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嵌式触控面板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49375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内嵌式触控面板模块,其包括触控面板、至少一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至少一第二柔性印刷电路板,以及X侧控制板。触控面板至少包括基板与至少一读出线。所述读出线配置在基板上,用以提供读出信号。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通过贴合技术而与基板接合在一起,且其上配置有栅极驱动芯片。第二柔性印刷电路板通过所述贴合技术而与基板接合在一起,且其上配置有数据驱动芯片。X侧控制板耦接第二柔性印刷电路板。其中,所述读出线通过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第二柔性印刷电路板与基板而走线至X侧控制板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触控面板模块,且尤其涉及一种内嵌式触控面板模块
技术介绍
由于科技的日新月异,具有触控功能的显示装置(例如手机、PDA...等)已成为现今炙手可热的电子产品。图1绘示为传统内嵌式触控面板模块(In-cell touch panel module)的示意图。参照图1,内嵌式触控面板模块100包括触控面板101、Y侧控制板(Y_board)103、X侧控制板(X-board) 105,以及柔性印刷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FPC) 107a 107f。众所皆知的是,多条数据线(data line)DL与多条扫描线(scan line)SL的交错形成多个像素P。柔性印刷电路板107b与107c上配置有栅极驱动芯片109,用以循序提供扫描信号给触控面板101内的每一条扫描线SL。柔性印刷电路板107d、107e与107f上配置有数据驱动芯片111,用以提供显示数据给触控面板101内的每一条扫描线DL。每一条读出线(readoutlindRL会设计于X侧控制板105的对侧(如图1所绘示)。一般而言,每一条读出线RL皆必须通过额外设置的柔性印刷电路板107a而走线至Y侧控制板103上。如此一来,处理单元(未绘示)才能对每一条读出线RL所提供的读出信号(readout signal)进行处理,藉此来判断出使用者于触控面板101上所触碰的位置。然而,传统内嵌式触控面板模块100的设计方式不但会造成应用内嵌式触控面板模块 100的显示装置额缘较大,无法达到轻巧的目的,从而大幅降低显示装置的竞争力,并且更会增加内嵌式触控面板模块的制作成本与工艺复杂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内嵌式触控面板模块,其不但可以让显示装置更为轻巧,且更可以达到降低内嵌式触控面板模块的制作成本与工艺复杂度。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内嵌式触控面板模块,其包括触控面板、至少一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至少一第二柔性印刷电路板,以及X侧控制板。所述触控面板至少包括基板与至少一读出线,其中所述读出线配置在所述基板上,用以提供读出信号。所述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通过贴合技术而与所述基板接合在一起,且其上配置有栅极驱动芯片。所述第二柔性印刷电路板通过所述贴合技术而与所述基板接合在一起,且其上配置有数据驱动芯片。X侧控制板耦接所述第二柔性印刷电路板。于本专利技术一示范性实施例中,所述读出线通过所述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所述第二柔性印刷电路板与所述基板而走线至所述控制板上。于本专利技术一示范性实施例中,所述读取线不通过所述栅极驱动器芯片与所述数据驱动芯片的内部来进行走线。本专利技术所提出的内嵌式触控面板模块中的触控面板的所有读出线通过柔性印刷电路板与基板的方式而走线至用以处理所有读出信号的控制板(即X侧控制板)上。如此一来,即可省略传统的Y侧控制板与额外设置的柔性印刷电路板,从而让显示装置更为轻巧,且更可以降低嵌入式触控面板模块的制作成本与工艺复杂度。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本专利技术至少一实施例,并结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绘示为传统内嵌式触控面板模块的示意图;图2绘示为本专利技术一示范性实施例的内嵌式触控面板模块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揭示一种具有触控面板的显示装置,其不但可以减少额缘使用达到轻量化的目的,且更可以降低制作成本与工艺复杂度。