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魏林专利>正文

一种模块化双电源逆变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57387 阅读:3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源逆变器,具体为一种模块化双电源逆变器。一种模块化双电源逆变器,由直流逆变器电路、PFC校正电路组成,其特征在于:交流输入口设置在PFC校正电路前端,PFC校正电路的输出端分为Bus+端和Bus-端,Bus+端和Bus-端与直流逆变器电路的高频隔离级整流输出端并联,即Bus+端通过保险Fuse3与直流逆变器电路的D1/D2的阴极相连,Bus-端经保险Fuse4与直流逆变器电路的D3/D4的阳极相连,PFC校正电路的N线端与直流逆变器电路的C1/C2串联的中点相连,PFC校正电路设置有选择开关PB。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成本低廉,效率高。(*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源逆变器,具体为一种模块化双电源逆变器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广泛使用的逆变器原理如下48V直流输入,通过高频隔离后,得到一个直流电压,然后通过逆变桥臂逆变,滤波后得到稳定的交流输出。此电路简单,但只能从直流输入侧获得能量,由于直流输入是从交流电通过PFC校正,然后隔离变换整流滤波后得到,通过两级变换,已经产生了大约6%的损失,然后通过再通过高频隔离变换,进行DC/DC 升压,将又产生大约6%的损失,再逆变出交流又产生了大约3%的损失。这样从交流输入到交流输出经过的变换环节过多,效率不高,同时经过的环节多,可靠性也降低。逆变器通常是指将直流逆变为交流输出的装置,即DC/AC变换。它被广泛使用在主要设备为直流供电方式,但少部分为交流供电的场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正是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高效隔离逆变器电路,目的在于成本低廉,效率高。本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模块化双电源逆变器,由直流逆变器电路、PFC校正电路组成,其特征在于 交流输入口设置在PFC校正电路前端,PFC校正电路的输出端分为Bus+端和Bus-端,Bus+ 端和Bus-端与直流逆变器电路的高频隔离级整流输出端并联,即Bus+端通过保险Fuse3 与直流逆变器电路的D1/D2的阴极相连,Bus-端经保险Fuse4与直流逆变器电路的D3/D4 的阳极相连,PFC校正电路的N线端与直流逆变器电路的C1/C2串联的中点相连,PFC校正电路设置有选择开关PB。直流输入侧的变换与常见的逆变器一样,直流输入,通过高频隔离后,得到一个直流电压,然后通过逆变桥臂逆变,滤波后得到稳定的交流输出。为了减少损耗,增加了交流输入口。输入的交流电,通过升压整流电路,完成了升压和PFC校正的功能,使输入的功率因数高,输入侧谐波电流小;同时该级变换是不隔离的单级变换,效率较高。从PFC校正电路输出了 Bus+和Bus-两个电压,直接与直流输入的高频隔离级整流输出端并联,即Bus+ 经Fuse3与D1/D2的阴极相连,Bus-经Fuse4与D3/D4的阳极相连。N线与C1/C2串联的中点相连。再经逆变电路,滤波电路后,输出稳定的交流电压。在交流电PFC校正电路上,有一个选择开关PB,当其闭合时,交流电输入经PFC校正后的输出将高于直流输入隔离升压后的电压,逆变部分从交流电吸取功率,当交流电消失时,直流输入隔离升压后的电压自然顶上,实现了交流电和直流电的自然零切换,当交流电恢复时,PFC校正输出电压重新高于直流隔离升压后的电压,逆变部分又从电流电吸取功率。当选择开关断开时,交流电输入经 PFC校正后的输出将低于直流输入隔离升压后的电压,逆变部分从直流输入侧吸取功率,当直流输入消失时,交流电输入经PFC校正电路输出的电压自然顶上,实现了直流电和交流电的自然零切换,当直流电恢复时,直流隔离升压后的电压又重新高于PFC校正输出电压, 逆变部分又从直流电吸取功率。交流电经PFC校正整流电路输出电压和直流输入侧高频隔离升压整流后进行并联,实现了交流和直流源的双电源输入。并通过PB选择开关或软件的设定,可以实现交流优先或直流优先,另一路实现热备份,实现了两种电源输入的自然无扰零切换。