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空调机组中电子膨胀阀的开度的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856549 阅读:17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中央空调机组中电子膨胀阀的开度的控制方法,包括:步骤1:根据T吸与T目的差异改变所述电子膨胀阀的开度;步骤2:在改变所述电子膨胀阀的开度之后,当所述中央空调机组中压缩机运行满第一预定时间时,如果T排不在预定排气过热度范围内,则改变所述T目后转向所述步骤1,否则设定T目=To目然后转向所述步骤1,T吸表示所述中央空调机组中压缩机的实际吸气过热度,T排表示所述压缩机的实际排气过热度,T目表示所述压缩机的实际目标吸气过热度,To目表示所述压缩机的初始目标吸气过热度。本发明专利技术增强了中央空调机组的抗干扰性,提高了中央空调机组的可靠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在制冷中央空调系统中,有主要的四大部件压缩机、冷凝器、节流装置、蒸发器。 控制逻辑研究最广泛的是如何控制压缩机和节流装置,使得系统更高效、稳定。通常地,水冷机组的节流部件——电子膨胀阀——的控制又是基于采集的温度和压力传感器数据进行动作的。我们发现,在实际的水冷机组运行过程中,温度传感器或压力传感器会出现漂移,这种漂移是伴随着传感器本身、外界环境温度等因素产生的,受这些传感器漂移因素的影响,电子膨胀阀的动作就会受到影响,进而使水冷机组运行偏离正常轨道,引起故障。大型中央空调机组运行的稳定性和提升抗干扰能力是各中央空调厂家不断追求的方向。电子膨胀阀的开度控制有很多种方式,其中与过热度控制有关的主要是两种方式使用排气过热度(排气过热度=排气温度-排气压力对应的制冷剂饱和温度)控制,即通过排气过热度与目标过热度的增减来控制电子膨胀阀的开度;大部分公司使用吸气过热度(吸气过热度=吸气温度-吸气压力对应的制冷剂饱和温度)控制,即通过吸气过热度与目标过热度的增减来控制膨胀阀的开度。通常的,在制冷系统中温度和压力在数值变化速率上有很大的差异性,温度变化缓慢,压力变化迅速。现有的电子膨胀阀开度控制方式中,使用排气过热度控制,即用实际排气过热度与目标排气过热度的差异来调节膨胀阀的开度增减。在开机阶段,压缩机状态随时都在变动,压力变化迅速,而温度往往变化较慢,此时由传感器采集所得的数据计算得来的排气过热度,已经不能体现压缩机的瞬时运行状态,而停机或压缩机卸载时,也是有同样的情况出现。因此,虽然排气过热度对于监控压缩机和系统运行状态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但是那只是针对在相对稳态时——即压力和温度没有迅速和大幅度的变化情况下的。大部分情况下使用的是吸气过热度控制方式,在处理这种情况时表现就好些。因为传感器测量的位置处于低压侧,压力变化区间相对较窄,使用这种方式就可以不用过多考虑压力和温度响应及时的问题。但同时,对于吸气过热度而言,因为受系统设计本身影响数值不如排气过热度大,吸气过热度一般在2_5°C之间,排气过热度一般12-35°C之间(制冷剂不同,数值不同)。此时,若压力或温度传感器的漂移,就会引起吸气过热度变化较大, 进而影响电子膨胀阀开度控制,使系统失去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增强中央空调机组的抗干扰性,提高中央空调机组的可靠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包括步骤1 根据1 与T目的差异改变所述电子膨胀阀的开度,还包括步骤2 在改变所述电子膨胀阀的开度之后,当所述中央空调机组中压缩机运行满第一预定时间时,如果T _不在预定排气过热度范围内,则改变所述T目后转向所述步骤1,否则设定T目=T°目然后转向所述步骤1,Tft表示所述中央空调机组中压缩机的实际吸气过热度,1^表示所述压缩机的实际排气过热度,T目表示所述压缩机的实际目标吸气过热度,τ°目表示所述压缩机的初始目标吸气过热度。优选地,步骤2包括第一子步骤当且持续第二预定时间时,在(T° 目-2,T0目+2)范围内调节T目直至Tft> T2并持续第三预定时间或直至Tft< T3并持续第三预定时间,然后转向第二子步骤,否则直接转向第二子步骤;第二子步骤当Tfte (T2, T3) 且持续第四预定时间时,则将所述步骤1中的T目设定为等于T°目,然后转向所述步骤1,否则将所述步骤1中的T目设定为等于所述第一子步骤中调节后的T目,然后转向所述步骤1, 其中,T1 < T2 < T3 < T4,所述(T2, T3)为所述预定排气过热度范围,T1表示Tft过低时的预警进入值,T2表示Tfl^l低时的预警退出值,T3表示Tfl^l高时的预警退出值,T4表示Tfl^l 高时的预警进入值。