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眼镜架的鼻托,包括鼻架、固定件和鼻垫;鼻架上开有一卡孔,固定件为一可弹性变形的轴体结构,该固定件的一端与鼻垫相固接;固定件的另一端向内依次设有至少两个颈部,各个颈部之间由一挡块相互隔开;各个挡块的径向尺寸大于鼻架的卡孔的径向尺寸,各个颈部的径向尺寸小于鼻架的卡孔的径向尺寸;鼻架的卡孔由固定件的另一端呈可拆卸式地卡入固定件中,并卡装配合于固定件的其中一个颈部上。采用该鼻托后,鼻架与固定件之间呈可拆卸式相配合,拆装方便、快捷;鼻架的卡孔可与固定件的任意一个颈部相卡装配合,从而达到调整眼镜架的两鼻垫之间的距离的目的。(*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眼镜架的鼻托,特别是涉及一种可调节鼻垫位置的眼镜架的鼻托。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技术的眼镜架,其鼻托一般是由鼻架、固定件和鼻垫组成,其中,固定件的一端固定在鼻垫上,固定件的另一端通过螺丝与鼻架相固接。然而,这种鼻托,存在两个缺点,其一,固定件和鼻架之间通常需借助工具才能实现拆卸和安装,这对于普通的眼镜佩戴者而言,存在一定的难度;其二,眼镜架的两个鼻垫之间的距离一般是固定的,而每个人的鼻梁骨的宽度又不尽相同,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眼镜佩戴者会要求眼镜师调节鼻架以使两个鼻垫之间的距离适配于眼镜佩戴者的鼻梁骨,这就存在费时费力的不足之处。此外, 眼镜佩戴一段时间后,两个鼻垫之间的距离也容易因眼镜架变形而发生改变,此种情况下, 眼镜佩戴者往往是通过扭曲鼻架来改变两个鼻垫之间的距离,这就容易损坏鼻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眼镜架的鼻托,它不仅方便拆装,而且可以调整两个鼻垫之间的距离,从而解决了上述现有技术的鼻托所存在的问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眼镜架的鼻托,包括鼻架、 固定件和鼻垫;鼻架上开有一卡孔,固定件为一可弹性变形的轴体结构,该固定件的一端与鼻垫相固接;固定件的另一端向内依次设有至少两个颈部,各个颈部之间由一挡块相互隔开;各个挡块的径向尺寸大于鼻架的卡孔的径向尺寸,各个颈部的径向尺寸小于鼻架的卡孔的径向尺寸;鼻架的卡孔由固定件的另一端呈可拆卸式地卡入固定件中,并卡装配合于固定件的其中一个颈部上。所述鼻架的卡孔呈椭圆形结构,所述固定件的横截面呈椭圆形结构。所述固定件的各个颈部的径向尺寸分别由颈部的中间向两端渐次递增,且各个颈部的周壁呈弧面结构。所述固定件的各个颈部与其相邻的挡块之间分别呈圆角过渡。所述固定件的各个颈部与其相邻的挡块之间分别呈倒角过渡。所述固定件的另一端为一所述挡块,该挡块的径向尺寸大于固定件的其余挡块的径向尺寸。所述固定件的颈部为三个,该三个颈部之间分别由一所述挡块相互隔开。所述固定件的一端为一所述挡块,该挡块与所述鼻垫相固接。所述固定件与所述鼻垫呈一体式结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其鼻架上开有一卡孔,固定件为可弹性变形的轴体结构,该轴体结构上设有至少两个颈部,各个颈部之间由一挡块相互隔开,且各个颈部的径向尺寸小于鼻架的卡孔的径向尺寸,各个挡块的径向尺寸大于鼻架的卡孔的径向尺寸, 使得鼻架可以通过其卡孔呈可拆卸式的卡装于固定件的其中一颈部上,从而不仅使得鼻架与固定件之间便于拆卸或安装,而且可以通过使鼻架的卡孔与不同的颈部相配合来达到调整眼镜架的两个鼻垫之间的距离的目的。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一种眼镜架的鼻托不局限于实施例。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爆炸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装配示意图(一);图3是本技术的装配示意图(二);图4是本技术的装配示意图(三)。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请参见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种眼镜架的鼻托,由鼻架1、固定件2和鼻垫3组成;鼻架1上开有一个卡孔11,固定件2为一可弹性变形的轴体结构,该固定件2 的一端与鼻垫3相固接;固定件2的另一端向内依次设有三个颈部21、22、23,各个颈部之间由一挡块25相互隔开;各个挡块25的径向尺寸大于鼻架的卡孔11的径向尺寸,各个颈部的径向尺寸小于鼻架的卡孔11的径向尺寸;固定件2的另一端为一挡块M,该挡块M的径向尺寸大于固定件的其余挡块25的径向尺寸,如此,可使鼻架的卡孔11不容易脱离固定件2 ;鼻架的卡孔11由固定件的挡块M处呈可拆卸式地卡入固定件2中,并卡装配合于固定件2的其中一个颈部上。其中,鼻架的卡孔11呈椭圆形结构,与鼻架1相配合的固定件2的横截面也呈椭圆形结构,如此,可防止鼻架1和固定件2装配好后,鼻架的卡孔11绕固定件2转动;固定件的各个颈部21、22、23的径向尺寸分别由颈部的中间向两端渐次递增,且各个颈部的周壁呈弧面结构;如此,可方便鼻架的卡孔11在各个颈部之间变换;固定件2的各个颈部与其相邻的挡块之间分别呈圆角过渡;或者,固定件的各个颈部与其相邻的挡块之间也可以分别呈倒角过渡,如此,可方便鼻架的卡孔11在各个颈部之间变换;固定件的一端为一挡块沈,该挡块沈与鼻垫3呈一体式相接。