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德州学院专利>正文

电子设计竞赛电路设计学习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57154 阅读:3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子设计竞赛电路设计学习机,主要由总电源开关(1)、PNP三极管放大模块(2)、NPN三极管放大模块(3)、分立器件多级放大模块(4)、LM358运放模块(5)、LM324运放模块(6)、OP系列运放模块(7)、桥式放大器模块(8)、LM386功放模块(9)、OTL互补对称功率放大模块(10)、OCL互补对称功率放大模块(11)、信号产生模块(12)、晶体振荡模块(13)、555时基模块(14)、单、双向可控硅模块(15)、小型直流继电器驱动模块(16)、直流电机驱动模块(17)、步进电机驱动模块(18)、模拟、数字信号光电耦合模块(19)、PT2262、PI2272编解码模块(20)、RF905无线收发模块(21)、±3.3V电源模块(22)、±5.5V电源模块(23)、±12V电源模块(24)、LM339电压比较器模块(25)、AD0832模数转换模块(26)、DA0832数模转换(27)组成。它将多种实用的单元电路组合在一个实验学习机上,结构简单、功能强大,实用方便。一机在手即可对种功能电路的设计思路,组成方式,性能特点认识清楚,尽快掌握,为参训人员提供了一种良好的学习工具。(*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子产品,具体地说是一种电路设计创新学习工具。
技术介绍
大学生参加各类电子设计竞赛前需要进行电子电路设计知识的综合培训,要对参训学生进行电路设计、功能扩展、实践制作、性能测试等方面的强化训练。训练中需要大量的器件支撑方可达到目的,为了节约训练成本,规范训练内容,提高训练效果,根据专利技术人多年的培训经验,设计了本技术。本技术主要由25个模块组成,每个模块各自可以成为独立的知识单元,也可以相互组合,因此,可以为不同基础知识的受训人员提供得心应手的学习工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优质高效、使用简单方便、功能较为齐全的电路设计学习训练工具。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一个合适的箱体内设计有总电源开关(1)、PNP三极管放大模块( 、NPN三极管放大模块( 、分立器件多级放大模块、LM358运放模块( ,LM324运放模块(6)、0P系列运放模块(7)、桥式放大器模块(8)、 LM386功放模块(9)、0TL互补对称功率放大模块(10)、0CL互补对称功率放大模块(11)、信号产生模块(12)、晶体振荡模块(13)、555时基模块(14)、单、双向可控硅模块(15)、小型直流继电器驱动模块(16)、直流电机驱动模块(17)、步进电机驱动模块(18)、模拟、数字信号光电耦合模块(19)、PT2262, PI2272编解码模块(20)、RF905无线收发模块(21)、士3. 3V 电源模块0 、士5. 5V电源模块、士 12V电源模块04)、LM339电压比较器模块05)、 AD0832模数转换模块06)、DA0832数模转换07)。各模块的作用为1、控制总电源的开或关。2、单级PNP三极管放大器。3、单级NPN三极管放大器。4、分立器件多级放大器。5、微小小号的摄取与放大。6、高性能双运放LM358典型应用。7、四运放LM324典型应用。8、OP系列运放的典型应用9、音频功放LM386典型应用10、功放OTL互补对称功率放大器。11、OCL互补对称功率放大器。12、产生高低频正弦和方波信号。13、石英晶体振荡器的组成与应用。14、555 典型应用。15、单、双向可控的控制和输出特性与应用。16、驱动小型直流继电器。17、驱动直流电机。18、驱动步进电机。19、模拟、数字光耦。20、PT2262, PI2272编解码控制与应用。21、RF905 无线收发。22、士3. 3V 电源输出。23、士5. V 电源输出。24、士 12V 电源输出。25、LM339电压比较器应用。 26、AD0832模数转换应用。27、DA0832数模转换应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将多种竞赛用电子设计必备电路组合到一起,结构简单、功能强大,实用方便。一机在手即可对多种功能电路的设计思路,组成方式,性能特点认识清楚,尽快掌握。还可将其作为应用范例融入到实际电路中去,成为多快好省学习电路设计的得力工具。附图说明附图是本技术的实施结构示意图。图中总电源开关(1)、PNP三极管放大模块O)、NPN三极管放大模块(3)、分立器件多级放大模块(4)、LM358运放模块(5) ,LM324运放模块(6)、0P系列运放模块(7)、桥式放大器模块(8)、LM386功放模块(9)、OTL互补对称功率放大模块(10)、OCL互补对称功率放大模块(11)、信号产生模块(12)、晶体振荡模块(1;3)、555时基模块(14)、单、双向可控硅模块(15)、小型直流继电器驱动模块(16)、直流电机驱动模块(17)、步进电机驱动模块 (18)、模拟、数字信号光电耦合模块(19)、PT2^52、PI2272编解码模块(20)、RF905无线收发模块(21)、士 3. 