优选地,在第一子步骤中当1^<1\且持续所述第二预定时间时,在(Τ°目-2,τ°目 +2)范围内以增幅为0.5°c的形式增加T目直至Tft>T2并持续所述第三预定时间;当Tft> T4且持续所述第二预定时间时,在(T°目-2,T°g+2)范围内以减幅为0.5°C的形式减小T目直至Tft< T3并持续所述第三预定时间。优选地,第一预定时间为10分钟,第二预定时间为5秒钟,第三预定时间为5秒钟,第四预定时间为30分钟。优选地,中央空调机组为水冷中央空调机组。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以吸气过热度与目标吸气过热度之间的比较结果来控制电子膨胀阀的开度,但是,通过改变机组在必要条件下的吸气过热度目标值,以实现排气过热度在规定合理范围内,即引入了排气过热度预警的方式,从而机组在抗扰性方面提升很大,提升了机组的可靠度;进一步,因为机组在正常运行时,排气过热度的值相对于吸气过热度绝对值大的多 (差1个数量级),所以,排气过热度受传感器漂移的影响也就小得多,同时在吸气过热度控制中使用了吸气压力传感器和吸气温度传感器2个量,而排气过热度预警中使用了排气压力传感器和排气温度传感器2个量,通过增加数据采集的样本量到2倍也减少了传感器漂移的机率。附图说明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本专利技术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图2示出了吸气过热度与电子膨胀阀开度之间关系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中央空调机组(例如水冷中央空调机组)的运行,根据不同制冷剂,正常运行时, 需要保持合适的排气过热度,排气过热度过低,制冷剂与润滑油不易分离,造成奔油,影响压缩机运行;排气过热度低,大量液态制冷剂进入压缩机,造成压缩机液击,同样影响压缩机寿命;而排气过热度过高,则会使冷凝压力过高或吸气压力过低,系统同样不稳定;所以,整个膨胀阀控制的根本,是排气过热度,但是直接控制排气过热度如
技术介绍
所述,较难以准确控制,所以现有技术中大部分控制是通过吸气过热度控制来间接影响排气过热度。但是又因为传感器的特性,吸气过热度控制又有局限性,为克服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通过引入排气过热度预警的方式,提供一种,即, 以吸气过热度与目标吸气过热度之间的比较结果来控制电子膨胀阀的开度,但是,通过改变机组在必要条件下的吸气过热度目标值,以实现排气过热度在规定合理范围内,从而机组在抗扰性方面提升很大,提升了机组的可靠度。 以下参见图1示出的流程图,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中央空调机组中电子膨胀阀开度的控制方法,先定义如下参数权利要求1.一种,包括 步骤1 根据1^与T目的差异改变所述电子膨胀阀的开度,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2 在改变所述电子膨胀阀的开度之后,当所述中央空调机组中压缩机运行满第一预定时间时,如果Tft不在预定排气过热度范围内,则改变所述T目后转向所述步骤1,否则设定T目=T0目然后转向所述步骤1,Tft表示所述中央空调机组中压缩机的实际吸气过热度, 1^表示所述压缩机的实际排气过热度, T目表示所述压缩机的实际目标吸气过热度, T0目表示所述压缩机的初始目标吸气过热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2包括第一子步骤当且持续第二预定时间时,在(T°目-2,T°g+2)范围内调节 T目直至Tft> T2并持续第三预定时间或直至Tft< T3并持续第三预定时间,然后转向第二子步骤,否则直接转向第二子步骤;第二子步骤当Tft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央空调机组中电子膨胀阀的开度的控制方法,包括:步骤1:根据T吸与T目的差异改变所述电子膨胀阀的开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2:在改变所述电子膨胀阀的开度之后,当所述中央空调机组中压缩机运行满第一预定时间时,如果T排不在预定排气过热度范围内,则改变所述T目后转向所述步骤1,否则设定T目=To目然后转向所述步骤1,T吸表示所述中央空调机组中压缩机的实际吸气过热度,T排表示所述压缩机的实际排气过热度,T目表示所述压缩机的实际目标吸气过热度,To目表示所述压缩机的初始目标吸气过热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庆超国德防赵雷王锡元尹叶俐
申请(专利权)人:海尔集团公司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