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有噻氟菌胺的复合杀菌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47837 阅读:2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含有噻氟菌胺的复合杀菌剂,该复合杀菌剂有噻氟菌胺与咯菌腈、乙嘧酚或氟环唑两种活性组分,噻氟菌胺与咯菌腈、乙嘧酚或氟环唑的质量比例为30~1∶1~30,加入分散剂、润湿剂、抗冻剂、增稠剂混合制备成悬浮剂、水分散粒剂。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各种成份作用机制不同,它们之间相互增效,病菌的抗药性降低,所以组合物的杀菌效果明显高于各个组分单用时的杀菌效果,即具有增效作用,且杀菌谱更广。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用于多种作物防治多种病害,主要对霜霉病、灰霉病、纹枯病、白粉病有很好的抑制效果,可用于香蕉、西瓜、黄瓜、西红柿、辣椒、水稻、小麦、柑橘等作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农药,具体是一种含有噻氟菌胺的复合杀菌剂
技术介绍
近年来由于单一用药和其它不科学的用药方式,多种作物病原菌如白粉病菌、霜霉病菌、疫病菌等已经产生了抗性,成为化学防治的一大难题。由于病菌产生抗性,导致频繁施药以及造成农民负担加重和环境污染加剧。为了应对人们对食品安全和居住环境越来越高的要求,延缓病菌抗性的产生,以及有效利用现有的农药品种资源,因而,开发新型的农药复配品种具有重要意义。噻氟菌胺为酰胺类化合物,是琥珀酸酯脱氢酶抑制剂,可防治多种植物病害,特别是担子菌丝核菌属真菌引起的病害,具有很强的内吸传导性。噻氟菌胺可用于茎叶处理,还可以用于拌种处理,使植物的根从土壤中持续吸收药剂,可在整个生长期中起到保护作用。咯菌腈作用机理与特点主要抑制葡萄糖磷酰化有关的转移,并抑制真菌菌丝体的生长,最终导致病菌死亡;防治对象作为叶面杀菌剂可用于防治雪腐镰孢菌、小麦网腥黑穗菌、立枯病菌等,对灰霉病有特效;作为种子处理剂主要用于谷物和韭谷物类作物中防治种传和土传病菌如链格孢属、壳二孢属、曲霉属、镰孢菌屑、长蠕孢屑、丝核菌属及青霉属菌寸。乙嘧酚属杂环类杀菌剂酚类化合物,内吸性极强,农作物的根茎叶都能够充分吸收,并可向新叶传导,具有较强的铲除、治疗和全面保护的功能。氟环唑是一种内吸性三唑类杀菌剂,其活性成分氟环唑抑制病菌麦角留醇的合成,阻碍病菌细胞壁的形成,并且氟环唑分子对一种真菌酶(14-dencthylase)有强力亲和性,与目前已知的杀菌剂相比,能更有效抑制病菌原真菌。氟环唑可提高作物的凡丁质酶活性,导致真菌吸器的收缩,抑制病菌侵入,对香蕉、葱蒜、芹菜、菜豆、瓜类、芦笋、花生、甜菜等作物上的叶斑病、白粉病、锈病以及葡萄上的炭疽病、白腐病等病害有良好的防效。上述噻氟菌胺和咯菌腈、乙嘧酚、氟环唑单独使用时,杀菌作用谱较窄,用药量大, 残效期短,容易产生抗药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效、低毒、环保,且有利于病菌抗性治理的一种含有噻氟菌胺的复合杀菌剂,以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专利技术人通过试验发现,本专利技术提出含有噻氟菌胺和咯菌腈、乙嘧酚、氟环唑中的一种活性成分组合的杀菌剂,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对农作物病害的防治效果明显提高、杀菌谱扩大。噻氟菌胺与咯菌腈、乙嘧酚或氟环唑杀菌剂结构类型不同、作用机制各异,二者复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延缓病原菌抗药性的产生和发展。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含有噻氟菌胺的杀菌复合物,该复合杀菌剂有噻氟菌胺与咯菌腈、乙嘧酚或氟环唑两种活性组分,噻氟菌胺与咯菌腈、乙嘧酚或氟环唑的质量比例为30 1 1 30, 经优选噻氟菌胺与咯菌腈、乙嘧酚或氟环唑的质量比例为15 1 1 20。本专利技术组合物中活性组分的含量取决于单独使用时的施用量,也取决于一种化合物与另一种化合物的混配比例以及增效作用程度,同时也与目标真菌有关。通常组合物中活性的重量百分含量为该组合物总重量的1 90%,较佳的为10% 80%。根据不同的制剂类型,活性组分含量为组合物总重量的1 90%,较佳的为10% 80%。