温度传感器有很大的滞后性, 反应速度慢,难以做到准确、及时的控温效果;而热敏电阻虽然热容量小,反应速度快,但用热敏电阻温度传感器直接检测锅具温度安装难度大,很难达到防水、防漏电的要求。所以一股都是采用间接检测锅具温度的方法。如电磁炉是将热敏电阻放置在微晶陶瓷板的下面间接检测锅具的温度,而微晶陶瓷板本身是不良热导体,从而导致对锅具(食物)的温度检测不准确和滞后,也难以做到准确及时的控温,极大地影响烹饪效果。一道美味佳肴的烹饪过程,除了精确的控制温度和时间外,何时加油、下菜、翻炒、 加水、加调料等人工操作也是很重要的操作环节。而目前市场上现有的自动烹饪炉具,只是利用自身固定存储的烹饪温度、时间数据进行控制烹饪过程。这种自动烹饪炉具存储的烹饪数据较少,也不具备与人进行互动烹饪操作的功能,不能满足各式菜肴的烹饪要求,很难达到预期的理想烹饪效果。因此,有必要研制一种可按设定程序自动进行精确控制烹饪的温度、加热时间等, 并可通过语音、文字与人互动烹饪的智能电磁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与人互动烹饪的智能电磁炉,可按设定程序自动进行精确控制烹饪的温度、加热时间,并可提示操作步骤,能够达到烹饪自动标准化的要求,具备大规模制作美味佳肴的条件。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种与人互动烹饪的智能电磁炉,包括有炉体和安装在炉体内腔中的加热线圈盘和主控板,以及安装在炉体壳体上的控制面板,炉体靠近加热线圈盘的外表面设置有晶化陶瓷面板,其中,还包括有靠近炉体晶化陶瓷面板中部区域设置的位于炉体内腔中的测温探头,以及安装在炉体壳体上的通讯接口 ;所述主控板上包括有CPU微处理器和程序存储器,程序存储器与CPU微处理器连接,程序存储器中存储有参照高级厨师制作食品的烹饪过程编制的食品烹饪加工数据;所述食品烹饪加工数据包括控温、定时、与人互动操作的食品烹饪加工步骤信息;CPU微处理器根据程序存储器中的食品烹饪加工数据和测温探头反馈的温度信息,控制加热线圈盘的加热功率和时间。所述晶化陶瓷面板为一种可透红外光的晶化陶瓷面板,该晶化陶瓷面板的构成, 是在晶化陶瓷面板上,正对于加热线圈盘的正中心设有一透光孔,在透光孔上设有耐高温透红外线的玻璃窗,该耐高温透红外线玻璃窗通过耐高温胶粘接在晶化陶瓷面板上,形成一整体构件。所述测温探头采用红外测温探头,安装在主控板上或安装在炉体上,探头朝向晶化陶瓷面板正中部,位于加热线圈盘的正中心,正对于透光孔。所述炉具还包括有安装在炉体壳体上的扬声器,炉体壳体上设置有发音孔。所述炉具的控制面板上包括有信息读取窗、数字小键盘、显示器、控制开关和指示灯,所述信息读取窗、数字小键盘、显示器、控制开关和指示灯均位于炉具的晶化陶瓷面板侧部靠近操作者的位置。所述炉具的主控板包括有功率控制模块、功率驱动模块、LC振荡电路和监控保护模块,功率控制模块的输入端与CPU微处理器连接,功率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功率驱动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功率驱动模块的输出端与LC振荡电路连接,LC振荡电路的输出端分别连接加热线圈盘和监控保护模块;CPU微处理器对检测的锅具实时温度和设定的温度进行比较、处理并输出控制信号至功率控制模块,再经功率驱动模块进行功率放大后,驱动加热线圈盘进行加热功率调节;监控保护模块的输入端与LC振荡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监控保护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功率控制模块和CPU微处理器连接,用于监控市电或电路发生故障时, 发出保护控制信号,停止加热,对功率驱动模块的元件和加热线圈盘实施保护。所述炉具的主控板包括有红外测温模块,红外测温模块的输入端与红外测温探头连接,输出端与CPU微处理器连接;红外测温模块用于精确地检测锅具的实时温度并将温度信息发送给CPU微处理器。红外测温探头经加热线圈盘中心、透红外光的晶化陶瓷面板直接测量锅具底部的实时温度,测温精度达到1 2°c,并将所测量的锅底温度值,经红外测温模块传送给主控板CPU微处理器,经CPU微处理器运算处理后,控制加热线圈盘的输出功率。