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扇出信号线结构及显示面板。此扇出信号线结构包括若干条扇出信号线和阻值补偿单元。扇出信号线是呈扇形设置,阻值补偿单元是形成于扇出信号线上,用以补偿扇出信号线之间的阻值差异。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扇出信号线结构可应用于显示面板中,以确保信号传输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扇出信号线结构及显示面板,特别是涉及一种可改善信号线之间的阻值差异问题的扇出信号线结构及显示面板。
技术介绍
在电子构装制程中,例如高脚数集成电路、或者于小面积低脚数集成电路的覆晶球栅阵列构装(Ball Grid Array)制程中,需将芯片上的输出/入端焊垫,经由重新分布制程(Redistribution Process)来重新排列成阵列形式(Array)。由于一般印刷电路板 (Print Circuit Board, PCB)在制程布局上无法配合高密度输出/入接脚的集成电路,因此需先将覆晶芯片接合于高密度的基板,再经由高密度基板将芯片的输出/入接脚转换扇出(Fan-out)成面积与间距较大的分布。以显示器的电路结构为例,例如液晶显示器,其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域和外围区域,显示区域是用以显示影像,外围区域具有驱动集成电路antegrated Circuit, IC)压合区域(Bonding Area)和扇出区(Fanout Area),驱动IC压合区域是用以供驱动IC来接合于面板上,扇出区设有多条呈扇形分布的信号线,用以连接显示区域内的线路与外围区域的驱动电路。然而,由于扇出区的信号线是呈扇形分布,因而在扇出区中的全部信号线长度并不一致,并具有信号线的电阻值不一致的问题。例如,在扇出区中间位置的信号线长度是短于在扇出区外侧位置的信号线长度,因而两者之间具有相当大的阻值差异,容易影响信号的传送质量,进而造成例如显示画面明暗不一致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扇出信号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出信号线结构包括若干条扇出信号线,其呈扇形设置;以及阻值补偿单元,形成于所述扇出信号线上,其中所述阻值补偿单元包括截断区域,形成于所述扇出信号线上,以截断所述扇出信号线;绝缘层,形成于所述扇出信号线上,并部分填充于所述截断区域中,其中所述绝缘层具有若干个接触窗,其分别形成于所述截断区域的相对两侧,以暴露出所述扇出信号线; 以及导电层,形成于所述绝缘层上,并通过所述接触窗来电性连接所述扇出信号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主动区;若干条信号线,配置于所述主动区上;以及扇出信号线结构,设置于所述主动区的周围,用以连接所述信号线,其中所述扇出信号线结构包括若干条扇出信号线,其呈扇形设置;以及阻值补偿单元,形成于所述扇出信号线上,其中所述阻值补偿单元包括截断区域,形成于所述扇出信号线上,以截断所述扇出信号线;绝缘层,形成于所述扇出信号线上,并部分填充于所述截断区域中,其中所述绝缘层具有若干个接触窗,其分别形成于所述截断区域的相对两侧,以暴露出所述扇出信号线; 以及导电层,形成于所述绝缘层上,并通过所述接触窗来电性连接所述扇出信号线。本专利技术的扇出信号线结构及其应用的显示面板可补偿扇出信号线之间的阻值差异,以改善信号线之间的阻值差异问题,均勻化整体信号线电阻值,确保信号传输质量。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内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优选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显示依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示意图;图2显示依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接合区域和扇出信号线结构的示意图;图3显示依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阻值补偿单元的剖面示意图;图4显示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扇出信号线结构的局部示意图;图5显示依照本专利技术的扇出信号线结构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图6显示依照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扇出信号线结构的示意图;图7显示依照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例的扇出信号线结构的示意图;图8显示依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四实施例的扇出信号线结构的示意图;以及图9显示依照本专利技术的第五实施例的扇出信号线结构的部分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式,用以例示本专利技术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本专利技术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专利技术,而非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在以下实施例中,在不同的图中,相同部分是以相同标号表示。请参照图1,其显示依照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扇出信号线结构可例如应用于一显示面板100,以延伸或扩散电性路径,显示面板100更可应用于各种不同的显示器上,例如液晶显示器(LiquidCrystal Display, IXD)、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Organic Electro LuminescenceDisplay, OEL)、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 (Organic Light Emission DiodeDisplay,0LED)、发光^极管显不器(Light Emission Diode Display,LED)、等离子显示面板(Plasma Display Panel, PDP)、场放射显示器 (Field EmissionDisplay)、纳米炭管显示器或电子墨水(E_ink)显示器等。在一实施例中, 当显示面板100例如为液晶显示面板时,显示面板100可组合背光模块(未绘示),以形成液晶显示装置。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00包括主动区110、若干个接合区域(bonding4area) 120、若干条信号线130及扇出(Fan-out)信号线结构140。显示面板100的基板可为透明基板,例如石英基板、玻璃基板或可挠性基板。这些信号线130可为扫描线或数据线, 作为扫描线或数据线的该些信号线130彼此平行地配置于主动区110上,且该些扫描线与数据线相互交错地形成此主动区110,用以显示影像,其中主动区110具有若干个像素(未绘示)和若干个薄膜晶体管(未绘示)。接合区域120是形成于此主动区110的至少一侧 (亦即显示面板100的周围区域),每一接合区域120具有若干个接合垫(未绘示),用以接合驱动集成电路(Driver IC),例如数据驱动集成电路和间极驱动集成电路。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信号线130例如为若干条扫描线或若干条数据线,其平行地配置显示面板100上,并相互交错地形成主动区110。请参照图1和图2,图2显示依照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接合区域120和扇出信号线结构140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扇出信号线结构140是设置于主动区110的周围,并位于接合区域120和信号线130之间,用以连接于接合区域120的接合垫与信号线130之间,因而可电性连接接合区域120所接合的驱动集成电路及信号线130,而可提供驱动电路的信号至信号线130(如扫描线与数据线)。此扇出信号线结构140包含有若干条扇出信号线141、至少一阻值补偿单元142、第一扇出信号线区143、第二扇出信号线区144及第三扇出信号线区145。此些扇出信号线141是呈扇形(Fan Configuration)排列,且扇出信号线141的长度是由扇型的两外侧往内侧递减。扇出信号线141的材料可例如为Au、Al、 Ag、Cu、Mn、Cr、Ta或其任意合金。阻值补偿单元142是形成于此些扇出信号线141的其中至少一条扇出信号线上,用以补偿此些扇出信号线141彼此之间因长度不同而造成的阻值差异,藉以使此些扇出信号线141可具有实质一致相同的阻值。其中,阻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扇出信号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出信号线结构包括:若干条扇出信号线,其呈扇形设置;以及阻值补偿单元,形成于所述扇出信号线上,其中所述阻值补偿单元包括:截断区域,形成于所述扇出信号线上,以截断所述扇出信号线;绝缘层,形成于所述扇出信号线上,并部分填充于所述截断区域中,其中所述绝缘层具有若干个接触窗,其分别形成于所述截断区域的相对两侧,以暴露出所述扇出信号线;以及导电层,形成于所述绝缘层上,并通过所述接触窗来电性连接所述扇出信号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荣峰,李昆政,曾汉麟,
申请(专利权)人:瀚宇彩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