3V电源模块(22)、士 5. 5V电源模块(23)、士 12V电源模块(24)、LM339电压比较器模块05)、AD0832模数转换模块06)、DA0832数模转换07)。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说明对本技术作以下具体的详细说明如附图所示,本技术的结构包括总电源开关(1)、PNP三极管放大模块(2)、NPN三极管放大模块(3)、分立器件多级放大模块(4)、LM358运放模块( 、LM324运放模块(6)、桥式放大器模块(8)、LM386功放模块(9)、OTL互补对称功率放大模块(10)、OCL互补对称功率放大模块(11)、信号产生模块(12)、晶体振荡模块(1;3)、555时基模块(14)、单、双向可控硅模块(15)、小型直流继电器驱动模块(16)、直流电机驱动模块(17)、步进电机驱动模块(18)、模拟、数字信号光电耦合模块(19)、PT2262, PI2272编解码模块(20)、RF905无线收发模块(21)、士3. 3V电源模块(22)、士 5. 5V电源模块(23)、士 12V电源模块(24)、LM339电压比较器模块(25)、AD0832 模数转换模块06)、DA0832数模转换(ZT)。其特征在于学习机的左侧从上而下依次设置有总电源开关(1)、PNP三极管放大模块( 、NPN三极管放大模块( 、分立器件多级放大模块(4)、LM358运放模块( 、LM324运放模块(6),学习机的右侧从上而下依次设置有 DA0832数模转换(27)、PT2262, PI2272编解码模块(20)、RF905无线收发模块(21),学习机的中间部位设置有桥式放大器模块(8)、LM386功放模块(9)、OTL互补对称功率放大模块(10)、OCL互补对称功率放大模块(11)、信号产生模块(12)、晶体振荡模块(13),555时基模块(14)、单、双向可控硅模块(15)、小型直流继电器驱动模块(16)、直流电机驱动模块 (17)、步进电机驱动模块(18)、模拟、数字信号光电耦合模块(19),士3.3V电源模块02)、 士 5. 5V电源模块(23)、士 12V电源模块(24)、LM339电压比较器模块(25)、AD0832模数转换模块(26)。 上面所述的实施仅仅是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技术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中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技术请求保护的
技术实现思路
,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权利要求1.电子设计竞赛电路设计学习机,其特征在于学习机由总电源开关(1)、PNP三极管放大模块O)、NPN三极管放大模块(3)、分立器件多级放大模块G)、LM358运放模块(5)、 LM324运放模块(6)、OP系列运放模块(7)、桥式放大器模块( 、LM386功放模块⑶)、OTL 补对称功率放大模块(10)、0CL互补对称功率放大模块(11)、信号产生模块(12)、晶体振荡模块(1;3)、555时基模块(14)、单、双向可控硅模块(15)、小型直流继电器驱动模块(16)、 直流电机驱动模块(17)、步进电机驱动模块(18)、模拟、数字信号光电耦合模块(19)、 PT2262、PI2272编解码模块(20)、RF905无线收发模块(21)、士 3. 3V电源模块(22)、士 5. 5V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电子设计竞赛电路设计学习机,其特征在于学习机由总电源开关(1)、PNP三极管放大模块(2)、NPN三极管放大模块(3)、分立器件多级放大模块(4)、LM358运放模块(5)、LM324运放模块(6)、OP系列运放模块(7)、桥式放大器模块(8)、LM386功放模块(9)、OTL  补对称功率放大模块(10)、OCL互补对称功率放大模块(11)、信号产生模块(12)、晶体振荡模块(13)、555时基模块(14)、单、双向可控硅模块(15)、小型直流继电器驱动模块(16)、直流电机驱动模块(17)、步进电机驱动模块(18)、模拟、数字信号光电耦合模块(19)、PT2262、PI2272编解码模块(20)、RF905无线收发模块(21)、±3.3V电源模块(22)、±5.5V电源模块(23)、±12V电源模块(24)、LM339电压比较器模块(25)、AD0832模数转换模块(26)、DA0832数模转换(27)组成, 除电源和各电路间相连外,其他模块形成独立单元。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福安孙涛李丽欣
申请(专利权)人:德州学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