根据不同的制剂类型,活性组分含量范围有所不同。通常液体制剂含有按重量计1 70%活性物质,较佳地为5 50% ;固体制剂含有按重量计5 85%的活性物质,较佳地为10 80%。本专利技术以噻氟菌胺与咯菌腈、乙嘧酚或氟环唑为活性成分的杀菌复合物,经优选按需要加工成可水分散粒剂、悬浮剂。1. 一种含噻氟菌胺的复合杀菌剂,该复合杀菌剂为悬浮剂,其组分及含量为噻氟菌胺1 30%经优选为1 15%咯菌腈、乙嘧酚或氟环唑1 30%经优选为1 20%润湿剂1 10%经优选为1 10%抗冻剂1 5%经优选为1 5%增稠剂0 4%经优选为0 4%分散剂1 4%经优选为1 4%余量用水补足至100%同左所有百分比为质量百分比,各组分含量百分数之和为100% ;所述润湿剂是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润湿渗透剂T、月桂醇硫酸钠、拉开粉或辛基酚聚氧乙烯基醚;所述抗冻剂是丙二醇或乙二醇;所述增稠剂是黄原胶或/和硅酸镁铝;所述分散剂是烷基萘磺酸盐、聚羧酸盐、亚甲基双萘磺酸钠、聚乙烯醇、木质素磺酸钠或木质素磺酸钙。2. 一种含噻氟菌胺的复合杀菌剂,该复合杀菌剂为水分散粒剂,其组分及含量为噻氟菌胺1 30%经优选为1 15%咯菌腈、乙嘧酚或氟环唑1 30%经优选为1 20%润湿剂1 11%经优选为1 11%分散剂1 10%经优选为1 10%崩解剂1 15%经优选为1 15%余量用填料补足至100%同左所有百分比为质量百分比,各组分含量百分数之和为100% ;所述润湿剂是十二烷基硫酸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润湿渗透剂T或月桂醇硫酸钠;所述分散剂是木质素磺酸钙、亚甲基双萘磺酸钠、烷基萘磺酸盐、ΝΝ0、甲基萘磺酸钠或木质素磺酸钠;所述崩解剂是硫酸铵、尿素或无水硫酸钠;所述填料是硅藻土、高岭土、凹凸棒土或玉米淀粉。上述的一种含噻氟菌胺的复合杀菌剂的水分散粒剂或悬浮剂,用于防治水稻的稻瘟病、纹枯病和恶苗病;防治小麦的白粉病;防治蕃茄和黄瓜的霜霉病。本专利技术的优点1.本专利技术的各种成份作用机制不同,它们之间相互增效,病菌的抗药性降低,所以组合物的杀菌效果明显高于各个组分单用时的杀菌效果,即具有增效作用,且杀菌谱更广。2.本专利技术可以用于多种作物防治多种病害,主要对白粉病、霜霉病、纹枯病、灰霉病有很好的抑制效果,可用于香蕉、西瓜、黄瓜、西红柿、辣椒、小麦、水稻、柑橘等作物。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110 %乙嘧酚·噻氟菌胺悬浮剂噻氟菌胺10g、乙嘧酚90g、烷基萘磺酸盐20g、烷基酚聚氧乙烯醚50g、黄原胶5g、 丙二醇30g,余量用水补足至lKg。将将上述各组分充分混合加入砂磨釜中研细加工,即得到IKg 10%乙嘧酚·噻氟菌胺悬浮剂。实施例220 %乙嘧酚·噻氟菌胺悬浮剂噻氟菌胺100g、乙嘧酚100g、聚羧酸盐20g、月桂醇硫酸钠80g、黄原胶3g、乙二醇 20g,余量用水补足至lKg。将上述各组分充分混合加入砂磨釜中研细加工,即得到IKg 20%乙嘧酚·噻氟菌胺悬浮剂。实施例335 %乙嘧酚·噻氟菌胺悬浮剂噻氟菌胺150g、乙嘧酚200g、亚甲基双萘磺酸钠30g、十二烷基苯磺酸钠60g、乙二醇20g,余量用水补足至lKg。将上述各组分充分混合加入砂磨釜中研细加工,即得到IKg 35%乙嘧酚·噻氟菌胺悬浮剂。实施例450 %乙嘧酚·噻氟菌胺悬浮剂 噻氟菌胺200g、乙嘧酚300g、亚甲基双萘磺酸钠40g、拉开粉80g、乙二醇20g,余量用水补足至lKg。将上述各组分充分混合加入砂磨釜中研细加工,即得到IKg 50%乙嘧酚·噻氟菌胺悬浮剂。实施例58%氟环唑·噻氟菌胺悬浮剂噻氟菌胺70g、氟环唑10g、烷基萘磺酸盐20g、润湿渗透剂T 30g、硅酸镁铝15g、黄原胶2g、乙二醇30g,余量用水补足至lKg。将上述各组分充分混合加入砂磨釜中研细加工,即得到IKg 8%氟环唑·噻氟菌胺悬浮剂。实施例615%氟环唑·噻氟菌胺悬浮剂噻氟菌胺120g、氟环唑30g、聚羧酸盐20g、十二烷基硫酸钠40g、硅酸镁铝20g、丙二醇30g,余量用水补足至l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含有噻氟菌胺的杀菌复合物,其特征在于,该复合杀菌剂以噻氟菌胺与咯菌腈、乙嘧酚或氟环唑为活性组分,噻氟菌胺与咯菌腈、乙嘧酚或氟环唑的质量比例为30~1∶1~3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迟海军韦荣相史万琪谭贤勇
申请(专利权)人:南宁市德丰富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