交流电输入,经PFC校正之后的输出,可以给多个模块模块共用,这样不必每个逆变模块均有一套交流电输入PFC校正电路,而只需要在逆变模块引出并接点的端子,就可以实现交流和直流的双电源的切换,这样使得逆变模块设计简单,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直流逆变器电路、2——PFC校正电路、3——Bus+端、4——Bus-端、 5——保险Fuse3、6——D1/D2的阴极、7——保险Fuse4、8——D3/D4的阳极、9——N线端、 10——C1/C2串联的中点相、11——选择开关PB。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一种模块化双电源逆变器,由直流逆变器电路、PFC校正电路组成,其特征在于交流输入口设置在PFC校正电路前端,PFC校正电路的输出端分为Bus+端和 Bus-端,Bus+端和Bus-端与直流逆变器电路的高频隔离级整流输出端并联,即Bus+端通过保险Fuse3与直流逆变器电路的D1/D2的阴极相连,Bus-端经保险Fuse4与直流逆变器电路的D3/D4的阳极相连,PFC校正电路的N线端与直流逆变器电路的C1/C2串联的中点相连,PFC校正电路设置有选择开关PB。直流输入侧的变换与常见的逆变器一样,直流输入,通过高频隔离后,得到一个直流电压,然后通过逆变桥臂逆变,滤波后得到稳定的交流输出。为了减少损耗,增加了交流输入口。输入的交流电,通过升压整流电路,完成了升压和PFC校正的功能,使输入的功率因数高,输入侧谐波电流小;同时该级变换是不隔离的单级变换,效率较高。从PFC校正电路输出了 Bus+和Bus-两个电压,直接与直流输入的高频隔离级整流输出端并联,即Bus+ 经Fuse3与D1/D2的阴极相连,Bus-经Fuse4与D3/D4的阳极相连。N线与C1/C2串联的中点相连。再经逆变电路,滤波电路后,输出稳定的交流电压。在交流电PFC校正电路上,有一个选择开关PB,当其闭合时,交流电输入经PFC校正后的输出将高于直流输入隔离升压后的电压,逆变部分从交流电吸取功率,当交流电消失时,直流输入隔离升压后的电压自然顶上,实现了交流电和直流电的自然零切换,当交流电恢复时,PFC校正输出电压重新高于直流隔离升压后的电压,逆变部分又从电流电吸取功率。当选择开关断开时,交流电输入经 PFC校正后的输出将低于直流输入隔离升压后的电压,逆变部分从直流输入侧吸取功率,当直流输入消失时,交流电输入经PFC校正电路输出的电压自然顶上,实现了直流电和交流电的自然零切换,当直流电恢复时,直流隔离升压后的电压又重新高于PFC校正输出电压, 逆变部分又从直流电吸取功率。交流电经PFC校正整流电路输出电压和直流输入侧高频隔离升压整流后进行并联,实现了交流和直流源的双电源输入。并通过PB选择开关或软件的设定,可以实现交流优先或直流优先,另一路实现热备份,实现了两种电源输入的自然无扰零切换。 交流电输入,经PFC校正之后的输出,可以给多个模块模块共用,这样不必每个逆变模块均有一套交流电输入PFC校正电路,而只需要在逆变模块引出并接点的端子,就可以实现交流和直流的双电源的切换,这样使得逆变模块设计简单,成本低。权利要求1. 一种模块化双电源逆变器,由直流逆变器电路、PFC校正电路组成,其特征在于交流输入口设置在PFC校正电路前端,PFC校正电路的输出端分为Bus+端和Bus-端,Bus+端和Bus-端与直流逆变器电路的高频隔离级整流输出端并联,即Bus+端通过保险Fuse3与直流逆变器电路的D1/D2的阴极相连,Bus-端经保险Fuse4与直流逆变器电路的D3/D4的阳极相连,PFC校正电路的N线端与直流逆变器电路的C1/C2串联的中点相连,PFC校正电路设置有选择开关PB。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源逆变器,具体为一种模块化双电源逆变器。一种模块化双电源逆变器,由直流逆变器电路、PFC校正电路组成,其特征在于交流输入口设置在PFC校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块化双电源逆变器,由直流逆变器电路、PFC校正电路组成,其特征在于:交流输入口设置在PFC校正电路前端,PFC校正电路的输出端分为Bus+端和Bus-端,Bus+端和Bus-端与直流逆变器电路的高频隔离级整流输出端并联,即Bus+端通过保险Fuse3与直流逆变器电路的D1/D2的阴极相连,Bus-端经保险Fuse4与直流逆变器电路的D3/D4的阳极相连,PFC校正电路的N线端与直流逆变器电路的C1/C2串联的中点相连,PFC校正电路设置有选择开关PB。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林
申请(专利权)人:魏林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