本技术的一种眼镜架的鼻托,装配时,先使固定件最外端的挡块M的一端抵靠在鼻架的卡孔11处,使其进入或即将进入鼻架的卡孔11,接着借助固定件2的弹性变形的特性将该挡块M的另一端压入鼻架的卡孔11中,此时,即可使鼻架的卡孔11配合在与挡块M相邻的颈部21上(如图2所示)。当需要调整眼镜架的两个鼻垫之间的距离,使两个鼻垫之间的距离减小时,只需使鼻架的卡孔11越过挡墙25进入固定件的下一个颈部 22即可(如图3所示)。当需要再次减小眼镜架的两个鼻垫之间的距离时,只需使鼻架的卡孔11配合在固定件的第三个颈部23上即可(如图4所示)。本技术的一种眼镜架的鼻托,采用上述设计后,眼镜佩戴者在无眼镜师帮助,也不使鼻架变形的情况下,即可根据个人需要,自行调整眼镜架的两个鼻垫之间的距离,这既方便,又能使眼镜佩戴者佩戴更加舒适。本技术的一种眼镜架的鼻托,当其鼻垫因被氧化而发黄,需要更换时,只需用手稍微用力将固定件最外端的挡块M拔离鼻架的卡孔11,再借助固定件的弹性变性的特性将新的固定件装入鼻架的卡孔11即可。此过程无需借助工具,操作方便、快捷。上述实施例仅用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一种眼镜架的鼻托,但本技术并不局限于实施例,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落入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眼镜架的鼻托,包括鼻架、固定件和鼻垫;其特征在于鼻架上开有一卡孔,固定件为一可弹性变形的轴体结构,该固定件的一端与鼻垫相固接;固定件的另一端向内依次设有至少两个颈部,各个颈部之间由一挡块相互隔开;各个挡块的径向尺寸大于鼻架的卡孔的径向尺寸,各个颈部的径向尺寸小于鼻架的卡孔的径向尺寸;鼻架的卡孔由固定件的另一端呈可拆卸式地卡入固定件中,并卡装配合于固定件的其中一个颈部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镜架的鼻托,其特征在于所述鼻架的卡孔呈椭圆形结构, 所述固定件的横截面呈椭圆形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眼镜架的鼻托,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的各个颈部的径向尺寸分别由颈部的中间向两端渐次递增,且各个颈部的周壁呈弧面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眼镜架的鼻托,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的各个颈部与其相邻的挡块之间分别呈圆角过渡。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眼镜架的鼻托,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的各个颈部与其相邻的挡块之间分别呈倒角过渡。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或5所述的眼镜架的鼻托,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的另一端为一所述挡块,该挡块的径向尺寸大于固定件的其余挡块的径向尺寸。7.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眼镜架的鼻托,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的颈部为三个, 该三个颈部之间分别由一所述挡块相互隔开。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镜架的鼻托,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的一端为一所述挡块,该挡块与所述鼻垫相固接。9.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眼镜架的鼻托,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与所述鼻垫呈一体式结构。专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眼镜架的鼻托,包括鼻架、固定件和鼻垫;其特征在于:鼻架上开有一卡孔,固定件为一可弹性变形的轴体结构,该固定件的一端与鼻垫相固接;固定件的另一端向内依次设有至少两个颈部,各个颈部之间由一挡块相互隔开;各个挡块的径向尺寸大于鼻架的卡孔的径向尺寸,各个颈部的径向尺寸小于鼻架的卡孔的径向尺寸;鼻架的卡孔由固定件的另一端呈可拆卸式地卡入固定件中,并卡装配合于固定件的其中一个颈部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立优,
申请(专利权)人:加倍佶厦门运动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