而以下内容将针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与功效来做一详细描述给本领域技术人员参考。图2绘示为本专利技术一示范性实施例的内嵌式触控面板模块(In-cell touchpanel module)的示意图。参照图2,内嵌式触控面板模块200包括触控面板201、X侧控制板203, 以及柔性印刷电路板20 20^5。于本示范性实施例中,触控面板201具有玻璃基板 201a,且此玻璃基板201a上配置有多条扫描线SL、多条数据线DL、多条读出线RL,以及多个以阵列方式排列而成的像素P。于本示范性实施例中,多条数据线DL与多条扫描线SL的交错处形成多个像素P。 每一条读出线RL皆会被设计在X侧控制板203的对侧(如图2所绘示般,但并不限制于此),且每一条读出线RL的走线起点实质上靠近于触控面板201的显示区内的数据线DL的源头,藉以提供读出信号。另外,触控面板201可以为电阻式触控面板(resistive touch panel)、电容式触控面板(capacitive touch panel)或光学式触控面板(optical touch panel)。柔性印刷电路板20 与20 经由一种贴合(bonding)技术而与玻璃基板201a接合在一起,且于柔性印刷电路板20 与20 上各别配置栅极驱动芯片207。更清楚来说,柔性印刷电路板20 与205b藉由各向异性导电胶膜(anisotropic conductive adhesive) 或非导电性胶(Non-conductiveadhesive)而与玻璃基板201a接合在一起。另外,栅极驱动芯片207会通过封装工艺,例如薄膜覆晶封装工艺(chip on film, C0F)或卷带式承体封装工艺(tap carrier package,TCP),而各别配置在柔性印刷电路板20 与205b上,用以循序提供扫描信号给触控面板201内的每一条扫描线SL。柔性印刷电路板205c、205d与20 各别会通过一种贴合技术而与玻璃基板201a 接合在一起,且于柔性印刷电路板205c、205d与20 上各别配置数据驱动芯片209。更清楚来说,柔性印刷电路板205c、205d与20 藉由各向异性导电胶膜(ACF)而与玻璃基板 201a接合在一起。当然,柔性印刷电路板205c、205d与20 亦可藉由非导电性胶而与玻璃基板201a接合在一起。另外,数据驱动芯片209会通过封装工艺,例如薄膜覆晶封装工艺 (COF)或卷带式承体封装工艺(TCP),而配置在柔性印刷电路板205c、205d与20 上,用以提供显示数据给触控面板201内的每一条扫描线DL。X侧控制板203耦接柔性印刷电路板205c、205d与205e,且其内具有处理单元203a。当然,X侧控制板203内还包含时序控制器(timing controller, T-con)、DC-DC转换器,以及其它控制线路(皆未绘示),但这些实属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识,故而在此并不再加以赘述。于本示范性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各别在X侧控制板203以及柔性印刷电路板205c、 205d与20 上设置金手指的方式,并藉由各向异性导电胶膜或非导电性胶,以将X侧控制板203以及柔性印刷电路板205c、205d与20 耦接在一起。或者,可以通过直接焊接 (soldering)的方式将X侧控制板203以及柔性印刷电路板205c、205d与20 耦接在一起。然而,本示范性实施例皆不限制于此。于本示范性实施例中,读出线RL设置于玻璃基板201a上,并通过柔性印刷电路板 20fe、205b、205c(亦即柔性印刷电路板20fe、205b、205c周围的空置区域)、玻璃基板201a 以及两者间之电连接而走线至X侧控制板203上的处理单元203a。更清楚地说,读出线RL 设置于玻璃基板201a上,并藉由柔性印刷电路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嵌式触控面板模块,包括:触控面板,包括:基板;以及至少一读出线,配置在所述基板上,用以提供读出信号;至少一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通过贴合技术而与所述基板接合在一起,且其上配置有栅极驱动芯片;至少一第二柔性印刷电路板,通过所述贴合技术而与所述基板接合在一起,且其上配置有数据驱动芯片;以及X侧控制板,耦接所述第二柔性印刷电路板,其中,所述读出线通过所述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所述第二柔性印刷电路板与所述基板而走线至所述X侧控制板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宝云杨界雄
申请(专利权)人:瀚宇彩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