所述炉具的主控板包括有通讯模块,通讯模块的输入端与通讯接口连接,通讯模块的输出端与CPU微处理器连接,通讯模块采用有线或无线通讯方式,用于下载各种食品烹饪加工数据,并存储于程序存储器中;或者与其它外部智能设备进行数据交换,调用程序存储器中的食品烹饪加工数据,或实现交互操作等功能。所述炉具的主控板包括有语音驱动模块,语音驱动模块的输入端与CPU微处理器连接,输出端与扬声器连接,语音驱动模块通过语音播放方式提示加工菜肴的操作步骤,传递与人互动烹饪的操作信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涉及一种与人互动烹饪的智能电磁炉,为一种可按设定程序自动进行精确控制烹饪的温度、加热时间等,并可通过语音提示客户何时加油、下菜、翻炒、加水、加调料等互动烹饪的智能电磁炉。可应用于餐厅、家庭等任何烹饪场合。由于本技术所述的智能电磁炉,首次采用有线或无线通讯方式,将食品烹饪加工数据下载至智能电磁炉中保存。对各种菜肴可调用相关食品烹饪加工数据。采用红外测温技术精确的检测锅具的实时温度,与炉内的控温、加热等部件构成一个闭环的控制系统,在CPU微处理器的运算、处理和控制下,可对烹饪过程的温度和时间进行精确的自动控制。在整个烹饪加工过程中,首次采用通过语音、文字等形式与人互动,提示何时加油、下菜、翻炒、加水、加调料等烹饪加工的操作方法。从而使菜肴的烹饪过程,达到自动烹饪标准化的要求。由于‘食品烹饪加工数据’是针对各式方便菜肴,参照高级厨师制作菜肴的烹饪过程编制的,在此‘食品烹饪加工数据’和智能电磁炉的控制和提示下,即便是普通人也能制作出可与高级厨师媲美的美味佳肴。使普通市民在家中用少量的时间进行制作,就可享受到星级酒店的美味佳肴,有效的解决了人们日常饮食高享受和低消费的矛盾;也可使酒店的普通厨师制作出高级厨师所能制作的佳肴,节约酒店的用工成本。采用本技术的智能电磁炉和烹饪方法,可使制作工艺复杂的中国菜肴趋于简单化,可大规模快速制作美味佳肴像‘肯德基’ 一样在全国复制,还可带动相关产业如菜肴半成品加工、配送等行业的快速发展。这对未来信息化社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附图说明图Ia是本技术一种与人互动烹饪的智能电磁炉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Ib是本技术一种与人互动烹饪的智能电磁炉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Ic是本技术一种与人互动烹饪的智能电磁炉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与人互动烹饪的智能电磁炉的局部放大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与人互动烹饪的智能电磁炉与锅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与人互动烹饪的智能电磁炉的主控板和控制面板原理框图;图5是本技术一种与人互动烹饪的智能电磁炉的工作方法的菜肴加工流程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炉体;2、加热线圈盘;3、主控板;4、控制面板;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与人互动烹饪的智能电磁炉,包括有:炉体和安装在炉体内腔中的加热线圈盘和主控板,以及安装在炉体壳体上的控制面板,炉体靠近加热线圈盘的外表面设置有晶化陶瓷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靠近炉体晶化陶瓷面板中部区域设置的位于炉体内腔中的测温探头,以及安装在炉体壳体上的通讯接口;所述主控板上包括有CPU微处理器和程序存储器,程序存储器与CPU微处理器连接,程序存储器中存储有参照高级厨师制作食品的烹饪过程编制的食品烹饪加工数据;所述食品烹饪加工数据包括控温、定时、与人互动操作的食品烹饪加工步骤信息;CPU微处理器根据程序存储器中的食品烹饪加工数据和测温探头反馈的温度信息,控制加热线圈盘的加热功率和时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述强黄建东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优特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